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人口從7000萬激增到4億,為何會出現這種爆發式增長?

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國家,過去數千年歲月裡面,中國的人數一直處于世界各國人數的頂端位置。衆多人口的優勢在于使得國家擁有龐大的潛力和動員能力,但是造成了更加擁擠的生存空間,糧食壓力,環境保護這些問題随着人口的增加會陡然上升。

各個國家都有過人口爆炸式增長的年代,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截止到2018年,世界中人口數目為75.94億人,中國有一段時間的人口爆炸,就是在清朝的順治年間在到道光皇帝統治年間,從順治時期的大約七千四百萬人口到道光的四個億。

清朝人口從7000萬激增到4億,為何會出現這種爆發式增長?

這個數字足足翻了五倍有餘,而期間的時間不到一百年,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這期間會有如此多人口的原因。

清朝從1636年再到1912年,這個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一共維持了296年,人口突破四億人,當時全世界才十億人口,中國人口幾乎占據了世界的一半。

清朝人口從7000萬激增到4億,為何會出現這種爆發式增長?

影響人口無外乎兩種原因,一種是糧食,另外一種是戰亂。中國自古以來的主食是稻谷和小麥,多生産于平原地區,産量并不是很高。一個人一年通常要食用150千克的大米。明清時期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但是明朝後期有過一段短暫的開放海禁的時期。

這個時候西方和非洲的洋芋、甘薯、玉米等糧食作物通過東南亞傳到了中國,這些作物蘊含能量高,比起南方隻能種植在水田裡面的水稻,更加友善生長,洋芋玉米都能在嚴寒的北方生長,而且産量十分高。

清朝人口從7000萬激增到4億,為何會出現這種爆發式增長?

在清朝年間,這些種子被進一步大力推廣,成為了農民的主要種植物之一,充足的糧食直接導緻了人口的增加,老百姓雖然談不上豐衣足食,但是至少都能夠勉強吃飽飯了。糧食的産出更土地也有着很重要的關系。

中國地貌以丘陵平原為主,水利資源豐富友善灌溉,有着非常良好的大片耕地,是以盡管當時中國人口七千萬很多,當時實際離中國人口飽和度還相差很遠。

清朝人口從7000萬激增到4億,為何會出現這種爆發式增長?

另外一個原因戰亂,經過康熙乾隆的南征北戰之後,到了順治道光年間,他們的老祖宗把要幹的事情都幹完了,民間有了長時間的安定,老百姓不再漂泊流離,居無定所,自然大力繁衍人口。

除了這些自然條件,中國人的封建精神也占領很大一部分比重,中國人傳統觀念裡面把“家”看的非常重要。“家和萬事興”。傳宗接代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斷子絕孫”也是中國古代最為惡毒的詛咒。

清朝人口從7000萬激增到4億,為何會出現這種爆發式增長?

為了讓自己的後代血脈延續下去,中國人在得天獨厚的優良環境下便拼命開始制造人口,老人們怎麼才算是享福呢?除了要有錢有糧,還要“四世同堂”,看見自己的孫輩甚至是曾孫輩都在庭院裡活蹦亂跳,才感到心滿意足。

這也就是為什麼清朝會出現如此爆炸增長人口的主要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