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請回答·我的2021】非遺傳承人杜永衛 與敦煌飛天一起“飛”

【請回答·我的2021】非遺傳承人杜永衛 與敦煌飛天一起“飛”

杜永衛在洞窟中敷彩。

見證、經曆、堅持、成長……

若喊一聲“請回答2021”,你會交出怎樣的答卷?

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敦煌彩塑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杜永衛用“弘揚敦煌文化,傳承工匠精神”來總結他的2021。

說起非遺傳承人,很多人腦海裡浮現出的都是一群不計時代喧嚣、滿身倔強的“守護者”形象,但杜永衛不一樣,他守着舊日時光的同時,帶徒授業,開展傳承、研究工作,讓敦煌彩塑這門幾近瀕危的古老藝術留下來并發揚光大。用他的話說就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能丢”。

杜永衛一直有一個情懷——讓敦煌文化在世界各地處處生花。今年3月份,杜永衛接到山西省壁畫藝術博物館的邀請去複制曆代彩塑。怎麼“複活”千年前的彩塑?杜永衛說,這是一種千年古法制作彩塑的藝術,要經過木材搭架、麥草紮芯、和泥、上泥、塑造、收光、敷彩等程式,才能複制一件完整的彩塑作品。

【請回答·我的2021】非遺傳承人杜永衛 與敦煌飛天一起“飛”

一座彩塑的制作過程。

截至目前,杜永衛和他的團隊共複制完成了6件中型彩塑作品,并受到了山西省壁畫藝術博物館的肯定。杜永衛介紹,山西省壁畫藝術博物館期望和他的團隊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希望借他們手,把山西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是對我們敦煌彩塑技藝和敦煌藝術的肯定,說明我們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請回答·我的2021】非遺傳承人杜永衛 與敦煌飛天一起“飛”

杜永衛在莫高裡工匠村研究彩塑。

杜永衛從事敦煌雕塑四十餘年,作品曾在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南韓、印度等國家,中國台灣、香港等地區展出。他明白,要讓敦煌彩塑這門技藝存活下去,不僅要做莫高窟的臨摹匠,還要做敦煌文化的“傳播者”,更多的是要從心底明白這門藝術的重要性。

于是在相距莫高窟15公裡的敦煌三危山下,杜永衛在自己58歲時創辦了“莫高裡工匠村”,作為敦煌藝術非遺保護傳承基地,希望能把敦煌工匠的曆史留下,也能讓年輕人在這裡學習傳統的泥塑工藝。“我們利用這個基地,讓傳統手藝在這兒延續,同時,今年我們還不斷開展現在流行的研學,讓孩子們從小能夠了解傳統藝術,産生興趣,甚至長大後以此為職業,一輩子去鑽研。”

【請回答·我的2021】非遺傳承人杜永衛 與敦煌飛天一起“飛”

杜永衛正在制作彩塑。

從陌生—熟悉—熱愛,這是一個過程,杜永衛說,“我今年最大的收獲就是激發了一批開始熱愛敦煌傳統藝術文化的徒弟,他們在學習中熱愛,在熱愛中堅持,讓敦煌傳統藝術後繼有人。”

在曆史的變遷中,敦煌莫高窟傾盡了無數古代工匠的畢生心血,也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像杜永衛一樣緻力于敦煌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工作者。

【請回答·我的2021】非遺傳承人杜永衛 與敦煌飛天一起“飛”

杜永衛正在給徒弟們上課。

今年5月,杜永衛帶領衆徒弟,完成榆林窟一件大型彩塑的重修及彩繪工程,這也是敦煌彩塑塑造史上有史以來可知的唯一一次重修工程;6月,敦煌莫高裡工匠村與日本福島縣産業振興中心上海代表處,聯合策劃了以“敦煌之緣·匠人匠心”為主題的“中國敦煌 日本福島工藝美術寫真展”;8月以來,杜永衛給徒弟們一邊講授敦煌藝術和敦煌的曆史文化,一邊帶領徒弟們臨摹、寫生、創作,訓練基本功,研發研學産品……對于杜永衛來說,2021年,每分每秒都刻着奮鬥的激情,每月每日都寫着堅持的熱情。

他說,“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敦煌彩塑這門藝術背後的故事,不要讓‘活’了一千多年的敦煌彩塑這門技藝消失在我們這一代。”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