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林則徐沒有活在1839年~

鴉片戰争一般來說都被作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我們回顧這段近代史的時候,與之而來的是對當時國人的屈辱的憤恨。而那個年代的英國,經曆過工業革命,國家實力和殖民統治已經日趨成熟,他們渴望最大化的利益,為了這種利益,他們用鴉片入侵了中國。

如果林則徐沒有活在1839年~

一說起清朝的鴉片戰争,那個年代的一位“民族英雄”就不得不提,他就是-林則徐。林則徐所實施的禁煙運動一直為人所叫好,但是他的禁煙行動也讓英國人投機取巧,成為了入侵中國的借口。

1839年的那個初夏,成為了鴉片滿天飛的季節。

如此說來,我們不妨幻想一下,如果林則徐沒生在那個鴉片入侵的年代,會不會就可以避免鴉片戰争,也能夠避免列強的入侵了呢?

答案嘛,當然是不可能得了。

縱使林則徐沒有活在英國向中國兜售鴉片的時期,英國人也會想盡辦法,找出另外的出口來打開中國的市場和大門的。禁煙運動隻是英國人入侵中國的導火索而已,無論如何,隻要英國人想要擴大海外市場,人口衆多的中國就是是首選地。清政府一天不放棄鎖國政策,英國的利益就不能擴張到最大化,中國的大門遲早有一天,還是會被英國人所撬開,或早或晚,也隻是時間上的問題罷了。

如果林則徐沒有活在1839年~

拿英國人和中國人做買賣來說,他們的腦子可能轉不過彎來,他們賣給我們的東西遠遠少于他們買走我們的東西,如此一來,入侵就是成為必然(腦子玩不過開始用蠻橫的招數了),尤其那個時候是古代男耕女織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英國佬那一套工業産品那時候的我們根本就不稀罕,但是為了攬錢,鴉片就成為了英國人最有利的“武器”了。

如果林則徐沒有活在1839年~

是以說,無論林則徐有沒有禁煙,隻要英國人垂涎中國的市場,無論怎麼樣,清朝緊閉的大門最終還是會被瘾君子打開。

而且,那時候的清政府極其腐敗,在與英國的賠款中不斷地貪婪着,以至于随後又增添了更多的通商口岸,中國的大門被進一步打開,英國和清政府的利益持相反的方向走,利益沖突也就不止一星半點,是以即使沒有林則徐的禁煙運動,由于利益相沖突,戰争遲早都是會到來的,所謂的導火索,不過也就是換個名字的事兒。

如果林則徐沒有活在1839年~

林則徐禁不禁煙,中國都是會淪為半殖民地,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才是罪魁禍首,因為那時候的中國強大不起來,光是有愛國人士根本不能夠抵抗英國和其他獵槍的入侵。

不過好在林則徐生在了那個年代,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那時候糜爛的清政府下,還有如此一位愛國人士才孜孜不倦的做着鬥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