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争是如何将中立國拖下水的?德國入侵挪威給出标準答案

在許多人印象中,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野心勃勃,看到其他國家都想入侵,以至于最終被自己的野心所吞噬,遭緻毀滅的命運。然而真實情況卻并沒那麼簡單,當時的納粹德國之是以不斷擴張,有一部分原因确實是因為自身野心爆棚,還有一部分原因則是被拖進一些不想打,卻不得不打的戰争之中。其中德國入侵挪威就是最好的例子。

戰争是如何将中立國拖下水的?德國入侵挪威給出标準答案

挪威是一個位于北歐的國家,與德國、丹麥隔海相望。二戰爆發後,挪威和它的鄰居瑞典一樣,聲明保持中立國的立場。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盡管挪威自己并不想灘這渾水,但外部條件的變化還是将它逐漸拖入了戰争的泥潭之中。

二戰剛開始階段,德國并沒有将挪威視為征服目标。德國最高統帥部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歐洲大陸的征服計劃上,根本沒打算另辟戰場分散軍隊和資源。

戰争是如何将中立國拖下水的?德國入侵挪威給出标準答案

1939年9月19日,當時德國正在發動入侵波蘭的戰役。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丘吉爾要求英國應立即采取措施,在挪威海域中布雷,以阻止瑞典北部出産的鐵礦通過挪威的納爾維克港轉運到德國。從英國國家安全利益的角度來看,丘吉爾的這番言論無可厚非,因為攔截了德國獲得鐵礦資源的通道,勢必對德國工業産生嚴重影響。可是如果站在挪威的立場上,丘吉爾的這些話就極不負責任了。因為隻要英國在挪威海域作出軍事部署,顯然會破壞挪威的中立立場,甚至有可能讓挪威引火上身。後來在英國外交部的反對下,丘吉爾的這項建議才沒有被采納,但他所提出的這些設想卻引起了德國方面的注意和憂慮。

戰争是如何将中立國拖下水的?德國入侵挪威給出标準答案

1939年12月,支援納粹的挪威前國防大臣吉斯林來到德國,他希望借助德國的力量來推翻挪威現有政府。但德國方面表示甯願挪威和瑞典能維持完全中立的立場,因為德國無意擴大戰事。但如果敵人準備擴大戰争,德國将采取必要步驟以保護自己免受威脅。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此時納粹德國仍未将挪威納入征服計劃之中。德國海軍參謀本部在1940年1月13日的戰争日志上也寫着“維持挪威中立國地位是最有利的解決方式”,不過他們也對英國和挪威政府有默契的配合感到擔憂。

1940年1月20日,丘吉爾在一次廣播演講中呼籲中立國應該選擇與英法兩國合作,共同對抗納粹德國。結果這番言論再次引起軒然大波,當時還保持着中立立場的那些歐洲國家紛紛斥責丘吉爾的呼籲不負責任。英國政府隻好公開表示這隻是丘吉爾先生的個人意見。

戰争是如何将中立國拖下水的?德國入侵挪威給出标準答案

當時蘇聯正在入侵芬蘭,英法兩國經過商議後決定派出兩個師的兵力,以志願軍的形式去援助芬蘭。然而事實上,援助芬蘭隻是個幌子,志願軍的真正目标是取道至挪威的納爾維克港,控制住瑞典向德國運送鐵礦的通道。

1940年2月16日,一艘關押着英國戰俘的德國海軍供應船“阿爾特馬克”号在航行途中遭到英國驅逐艦追逐,“阿爾特馬克”号被迫駛入挪威海域避難,但英國驅逐艦也迅速跟進,并逼停“阿爾特馬克”号,救出了船上的英國戰俘。按理說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允許他國軍艦駛入本國海域。可是挪威在這件事情上卻沒有把自己的關系撇清。當時有兩艘挪威炮艇就在現場,但他們都不敢過問此事。

戰争是如何将中立國拖下水的?德國入侵挪威給出标準答案

“阿爾特馬克号事件”發生後,德國認為挪威政府明顯偏向于英國,甚至很可能私下已與英國展開合作。德國情報部門收集到的資訊則顯示同盟國在北歐地區動作頻頻,各種軍事部署都已經箭在弦上。

對德國來說,一旦讓同盟國控制了挪威,就将徹底截斷德國在北部的海上運輸通道。此外,對方還可以憑借海軍優勢進入波羅的海,攻擊防禦力量極為薄弱的德國北部,并由那裡向柏林挺進,将整個德國攔腰截斷,後果不堪設想。于是,德國最高統帥部這才正式決定入侵挪威,搶在同盟國之前完成對挪威的軍事占領,以保護德國本土和交通線的安全。

就這樣,盡管挪威一心想要保持中立,但卻夾在幾個大國的利益博弈中間,最終被裹挾着拖入了戰争的泥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