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一、無解的難題

公元1453年,剛走上正軌的大明朝,忽然又風雲詭異了起來,因為太子朱見濟死了!

太子之死,對大明來言,似乎是一個可怕的輪回。當年大明第一太子朱标之死,導緻了靖難之役發生,最終朱棣攆走建文帝,摘走了桃子。皇位傳了三代之後,來到朱祁鎮手裡。

可惜朱祁鎮卻在大明國力最鼎盛的時期,不可思議地玩出了“土木堡之變”。若沒有于謙“補天”和朱祁钰支撐,大明真就變成第二個南宋了。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如今的朱祁鎮,正在南宮内,享受他的太上皇生活,而朱祁钰卻悲痛欲絕。他隻有朱見濟這麼一個兒子。一年前為了讓朱見濟當太子,他不顧皇上的體面行賄大臣,奈何一切都無可奈何花落去——莫非朱祁钰,要變成第二個建文帝?

好在,這一年朱祁钰才25歲。所謂隻要肯努力,兒子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正是在這種心态下,朱祁钰開始各種作妖。比如,被許多史學家怒斥的李惜兒入宮事件,便是在這種情況發生的。

李惜兒,本是江南一帶的土娼,後來流落到了京師,由于漂亮,一時間轟動京師,成了“頭牌”一般。卻在景泰五年,也就是朱見濟死後一年,得以入宮,搖身一變成了朱祁钰的寵妃,而他的弟弟李谙,則當上了錦衣衛百戶。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這件事,後來曾讓朱祁鎮大為惱火,在奪門之變後怒吼:“奸邪小人,逢迎以圖富貴乃如此!”一杆子把當年具體操作此事的人,都給處罰了。(出自《明英宗實錄》)

但不論怎樣,顯然朱祁钰為了再生出兒子,讓皇位上坐着屬于自己的繼位者,曾不顧一切地努力過。

奈何他的老爸朱瞻基,就是子嗣稀少且見遲,27歲時才生出了朱祁鎮,一輩子隻有朱祁鎮和朱祁钰,這麼兩個兒子。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朱祁钰很不幸,完美遺傳了朱瞻基的這個基因,無論怎麼努力,就再無子嗣了。相反南宮中當太上皇朱祁鎮,卻完美避開,兒子、女兒生了一大波…….面對這一切,恐怕就隻能苦笑了,難怪會成為“無解的難題”,這誰能有辦法!

為何朱祁钰年紀輕輕,就得了重病?一則是絕望,二則是自己給糟踐的。結果他這一得病,局勢就變得更加詭異——誰來繼位?這可是最能讓人得富貴的機會,所謂功高莫過于救主。于是南宮之中的那位太上皇朱祁鎮,突然就給變香了。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二、奪門之變,誰才是幕後黑手?

公允來言,朱祁鎮自被送入南宮後就認了命,沒再敢指望有朝一日鹹魚翻身。是以孩子一個又一個的降生。是徐有貞、石亨、曹吉祥這樣的投機分子,當然更有孫太後幕後坐鎮,才給了他翻盤的機會。

孫太後有個哥哥叫孫繼宗,在朱祁钰時期官任都指揮佥事。奪門之變發生前,石亨、曹吉祥等曾“密白于太後,許之”。也就是說,孫太後是同意奪門之變的,畢竟朱祁鎮再不成器,也是他兒子,所謂母以子貴。

于是,孫繼宗和弟弟孫繼顯,便率領着“子侄、甥婿、義男、家人、軍伴等四十三人,各自藏有兵器,奪取東上門,直抵宮門”,事後“孫氏一門,長子封侯,次者都位居顯官,子孫二十餘人也被授官”。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這是《明英宗實錄》中的記載。即,奪門之變真正的幕後黑手,應該是孫太後,也就是《大明風華》中的這位女主角孫若微。且她還指令(或默許)本家兄弟43人,全程參與其中了。

顯然,從這些記載來分析,徐有貞、石亨和曹吉祥等人,更像是前台木偶,操刀人的角色。這其實也就解釋了,為何徐有貞、石亨和曹吉祥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同時于謙手握重兵,為何全程沒有任何作為。

其一:朱祁钰能當皇上,是孫太後的诏書所立——土木堡之變時的“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同時這也就決定了,朱祁钰得位不正,并非傳承自老爸朱瞻基。如今孫太後要拿回來,同樣也是屬于,大明無後的“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你能怎麼着吧!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其二:朱祁钰由于無後,如今又病得要死了,而有資格繼位者,就隻剩下了朱祁鎮和前太子,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明憲宗)。

這又是老朱家自己人打架,在沒得到朱家人的允許下,外人瞎攪合啥?難道靖難之役的教訓還不夠深嗎!

