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西農民找政府要債,拿出一張1100萬的欠條,後來還了多少錢?

山西農民找政府要債,拿出一張1100萬的欠條,後來還了多少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穩健的後勤保障一直是戰争的基礎。

決定戰争的勝負從來不是一兩場戰鬥的勝利或失敗,而是整個軍隊背後的經濟實力和後勤保障。前線戰局越是僵持不下,後勤保障就越是重要,這個道理适用古今中外的任何一場戰争。

近代以來我國

曆時

最持久、取勝最艱難的戰争就是十一年抗戰

了。當時國民黨政府上司的中國國力孱弱,而我黨的八路軍更是主要以農村地區為根據地,很多地區的

後勤保障其實都非常困難

但八路軍作為人民的軍隊,自繼承紅軍衣缽以來,軍紀嚴明,沿襲了紅軍的優良傳統,秉持着“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

"的方針,連老百姓的自願捐贈都不願意輕易接受。

但是不少地區的部隊又面臨着沒有糧食、沒有衣服的窘境。

基本生活都如此困難,又怎麼進行抗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八路軍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接受捐贈的同時,會打上一張“

欠條

”作為憑證。等到抗戰勝利以後,按照欠條再歸還老百姓,絕不虧欠。

山西農民找政府要債,拿出一張1100萬的欠條,後來還了多少錢?

而在山西,就發生了一件關于這“欠條”的

跨越了四十年歲月

的感人事迹。

慷慨解囊,富商支援抗戰

在上世紀八十年的一天,一個樸素的老農民來到山西省政府門口徘徊了很久,猶豫着要不要進去。這時,恰巧被路過的省政府從業人員看見,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這才知道了原來老人

手裡有一張政府欠款的欠條

欠條儲存的很好,上面清晰的寫着政府向郭家借款

1100萬法币

(法币是民國政府時期的全國法定貨币),還蓋着當時地方政府的紅章。

老農民叫郭建英,是郭家的後人。他的曾祖父郭老爺曾是當地富甲一方的煤老闆。郭老爺是一位

誠信的商人

,所售賣的煤品質高、價格公道,深受好評,是以銷路非常好。

而且郭老爺為人善良熱心,在當地百姓中的有着良好的口碑,是個遠近聞名的大善人。當抗戰爆發後,他不僅經常救濟周圍的鄰裡,

作為民間愛國人士還非常支援當時的八路軍抗戰

山西農民找政府要債,拿出一張1100萬的欠條,後來還了多少錢?

有一次,他聽說八路軍

物資實在匮乏,迫不得已打算找鄉親們籌資

,希望購買必要的糧草和軍需物資。郭老爺聽說後,

馬上就準備了1100萬的法币,并且将家裡可以籌集的糧草一并收拾起來

,給八路軍送了過去。

八路軍看到這麼大一筆捐資和糧草,深受感動,當即給他開出了一張“

”,蓋上了政府的紅印,并囑咐郭老爺等抗戰勝利後,一定要找政府兌現這張欠條。

在推脫不掉之後,郭老爺不得已收下了欠條。郭老爺本來是準備來捐錢的,希望能夠幫助八路軍早日打赢抗戰,讓老百姓們過回和平的日子,結果收到了一張欠條,有點“哭笑不得”。

但是這使他更相信八路軍是人民的軍隊

,是為了他們在浴血奮戰。這張欠條是八路軍對人民信譽的象征,回家後,郭老爺将這張

珍貴的欠條

妥善的保管了起來。

遭遇惡性競争,最終家道中落

後來附近的人們知道郭老爺的慷慨之舉之後,紛紛稱贊他家的愛國行為,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

變得遠近聞名

。再加上郭家的煤礦本來就是誠信起家,品質高、價格公道,來找郭家做買賣的人越來越多,郭老爺的

生意也變得越來越興旺

山西農民找政府要債,拿出一張1100萬的欠條,後來還了多少錢?

然而不幸的是,抗戰勝利之後,郭家卻反而開始衰敗起來。抗戰勝利了,日子變得太平了,這個時候有一些人看着郭老爺家的煤礦生意如此興旺,開始觊觎起來。為了從郭老爺手裡搶生意,好幾家其他的煤礦聯合起來壓低價格,

他們自己為了降低成本,用一些劣質的煤以次充好,而郭家一向堅持誠信,

堅決不賣劣質煤,是以成本和價格都降不下來

市場很殘酷,有的時候劣質确實會驅逐良币,郭家的煤礦生意慢慢的一年不如一年,郭家也就逐漸沒落。一直到郭老爺病故之時,郭家也沒緩過來,反而得靠

變賣家産

來維持家族的生活。

兌現欠條,政府雪中送碳

等到了郭建英這一代,已經沒有什麼家産,郭建英

是一個地道地道的農民

,以土地為生。雖然隻能勉強溫飽,但也很自在。可是命途多舛,郭建英的妻子後來突患重病,本就貧困的家庭

根本無錢醫治

郭建英看着病重的妻子,一籌莫展之際,突然想起了家中的那張欠條。郭建英是個老實的農民,他拿着欠條來到了省政府門口徘徊起來。

山西農民找政府要債,拿出一張1100萬的欠條,後來還了多少錢?

一來要不是萬不得已,他并不願意拿出這張

寄存着數代人感情

的欠條

二來這麼多年都過去了,郭建英

不知道欠條還能不能認

。但是政府從業人員認真對待的态度給了郭建英希望。

省政府拿到這張欠條之後,非常重視,

馬上開始了核實工作

。四十年,欠條上的經辦人員早已不在。而且當年的條件有限,很多時候就是經辦人在信紙上簽上自己的機關和名字,再蓋上當時的公章。欠條連個統一的形式都沒有,更遑論統一的管理了。

欠條的核實非常有難度

。省政府調派專家、抽調當年的資料、并通過實地走訪的形式,最終認定

這張欠條真實無誤

,然後馬上開始核算當時的1100萬法币的價值。

最終經過計算,政府确定這張欠條

折合人民币可以兌換八萬左右

。八萬在八十年代,可以說是一筆巨款。

山西農民找政府要債,拿出一張1100萬的欠條,後來還了多少錢?

拿着這雪中送碳的八萬,郭建英激動不已,一是這下老伴兒有救了,二是

沒想到這欠條還真的管用

。郭建英感謝政府工作人,政府的人告訴他,相比現在這八萬對郭建英的幫助,當初1100萬對八路軍的幫助更大,

更該說些感謝的是人民政府

人民軍隊為人民,人民政府為人民

。當年正是廣大老百姓對八路軍有着這樣的認識,是以才會有大量像郭老爺這樣慷慨解囊支援八路軍的人,他們的捐贈幫助部隊解決了很多後顧之憂。

雖然沒有在前線直接參與戰鬥,但是他們卻是

抗戰後方不可或缺的後勤保障大部隊,是我國當年取得抗戰勝利的關鍵力量之一

而我們的軍隊不負衆望,打敗了侵略者,給人民帶來了和平。現在我們的政府同樣不負衆望,盡管已經跨越四十年的歲月,盡管已經物是人非,但是

對老百姓的承諾仍然一定會信守到底

山西農民找政府要債,拿出一張1100萬的欠條,後來還了多少錢?

國家誠信為民,人民誠信為國

。如今,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足,相信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在不久的将來,

一定會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