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家解釋西安多輪核酸:病毒有潛伏期 采樣時不排毒可能檢測不到

作者: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 王卓

12月29日8時開始,陝西西安市啟動第六輪全市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西安市常住人口量在1295萬左右,這意味着,西安全市累計核酸檢測量将超七千萬次。

西安本輪疫情究竟還需要進行多少次核酸篩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接受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采訪時解讀:“疫情大範圍核酸檢測的次數,需要根據疫情進展情況和檢測結果綜合分析決定,目前還難以估計。”

專家解釋西安多輪核酸:病毒有潛伏期 采樣時不排毒可能檢測不到

資料圖 曹子豪攝

29日下午的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釋出會上公布,本輪全市共設定采樣點5077個、投入采樣人員3.09萬人、服務保障人員13.29萬人,建立1200餘支流動采樣隊。此外,對在建築工地、商鋪、攤點内居住的人員進行巡回摸排采樣,對卧病在床、行動不便的特殊人員入戶采樣。

本輪核酸檢測的整個采樣速度從最初的1000萬人用時24小時,縮短到7小時;樣本轉運效率從實驗室批量接樣用時8小時,縮短到4小時;出具結果從300萬人用時30小時,縮短到12小時;全市日最大篩查能力從每日70萬管,提升到160萬管。

目前,西安連續4日新增仍在150人以上,而且人口基數龐大,僅開展少數幾輪核酸檢測很難篩查出全部隐匿性感染者。

針對西安将進行多輪核酸檢測的原因,西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衛曉麗曾解釋,一是因為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少部分感染者存在間歇性排毒現象,而采樣隻是一個時間點,如果采樣時不排毒或者當時病毒濃度不夠,低于檢測限,就可能檢測不到。

二是采樣時咽拭子采集的深度、部位和咽拭子與黏膜接觸的時間等因素也會影響結果的準确性。如果采樣的手法不規範,未能采集到合适的部位,可能造成漏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