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功績上可比康熙,下遠超乾隆,可為何總是被大家忽視

說起清朝的皇帝,最出名的就是康熙皇帝了,畢竟他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其次就是他的孫子乾隆,這爺孫倆十分相似,還共同建立了“康乾盛世”。有時候人們往往會忽略,中間還有一個雍正皇帝,這令筆者感到十分遺憾,在我看來,雍正的功績上可比康熙,下遠超乾隆,就如此被人忽視,實在不應該。

那麼我憑什麼說,雍正的功績比父親和兒子好呢?首先我需要強調一點,并不是說雍正的所有功績,都比康熙、乾隆要好,隻是很多方面,确實做得比另兩者優秀。接下來筆者舉些例子來證明,看看雍正哪些地方比康熙、乾隆要做得好。

雍正功績上可比康熙,下遠超乾隆,可為何總是被大家忽視

(康熙像)

第一、勤勉皇帝。雍正皇帝的勤勉,在曆史上是很有名的。雍正每日主要事務,就是處理國家大事,在他眼裡,其他都是小事。從史書中我們可以尋找蛛絲馬迹,得知雍正常常批閱奏折到深夜,而且每次批閱都十分認真。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皇帝生病,兩天之後就病逝了,可史書記載在此期間,雍正是:“仍照常辦事。”

可康熙晚年的時候,他早已将大事都交由雍正處理,自己隻辦一些小事。乾隆就不用說了,他退位當了太上皇,把權力掌握在手中,可每天都顧着享受,事情都讓和珅去處理,是以當時大家都稱和珅為“二皇帝”。乾隆什麼事都要自己決定,辦好了功勞是他的,辦不好就是嘉慶背鍋。

雍正功績上可比康熙,下遠超乾隆,可為何總是被大家忽視

(康熙劇照)

第二、立儲難題。雍正設立的秘密立儲制度,無疑很好解決了,皇帝害怕兒子自相殘殺的難題。康熙一生英明,可九子奪嫡事件,讓他背負了不明智君王的頭銜。甚至在胤礽被廢之前,他從未考慮過其他兒子,還好他最後的決定,替他挽回了一些口碑。

乾隆把皇位傳給資曆平平的嘉慶,這一點就遠不如父親。雖然這一點也不能全怪乾隆,畢竟他自己都沒有想到,能夠活那麼長時間,把其他優秀的兒子都熬死了。如果說立嘉慶為帝不能怪他,但沒有好好培養嘉慶,就是乾隆的錯了。他當太上皇時期,隻想着如何掌控權力,卻不想着好好借機培養嘉慶。

雍正功績上可比康熙,下遠超乾隆,可為何總是被大家忽視

(雍正像)

第三、經濟方面。康熙為了開疆擴土,一生都在遠征,到了晚年時期,國庫已經捉襟見肘了。直到他去世,清朝的經濟也沒能得到挽回,這個爛攤子隻能交給雍正。雍正上台以後,趕緊将此事作為重點,想方設法在不影響百姓利益的前提下,盡快恢複清朝經濟。

經過雍正的努力,和怡親王允祥的協助,清朝經濟慢慢得到複蘇,史書記載:“凡一切贓款羨餘銀兩,皆貯其内,至末年至三千餘萬,國用充足。”是以乾隆接手時的清朝,是國庫充實。然而随着乾隆晚年時期的揮霍,清朝經濟又開始下降,以至于嘉慶要靠抄和珅的家,來填充國庫,進而才有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那是因為乾隆讓國家“餓”了。

雍正功績上可比康熙,下遠超乾隆,可為何總是被大家忽視

(雍正劇照)

第四、縱觀一生。雍正和父親康熙一樣,一生都是勤勉的皇帝,他們的區分在于,康熙主要負責打天下,雍正主要負責治天下。不得不說,雍正确實沒讓父親失望,他不僅将清朝治理得很好,而且交給下一代的時候,清朝國力還更加強盛。是以說雍正的功績,是可以上比康熙的。

我認為乾隆是很幸運的,因為雍正交給他的江山,是國富民強。如果說康熙打天下,雍正治天下,那麼乾隆就隻需守天下了。可晚年的乾隆不用我多說,大家心裡也明白,清朝就是從他這裡開始衰弱了,卻反倒讓嘉慶背了鍋。乾隆晚年還貪圖權力和享樂,對大貪官和珅極其寵信,讓嘉慶有志而不能為。是以說,雍正的功績是遠超乾隆的。

