天天看点

英国国王给乾隆递交国书,竟用这种称呼,乾隆大怒:你配吗?

历史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卡尔·贝克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已久的清朝大门,堂堂天朝上国被蛮夷打的一败涂地。身为皇帝的道光怒火中烧,但是也只能打掉牙吞进肚子里,他感觉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特别是自己的爷爷乾隆。因为,仅仅是四十多年前,英国人也前来拜会过,不过那个时候的乾隆爷可是八面威风,而自己只能忍气吞声的割地赔款。

英国国王给乾隆递交国书,竟用这种称呼,乾隆大怒:你配吗?

乾隆时期,欧洲有很多“中国迷”,大文人伏尔泰曾说过:“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是中国人的徒弟”,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懂礼貌的国家”,是一个黄金铺地的国家。马戛尔尼就是在这种传说中长大的,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能到达那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中国。

终于,1792年,英国国王派遣马戛尔尼带领使团出使中国。他们带领船队从英国出发,准备为中国皇帝乾隆过八十大寿。他们怀揣崇敬与渴望出发,历经9个月的艰难远航,终于到达了天津白河口。

英国国王给乾隆递交国书,竟用这种称呼,乾隆大怒:你配吗?

从白河口前往北京的路上,所见所闻让马戛尔尼瞠目结舌,道路两旁的民居多为茅草屋,道路崎岖不平,他所向往的东方国度,并不像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金碧辉煌,黄金铺地”。

按照马戛尔尼的想法,中英本是两个政权独立的国家,应该是独立平等的,不存在谁给谁进贡的说法,但是,清朝官员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特意将“礼物”改为“贡品”。

英国国王给乾隆递交国书,竟用这种称呼,乾隆大怒:你配吗?

到达北京,面见乾隆时,马戛尔尼呈上英国国王的亲笔信,可是,经过翻译,乾隆的脸都气绿了。原来,英国国王称呼乾隆为兄弟,说英国和清朝是兄弟之邦,而且,末尾署名也是“您的手足兄弟乔治皇帝亲笔”。

乾隆大怒,一个蛮夷君主竟然敢和自己称兄道弟,你配吗?随即,拒绝马戛尔尼的一切请求,包括通商协议,天朝地大物博,无需互通有无,回去吧!

英国国王给乾隆递交国书,竟用这种称呼,乾隆大怒:你配吗?

马戛尔尼带着乾隆赏赐的礼物,也满怀对这个自己曾经认为最有礼貌的国家的失望之情回到了英国。而就是在这次失败的外交后的四十多年,英国人再次来到了中国,不过这次带来的不是“礼物”,而是坚船和利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