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漢高祖劉邦和他的原配夫人呂後,都是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劉邦在建國的過程中,呂後被俘兩年,回來後劉邦的身邊已經多給一個年輕貌美的戚夫人,和一個劉邦寵愛的兒子劉如意。

熟悉曆史的都知道,呂後對這個戚夫人恨之入骨,劉邦卻非常寵愛她,還想要将劉盈的太子之位給劉如意,這更是呂後的心結,是以呂後和戚夫人一向不和,甚至公開謀害戚夫人。
呂後的行徑不僅如此,在劉邦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呂後聯合樊哙設計殺了韓信。都知道,韓信是劉邦的盟友,沒有韓信劉邦是不可能獲得大漢江山的。劉邦得知韓信死後“又驚又喜”,驚的是呂後竟然能将韓信殺死,看來呂後的實力不容小觑,喜的是韓信終于死了。
劉邦意識到呂後的權力越來越大,呂氏集團也有可能對大漢造成威脅,但是為什麼不殺她呢?
原來呂後在劉邦還是泗水亭長的時候,就嫁給了劉邦,當時的劉邦一無所有,可以說兩個人是創業的患難夫妻,雖然劉邦比較寵愛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可太子劉盈也并沒有什麼過錯。
在整個政治生涯中,劉邦一直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他的殺伐決斷是一般人不能小觑的。他清楚的知道誰是敵,誰是友,誰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威脅。左右分析開來,呂後再厲害,不擇手段也好,兇狠也好,說到底無非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劉盈做皇帝,為的都是大漢江山。縱觀整個局面,雖然呂後的行徑讓劉邦不恥,但不至于到殺她的地步。
而對自己江山造成最大威脅的,肯定是最初跟自己打江山的那幫老臣,他們手握重兵,且威望極高,一個謀反,漢朝可能會改姓也不盡然。最終,劉邦還是沒有對呂後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