是以,石亨、徐有貞和曹吉祥這三人,才敢那麼明目張膽——不但有授權,且奪門隊伍中,還有孫太後的兄弟親戚助陣,還有啥比這更“臭屁”的?除非此刻朱祁钰提前布置下了人馬,并親自定性:他們是謀反,别管是誰,給我向死裡砍!這才能對沖。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奈何朱祁钰已經徹底躺平,且對這種結果,似乎有了心理準備。這就引出最關鍵的一個問題:當時病重的朱祁钰,聽聞宮内鐘鼓齊鳴後,先是大驚,起身問:是不是于謙?

身邊人連忙告知:不是于謙,是太上皇給殺回來了!

哪料,被奪走皇位的朱祁钰,卻如釋重負地叫道:哥哥做,好!

朱祁钰這是怎麼了,為何要喊好?莫非僅僅是針對于謙嗎?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三、事發前,于謙說了些啥

其實就在奪門之變發生前,于謙就已經得到相關的消息了。

據《西湖遊覽志馀》記載:景皇帝大漸,石亨等謀擁南内,府尹公(于謙之子,于冕)知其謀,奔扣告變。少保公(于謙)呵曰:小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

即,石亨等發動奪門之變,并非天衣無縫,這麼大的事,必然會走漏消息,恰好被于謙之子得知了,連忙跑回來告訴于謙,提醒老爸做準備。哪料于謙卻大怒,喝到:你個小毛孩子懂啥?一切自有天命,給我閉嘴,走!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其中,最讓人看不懂的是“自有天命”這句話,那麼于謙這是什麼意思?很簡單,筆者前面幾乎都是在解釋這個問題。概括說來,就一句話:皇帝打架,沒有得到相關授權或允許,不能采取行動,否則會引發更大的禍亂,更沒法收拾!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若于謙斷然采取行動,雖朱祁钰保住了皇位,但殺不殺朱祁鎮?殺了朱祁鎮,他的兒子前太子朱見深,要不要殺?都殺了,皇位給誰?無論給誰,能否壓得住這個場面?若壓不住,會不會又是一次刀兵内亂?那麼虎視眈眈的外族,會不會趁機入寇……

這就是于謙,他從來沒想過自己的生死,全在考慮“天命”。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這也是朱祁钰的無奈,聽聞鐘鼓聲後之是以先驚問“于謙耶”,根本就不是擔心于謙篡位——筆者是非常反對這種觀點的。

若于謙想篡位,他何必否認南遷毅然“補天”,并是以得罪那麼多人,生生讓自己從大明恩公,變成 “孤臣”?

比如于謙否定南遷,怒罵徐有貞。擊退瓦剌後,石亨想抱他大腿,反遭于謙怒罵。于謙如此“不通人情”,這才把這兩人逼成了死對頭。以于謙的這種做派,這是奔着篡權去的?開玩笑!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朱祁钰不傻,于謙能想到“天命”,他身為大明皇帝,隻會比于謙想得更多,隻不過實在無解這才躺平——反正皇位不是朱祁鎮就是朱見深,沒我啥事,隻要保證皇上是老爸朱瞻基的後人,就算完成任務。

故而先問于謙,是擔心出了大問題,當時是于謙在掌權,自然先問于謙——沒那麼多厚黑!

當聽聞是朱祁鎮奪了他皇位後而喊好,是因這一切都在他意料之内,沒啥可意外的。

朱祁钰皇位都被奪了,為何還喊好?你看奪門之變前,于謙說了些啥

是以奪門之變,真正應關注和探讨的,不是朱祁钰當時是啥态度,和于謙會不會謀反,而是朱祁鎮事後的所作所為——竟以謀逆之罪,不顧天下冤之,殺了于謙。

這種諷刺,實在讓人無法接受和承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