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姓氏很多,天下大戶人家也很多,但提起喬家,估計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喬家大院的那個喬家?”對,正是這個喬家。

2006年,《喬家大院》的熱播,讓大半中國人都知道了在山西祁縣,有這麼一座被稱為“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的精巧的建築群體,也知道了将喬家大院發揚光大的清末著名商人喬緻庸。
如今喬家大院已經成為了山西著名的經典,每天都用從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此處打卡,感受中國古代民間建築藝術之美。在喬家大院的大門上,有一塊寫着“福種琅嬛”4個大字的匾額,一般人估計都隻認為這是用來稱贊喬家大院的巧奪天工,卻不知這匾額其實跟慈禧有着很大的關系。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争爆發,首都北京淪陷。慈禧為了保全自己,提前帶着光緒帝以及大群宮人、大臣匆忙西逃,一路上狼狽不堪。逃亡的日子自然不會過的很美妙,一路風餐露宿使得慈禧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直到來到了山西。
喬家的名聲,哪怕慈禧在宮中都有所耳聞,此時慈禧已經山窮水盡,便将注意打到了喬家身上,讓這著名富庶之家接待自己。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平白接待如此大規模的一行人,肯定愁都要愁死了,但喬家缺錢嗎?不缺啊,他們缺的反而是機遇。
能用區區錢财換得慈禧這位清朝掌權者的青睐,對喬家而言可真是太劃算了,大概這就叫做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吧。慈禧在喬家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款待,她也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并且喬家還特别知趣,明白這一路逃亡日子肯定不好過,特地“借”給10萬兩白銀。
雖然說是借,但是慈禧會不會還,大家都明白。後來慈禧回京後,想起喬家對自己的款待,便問喬家想要什麼賞賜。喬家既然是通過做生意發家,自然不會真要些什麼珍貴的寶物,憑白浪費自家跟慈禧的這份關系,而是讨了“福種琅嬛”這4個字,希望慈禧能夠親筆書寫,好讓自家挂在大門上,令族人時刻都能感受到太後的威嚴。
慈禧本來就對喬家印象很好,再被這麼一吹捧,更是身心愉悅,當場就揮筆寫下了這4個字,并在之後格外優待山西的商人。而喬家也憑借着慈禧的名頭,以及為山西商人争取來的利益,在當地聲望更上一層樓,付出的那10萬兩白銀,早就通過慈禧優待的山西票号,賺回了百倍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