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西廂記》:“死裡逃生唯鬥争,鐵窗難鎖鋼鐵心。”

《無間道》的經典場面留在很多人的心裡,卧底的生活有多麼的不容易,為保密自己的身份,要将自己與從前的生活完全剝離,離開熟悉的朋友和家人,留下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孤軍奮戰。日日作戲戲如人生,戴在臉上的面具,時間長了便與皮肉完全相連,重新再将這面具剝離之時,似乎忘記曾經的自己是什麼模樣。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選擇成為卧底,生前也許無法擁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死後也許也無人牽挂,還可能被世人誤會為壞人,至死都沒有正名的機會,這種孤獨又偉大的犧牲往往是無聲無息的。諜戰電影中的主角,他們往往都是擁有體面的身份和不凡的身手。暴露在陽光下的他們,也許隻是普通的記者、商人、或是小販,但黑暗中的他們為國家默默做事,也許這所有的真相沒有大白于天下的機會,但他們仍具一腔孤勇,獨身前行。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抗日期間湧現大批的愛國志士,他們默默無名的潛伏在不同的場地,為中華之崛起而奉獻。在這些愛國人士中有一名共産黨人,在抗日戰争時期,他先後冒死為新四軍送去價值 1萬兩黃金的軍用裝置,最後他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這名共産黨人名叫葉文津,1916年出生于東莞的一個書香門第世家,從小便天資聰慧,有神童之名。畢業于北京輔仁大學,20歲的時候他選擇出國留學,遠渡的國家是日本,留學期間他結識同為中國人的姚潛修,也是這位同學向他介紹中國共産黨,與夏衍認識,那時他便自願選擇加入地下黨組織,成為一名出色的諜報人員,為黨群組織提供情報。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回國後他又憑借自己出國留學的背景,被《新中國報》報刊錄取,成為一名時事記者。《新中國報》原是汪僞政府下的一家報社,專門替汪家人做事。雖然報社明面上是替汪精衛處理社會輿論,但報社上到編輯主編下到記者人員,全是地下黨成員。報社的秘密工作,刺探敵人的内部資訊,我黨物資的交換也是利用這家報社為掩護。解放期間報社為我黨作出巨大的貢獻。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葉文津在報社工作期間,地下的主要任務就是配合社長,向新四軍提供物資,替社長打掩護。有次他與日本駐上海領事館,以辦報紙”為由借了五千元軍票的錢,卻是偷偷轉給了蘇北的新四軍手中,解決這支隊伍缺糧食的燃眉之急。在報社的工作中,葉文津記者由于文筆甚佳,頗被看好,後被調任到上海市公用局事務科擔任科長。在升官後他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 ,經常以與日本同學遊玩為名,結交大量日本軍官。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葉文津性格風趣、豪邁多金、人緣甚廣,認識籠絡的軍官越來越多後,葉文津發現軍官内部也有走私軍火的買賣,日軍對于天皇是忠心耿耿的,但是人總會向往更多的金銀财寶。日本的軍官們大多會利用自己的身份,與在酒吧舞廳等場所認識的人進行交易,這也許有很大風險,軍用物資在前線十分緊張,但也是以價格高昂,铤而走險的買賣可以換大量财寶,軍火交易也是以屢禁不止。

葉文津知曉後便一直想要購買軍火的我軍使用,這個友善的運輸網在中國抗日戰場上發揮巨大作用。葉文津和日本軍官倒賣軍火的交易越來越大,他為人爽快,很多日軍都喜歡和他交易。據不完全統計,他利用這個運輸網給新四軍運送五十噸軍火,二十根金條及數千美元。葉文津将自己的聰明用來和他人打交道,得到很好的效果。表面上為汪僞政府賣命工作的他,暗則做着危險又重要萬分的工作。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1945年日本戰敗後,國内戰争打響,一直在争奪一批先進的軍火物資,葉文津了解事情後,将自己與日軍私交之情用到極緻,先搶下這批寶貴物資,日軍留下大量未使用的機槍步槍,手榴彈雷管炸藥等,他将這批物資完完整整送給新四軍。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在這次運送的一周後,日本的海軍手上有一大堆遺留的軍火想要轉手出去,這批貨雖沒有前批的數量龐大,但其軍用價值遠遠高于前一批,而且當時海軍力量落後于西方大國,這批物資可謂是雪中送炭。日軍與葉文津交好的關系讓他優先選擇葉文津這個買家,物資中的鋼盔無線電台及炸藥等進階軍需品,将這價值一萬兩黃金的物資他轉手就全送給新四軍。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新中國成立後,黨群組織決定讓葉文津繼續潛伏在國民黨内部,前往台灣待命。換個地方當卧底的他和以前生活差別不大,他依然擁有廣闊的人脈,國民政府中有許多他的朋友,其中有位摯友名江富考,是國軍上尉的一位飛行員,在他的鼓勵和建議下,江富考投奔共産黨,開着一輛載滿步槍的C-46重型運輸機回到祖國的懷抱中。

随着葉文津在國民黨軍中的深入,他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且身份知曉人士逐漸變少,這使得很多的情報機構以為他表面是台灣記者,實則仍在為汪僞政府做事。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戰争結束後,1955年5月,葉文津在中國南甯接受當地報社采訪時,被當地的警察以他為特務為由抓了起來,将他送到監獄之中,在牢獄中的他從未放棄上訴,上訴自己革命黨人的身份,但當時資訊條件較為落後,加之知曉他身份的人非常的少,導緻最後,他以汪僞政府的走狗身份在監獄中熬了二十年,最後也許是老天爺被他打動,他的上線終于被找到,其罪名被平反,他作為共産黨人的身份終于大白于天下。

葉文津意氣風發許多年,暗暗的擁護我黨,盡自己所有能力去幫助我黨軍隊,可這多年的付出,換來的卻是二十年的牢獄生活,這樣的結局不免有些唏噓,幸好最後他聯系上組織,也是以可名垂青史,跌宕起伏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

70多年前,那位冒死為新四軍送1萬兩黃金的小夥,後來結局咋樣?

葉文津的牢獄之災的感受莫過于此,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作為愛國人士的天性,不停地将自己置于危險境地給前線運輸物資,這是他作為中國軍人的血性,為國家忍氣吞聲,卧薪嘗膽幾十年,這是他作為地下黨的選擇。幾十年的地下生活他從未埋怨放棄,而是一次次将真實的自己掩藏于隐秘的角落,從黑暗走向光明。

參考資料:

《西廂記》

《無間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