雍正功績上可比康熙,下遠超乾隆,可為何總是被大家忽視

既然已經證明了雍正的功績,那為何他仍然總被大家忽視呢?對此筆者表達一下自己的意見,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一、雍正在位時間短。衆所周知,康熙一生在位61年,乾隆在位60年,還當了3年的太上皇。可雍正隻在位13年,最後還是因過勞而死,縱觀清朝入關後的所有皇帝,也隻有鹹豐和宣統比他在位時間少,還有個同治和他一樣在位13年。是以有關雍正執政的記錄就相對較少,大家失去了更多了解他的史實,便漸漸将他的功績也給遺忘了。

還有就是康熙、乾隆在位時間太長,正好又讓雍正處在中間。父親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兒子又是清朝最長壽的皇帝,這讓雍正怎麼辦。況且康熙、乾隆的功績也不弱,相比之下,雍正就容易被人忽視。

雍正功績上可比康熙,下遠超乾隆,可為何總是被大家忽視

(乾隆像)

二、雍正執政嚴厲。《清史稿》記載:“聖祖政尚寬仁,世宗以嚴明繼之。”可見康熙是比較寬仁的,之後乾隆為了效仿他,也是實行寬仁政策。唯有中間的雍正執法嚴厲,他提倡“以暴止暴”,正因為這樣,他在很多人心中,就成為脾氣暴躁的皇帝,相比之下,寬仁的康熙和乾隆,就更容易受到大家的喜愛。

可是沒有雍正的嚴厲,清朝的A錢腐敗就得不到控制,要知道雍正成立了“會考府”以後,清朝的貪官污吏得到有效清除。沒有雍正的嚴厲,哪裡有乾隆時期的盛世。

三、雍正為人低調。康熙當初開疆擴土,将清朝的版圖逐漸擴大,他想低調都不行。後來的乾隆不僅自稱是“十全老人”,還學爺爺康熙六次南巡,更誇張的是,乾隆是個“蓋章狂魔”,隻要被他看上的作品,都免不了被他蓋個章,甚至是題字。

相比之下,雍正就低調多了。他一直都在默默處理着國事,也沒想過要去南巡,遇到需要出面或者溝通的事,都派怡親王去處理。這就好比那些幕後工作者,他們辛辛苦苦付出,卻往往不為人知,雍正就是這樣的人。

雍正功績上可比康熙,下遠超乾隆,可為何總是被大家忽視

(乾隆劇照)

四、雍正奪位風波。現在已經有很多證據可以表明,當初康熙确實是傳位給雍正,證明了雍正并非篡位。可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人都堅信雍正是篡位,當然現在還是有。就因為這一點,很多人對雍正都不看好,加上他登基之後,對待兄弟的手段殘忍,讓他徹底失去了很多“路人粉”。

五、受影視劇影響。現在的古裝劇題材越來越豐富,以各個朝代為背景的都有,其中以清宮劇居多。可是這些清宮劇中,描寫雍正的要比康熙、乾隆少,即使有,也将他塑造成篡改遺诏、迫害兄弟、脾氣暴躁的君王。很多人受到影視劇影響,都誤會雍正真正的形象,到最後的結果就是,雍正漸漸被衆人忽視。

六、受“康乾盛世”影響。說起“康乾盛世”,大家率先想到的就是康熙和乾隆。其實這一盛世,應該是指的康雍乾三代。隻是世人為了便利,将“康雍乾盛世”簡稱為“康乾盛世”,這一簡稱倒是友善稱呼了,卻實在苦了雍正。很多人就是以誤認為,這件事和雍正沒多大關系。?

雍正功績上可比康熙,下遠超乾隆,可為何總是被大家忽視

筆者不得不替雍正感到委屈,要是沒有雍正,哪裡來的乾隆呢?明明是三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最後卻沒有雍正的姓名。

其實雍正對于整個清朝極其重要,他在“康乾盛世”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不是他,清朝很可能在這裡就開始衰退,可他不僅讓清朝經濟複蘇,還使國家越來越強大。最後雍正将強盛的清朝交到乾隆手上,使“康雍乾盛世”得以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