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曾放390名死囚回家,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有人守約嗎?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古語說一諾千金,這是真的,甚至這一形容還太過謙虛,因為古人有着一諾一命的認知與行為。今天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将承諾當成生命,向着死亡前行,進而去踐行自己“君子一言”的堅定。

李世民曾放390名死囚回家,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有人守約嗎?

放回390名死刑犯,一個不少地回來赴死,所謂信任就是一場“死亡之約”

這件事發生在唐朝,打開《資治通鑒》就可以看到這樣一段話:“辛未,帝親錄系囚,見應死者,闵之,縱使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這是個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初登大寶之後的一個故事。公元632年,李世民在查案審判檔案的過程中,看到那些受刑犯極為憔悴,不由就動了恻隐之心。

當時,真正需要皇帝來親審的死刑犯隻有30人。思慮之後,李世民下了一個指令:“将他們都放回家去吧,與家人團聚一年,來年秋天再來京城接受刑罰。”

不僅如此,李世民又下一道赦令:死刑犯都回家去吧,與家人團聚一年之後,明年秋天赴京受死。

這絕對是之前從未有過的事,事實證明,後來也沒出現過這樣的事。死刑犯們歡天喜地出獄而去,猶如放歸大海之魚,個個生龍活虎地消失在京城。

整整390人呀,竟然就這樣放回家了,這個皇帝不是腦子出問題了吧?京城那些人幾乎個個都在盼着來年秋天的“好戲”,他們也想看看哪個傻子會回來赴死。

可是這些人有些失望了,因為第二年秋天,在規定的時間裡,當初奔走而去的死刑犯們,一個又一個地回來了。數到最後,竟然隻少一人!

為此,皇帝還沒急呢,那些死刑犯倒急了:這是誰這麼不講信用,完全就是個敗類,如果我有機會遇到他,非親手殺了他不可。就在死刑犯們詛咒的空當,獄吏也沒閑着,早将沒來的人查出來了:徐福林,家住京畿扶風。

李世民曾放390名死囚回家,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有人守約嗎?

獄吏連忙上報李世民,可人家并不着急,反而穩如泰山:不用急,再等他一下。結果,沒過一炷香的時間,徐福林竟然真的坐着牛車到了。原來,人家并非要爽約,實在病得走不了路,就這還是帶病堅持趕到刑場的呢。

看看,就是死也要趕到刑場來死,就這精神足以讓人感慨了。李世民還真是個易感之人,他看到這樣的現狀,便又一次感動了。當場,李世民下特赦令:390名死刑犯全部釋放,你們都回家去吧。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别說死刑犯們了,就是看熱鬧的百姓,就是滿朝的文武大臣,沒一個不驚歎的:真正的君子之治,真正的君子之約呀。

為什麼李世民要赦免他們呢?這些死刑犯又為何不逃而自願回來赴死呢?

看到這裡人們要好奇了:李世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呢?他就不怕死刑犯們跑了不回來?而那些死刑犯又為何明明有機會逃亡,非要帶病趕回來赴死呢?

說起來,這就是心理學。李世民之是以這樣做絕對稱得上雄才大略,這可不是給他臉上抹金,試想想,李世民的皇位是怎麼來的?弑兄逼父,強搶而上。這對于淳樸的百姓來說,實在太小人了。

李世民曾放390名死囚回家,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有人守約嗎?

這種對外的形象在李世民自己心裡也如梗在喉,誰不願落個好名聲呢?明明可以順利做皇帝的,明明有能力成為好皇帝的,可偏就最終成了兇殘小人,太堵心了。

正是為了修正自己在民間的形象,為了拉攏人心,李世民不得不來一個“兵行險招”的伎倆。結果怎麼樣呢?此事一出,李世民一下就從一個不受人信任的小人變身為仁治愛民的好皇帝了。是不是很有效果?

有人說群眾又不傻,人家就不知道他是在炒作嗎?那又怎麼樣?哪怕群眾知道皇帝是在故意樹立自己的形象,在故意讨好他們。可這也沒什麼錯呀,說明心裡裝着百姓,有着天下黎民呢。

至于說李世民怕不怕死刑犯逃亡,這還真不用擔心。每個死刑犯都是有案底的,如果皇帝想要捉拿于你,那是逃到天邊也沒用的,因為天邊也是人家老李家的天下。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被放歸回家的死刑犯也不願逃亡。這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古人純樸,信義為要的個性使然。人家皇帝那麼替你着想,那樣憐惜百姓,将犯了死罪的你直接放回家去休養一年,與家人共享團聚之歡。你怎麼好意思逃呢?你逃了你的家人還要不要點臉面,還能不能在當地混下去?

當然,李世民這一招走得非常高明,那是邊邊角角都被堵死了,如果讓他自己來看,那是一點危險性都沒有的。隻能說他是賭了一把,他的賭友就是這些死刑犯,結果他赢了個大滿貫。

從這件事之後,李世民不僅成了仁者愛民的好皇帝,而且還讓大臣們看清楚了一件事:國家生殺大權在握一人之手,我說能活的就能活,我說不能活的,那肯定活不了。

也就是在這件事開始,唐王朝開啟了一段曆史佳話:貞觀之治。國家進行了均田制,三省六部制,而且對法律進行修訂,吏治進行改善,賦役大大被減輕。李世民的春天終于應機而來:國家安定,人口增長,經濟上漲。

李世民曾放390名死囚回家,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有人守約嗎?

想來讀到這一故事的人,很多都會懷疑它的真實性。但事實就是這樣,史料《資治通鑒》中清楚地記載了下來,而且也成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曆史之“獨一份”的大撒把遊戲。李世民之治民,那真是高手之中的高高手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