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岚》的都應該知道,和珅是一個大貪官,總是能以各種理由讓那些想巴結的人給他送禮。但在清朝史上,除了和珅還有一位,他要比和珅厲害多了,剛開始都是小心翼翼的,但到後來卻是明目張膽地貪,不但貪,關系還非常硬,無人能辦他,在八國聯軍侵華時,都不敢進他王府半步!他就是慶親王奕劻。

奕劻是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閣總理大臣,滿洲鑲藍旗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曾孫,慶僖親王愛新覺羅·永璘之孫,不入八分輔國公愛新覺羅·綿性長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奕劻襲封為輔國将軍。 鹹豐元年(1851年),内務府把慶王府(之前為和珅府邸)從奕劻手中收回賜予恭親王奕訢。鹹豐二年(1852年)正月,被封為貝子。鹹豐十年(1860年)正月,因為鹹豐帝三十歲萬壽,奕劻進封為貝勒。
慈禧在鹹豐年間與其弟葉赫那拉·桂祥通信之時,常由奕劻代為捉筆,奕劻雖無學問,卻寫得一手好字,是以深得慈禧的好感。後來成為了禦前大臣,與慈禧一道處理國家大事。奕劻自從得到慈禧的重用之後,其仕途一馬平川,很快就成為了權傾朝野的大臣。在戊戌變法當中,因為幫助了慈禧平定維新派而被封為鐵帽子王,此時的他權力達到了頂峰。
光緒二十九年軍機大臣榮祿病死後,奕劻進入軍機處任領班軍機大臣,很快又管理财政處、練兵處事務,集内外大權于一身。 奕劻為人貪鄙,與其子載振、大臣那桐賣官鬻爵,被當時的人們譏為“慶那公司”。禦史蔣式瑆奏劾奕劻任軍機大臣以來,大小官員都去賄賂他,慶親王府門庭如市,奕劻揮霍異常,但是尚能積蓄起巨款,在英商彙豐銀行存入一百二十萬兩私産。禦史趙啟霖再次奏參他為段芝貴謀巡撫職,受賄十萬兩,其子載振并納段芝貴所獻歌妓楊翠喜。但奕劻因得慈禧太後寵信,兩案都不了了之。
奕劻初主軍機時,袁世凱就用重金籠絡,使之成為袁世凱在朝廷中的内援。是以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北京城内很多王爺的府邸和皇宮都被洗劫一空,但是唯獨他的府邸洋人都不敢進入半步!,那是因為他與洋人關系密切。奕劻七十誕辰,大開祝典,成了官員們攀緣交結的好時機,而奕劻更是大肆進财納賄。各地進獻者絡繹于道,王府門前車水馬龍,列起了長陣。這一次七十壽誕,奕劻所得現金達五十萬兩白銀之多,禮物價值更為百萬兩白銀以上。
辛亥革命後,清朝覆滅,奕劻竟然還當讓了六個月的内閣總理大臣。民國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奕劻病死于天津租界,時年七十九歲。内務府大臣初拟谥“哲”,按谥号解,知人曰哲。溥儀不同意,親選四字,讓内務府選擇,為“謬、醜、幽、厲”。溥儀之父載沣聞此,終覺同為宗室,有所不忍,勸溥儀網開一面。溥儀仍不肯。後在親貴力争之下,才賜谥“密”字, 密者,“追悔前過”之意。當時的民國大總統黎元洪頒令,允許其子載振世襲和碩慶親王的爵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