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滅亡後,号稱人數百萬的清軍去了哪裡?其中一支保留到1993年

女真族之是以能夠建立清朝成功入關,以清替明,統治中原地區近300年,清軍在其中的功勞無可替代。如果沒有滿清八旗子弟,大清的江山還真不一定打的下來。

清朝滅亡後,号稱人數百萬的清軍去了哪裡?其中一支保留到1993年

是以對于大清而言,八旗子弟就是他們最大的依仗,他們覺得隻要有百萬清軍在,大清江山定能高枕無憂。清軍都是八旗子弟,不過我們現在常說的滿清八旗一般都是指的八旗滿洲,在此之外其實還有八旗蒙古跟八旗漢軍,共同組成了百萬清軍的規模。

隻不過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哪怕擁有三支八旗力量,還是抵擋不住西方列強的洋槍大炮,甚至在晚清的諸多戰役中,八旗兵還真沒啥大用,後期基本都是靠着各地的團練兵來撐場面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清朝滅亡後,這些清軍們又去了哪兒吧。

清朝滅亡後,号稱人數百萬的清軍去了哪裡?其中一支保留到1993年

首先就是說的清軍主體,八旗滿洲。八旗滿洲是屬于清軍最核心的力量,裡面的成員又稱為八旗子弟,當初帶着清軍殺入關的多爾衮就是八旗滿洲正白旗的旗主。隻不過等清朝穩定下來後,這些八旗滿洲們礙于規定無法離開固定領地,加之清政府還對每個八旗子弟都有補貼,就使得他們開始無所事事每天隻知玩鳥逗狗,最終成為了大清朝的拖累。

清朝滅亡後,号稱人數百萬的清軍去了哪裡?其中一支保留到1993年

八旗漢軍主要以漢人為主,是滿清八旗三支隊伍中地位最低的一支,在清朝中期就慢慢失去了聲音;八旗蒙古地位比八旗漢軍要高,當初滿清入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借助了蒙古騎兵的力量。

這也是為何縱觀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等清初帝王(清朝正式稱帝是從皇太極開始)的後宮,可以發現蒙古貴女占了很大的比例。不過他們也跟八旗漢軍一樣,等清朝穩定下來後就漸漸沒了聲音。

清朝滅亡後,号稱人數百萬的清軍去了哪裡?其中一支保留到1993年

這些八旗子弟到了後來可以說是基本上廢掉了,等到清朝滅亡時,家裡有些資産的還能繼續揮霍,家中已經衰落的自然就淪為了普通人。除了八旗兵外,清朝中後期的清軍力量主要來自于綠營,這是清朝國家的常備兵,分散在全國各地,差不多有60多萬人,是滿清八旗的二至三倍。

清朝滅亡後,号稱人數百萬的清軍去了哪裡?其中一支保留到1993年

不過到了晚清,綠營軍也不行了,根本打不動人,等到清朝滅亡時他們也隻能泯于衆人間。晚清時期清朝主要的兵力還是在于地方團練勢力以及北洋水師。但是一場甲午中日戰争,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清朝滅亡後,号稱人數百萬的清軍去了哪裡?其中一支保留到1993年

而曾國藩的湘軍也因曾國藩不想功高震主,主動給解散了,隻留下寥寥萬人。其他比較出名的團練勢力在清朝滅亡後,一部分并入了民國政府軍隊,還有一部分成為了地方勢力,甚至有不少加入了軍閥割據的混戰。

清朝滅亡後,号稱人數百萬的清軍去了哪裡?其中一支保留到1993年

在這些清軍當中,有一支最為特别的清軍,那就是駐紮在九龍城寨中的清軍。由于之前不平等條約的問題,九龍大部分地區被暫時劃分給了英國,但九龍城卻不在此範圍内。到了清朝破滅後,這支清兵還一直駐守着九龍城,直到1993年九龍城被拆除時才消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