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GPU同樣是一條火熱的處理器晶片賽道,國外英偉達,AMD占據市場主要地位,二者的顯示卡被很多追求極緻渲染能力,圖形顯示效果的玩家使用者所選擇。但其實國産GPU也一直在努力發展,并且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其中一款12nm高性能國産GPU問世,實作核心技術100%自研。這是怎樣的GPU處理器呢?它的問世會給國産GPU市場帶來什麼變化?

12nm高性能GPU問世
國産廠商一直在發展更好,更強的GPU處理器,而且越發重視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了衆多資源。由此取得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國産GPU廠商芯動科技帶來了自研的“風華一号”,這是國内首款高性能4K級别顯示卡晶片。
在這款顯示卡産品的支援下,可以實作主流桌面級産品的應用,适配各大晶片架構指令集。
另外風華一号也被分為桌面端單晶片 A卡以及伺服器端雙晶片 B 卡。二者的性能配置都各不相同,在剛釋出風華一号時芯動科技并沒有公布具體的詳細配置資訊,不過芯動科技已經在官網上線了關于這款産品的配置資訊介紹。
首先來看A型卡,P32 浮點為5T FLOPS,渲染能力為160G Pixel / s。其餘的編解碼能力,使用者個數和AI計算能力也都符合高性能水準。
其次再看B型卡,FP32 浮點達到了 10T FLOPS,渲染能力320G Pixel / s。和A型卡相比,B型卡在諸多方面的性能明顯會高一些,可見芯動科技對伺服器端的顯示卡打造更加出色。
不過也能了解,桌面端和伺服器端的使用需求是不一樣的,但整體而言,風華一号在基于12nm制程打造的情況下,滿足日常使用是沒有問題的,甚至還能取得不錯的顯示效果。
除了實作不錯的性能表現之外,風華一号更是獲得了多個第一。比如在5T到10T中渲染能力第一,圖形API支援第一以及支援多使用者第一等等。
12nm高性能GPU問世,這樣的顯示卡表現是否符合使用者心中的期待就不得而知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使用要求,這點因人而異。至少從芯動科技釋出的風華一号這款産品來看,其實是有諸多方面值得認可的,尤其是核心技術100%自研。
芯動科技擁有15年以上的發展曆史,已經實作了IP的自主可控,産品覆寫了手機,伺服器以及PC端桌面級等産品。
或許有人會反駁,對所謂的100%核心技術自研是不是有所誤解,算法、架構、晶片制造、數字電路授權等等都是自主完成的嗎?
若是這麼來看的話,恐怕世界上就沒有100%自研的産品了。畢竟晶片生産本身就是一個全球化的過程,對産業鍊有很強的依托性。即便是蘋果,華為自主研發了A系列,麒麟系列晶片,也需要找别人代工,難道要就此否認二者的研發能力嗎?
隻要能實作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在關鍵領域不會受制于人,掌握市場應變能力,就已經是值得鼓勵和認可的了。
風華一号帶來的改變
芯動科技并不是國内唯一的GPU廠商,對于圖形顯示器這樣的大市場而言,肯定有許多巨頭參與其中。比如也有15年研發曆史的景嘉微,還有僅發展一年多就實作300天攻克全功能GPU的摩爾線程。
這些都是國産GPU産業的中流砥柱,更多的企業也正在努力攻克核心技術。想要實作英偉達,AMD的産品性能程度,無疑需要有更多的參與者,正所謂量變引起質變,當有了足夠的技術積累之後,就能實作跨度飛躍。
而芯動科技釋出了風華一号,也會為國産GPU市場帶來明顯的變化。
首先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讓國内使用者可以用上自主研發的GPU産品,有望把價格控制在更合理的範圍内。
顯示卡市場異常火熱,很多消費者為了搶購英偉達,AMD的顯示卡,幾乎都是加價購買,甚至很多人調侃這些顯示卡已經變成了理财産品,搶到手後被黃牛以高價賣出。
國外産品的價格如此昂貴,普通消費者未必能輕易承擔,哪怕隻是普普通通的顯示卡,在高性能以及出色的渲染能力下,隻能買單。
一方面是沒有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國外的東西本來就不便宜。不過風華一号的到來或許能讓價格控制住,在合理的範圍内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其次使國産GPU更進一步,讓國内自主研發的顯示卡裝置有了更大的進展。
如果隻是這樣的話,就太表面了。更深層次探讨的話可能會讓國内大大小小的GPU廠商都能堅定目标,朝着掌握核心技術的方向前進。而不是隻想着花錢解決問題,與其把錢花在别人身上,不如加大對技術的研發投入。
總結
芯動科技的12nm高性能GPU問世,有了這款GPU的支援後,國産顯示卡行業也許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也為國産廠商創造了更大的市場規模空間,這會使他們繼續向前,朝着遙遠的未來穩步邁進。
對風華一号你有什麼看法呢?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