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有一位大臣,學曆低微卻屢遭皇帝提拔,一生辭官23次!

清朝有一位大臣,學曆低微卻屢遭皇帝提拔,一生辭官23次!

在封建王朝延續到清朝時,天子的權力達到了巅峰,是以在清朝有無數官員奉獻一生也進入不到中央一線。然而在清朝有這麼一位奇葩的大臣,他在45歲時就被任命為安徽巡撫,可是聖旨還沒捂熱乎,他卻連夜提筆給清廷寫了封聲情并茂的辭官信,裡面先羅列出自己一大堆缺點,然後又以戰事吃緊脫不開身為由,把皇帝感動的一塌糊塗。他辭官這種事,不是偶然,一生做了23次。

清朝有一位大臣,學曆低微卻屢遭皇帝提拔,一生辭官23次!

彭玉麟,此人是湘軍水師的代表人物,張之洞晚年想要拜師的人。盡管他現在的名氣并不算大,卻是當時讓世人驚豔的猛将!在湘軍水師與太平軍在武漢作戰時,他發揮了自己所長,将敵人瓦解的支離破碎,在中法戰争爆發時,他已經67歲,本來是李鴻章被調到前線當總督,可是他想安享晚年不願去,于是在鄉下賦閑的彭玉麟主動請戰,去邊疆安定外患,在清朝兩次勝利的戰争中,他都貢獻很大。

清朝有一位大臣,學曆低微卻屢遭皇帝提拔,一生辭官23次!

其實從戰績上來評判,彭玉麟屢次被清廷提拔無可厚非,不過他的學曆經常遭同僚拿來說事,清朝的科舉制有多嚴苛,我就不多說了,可以參考我們現在的聯考。而彭玉麟是被科舉制篩選下來的''學渣'',最高學曆僅是通過縣學,跟我們現在高中學曆差不多,然而學曆如此低微之人,卻被提拔為省長、巡撫、總督,隻能說是彭家的祖墳冒青煙了。

清朝有一位大臣,學曆低微卻屢遭皇帝提拔,一生辭官23次!

可是彭玉麟對這些功名利祿并不上心,據曆史學家統計,彭玉麟在不打仗的時候,正式辭官8次,請求開除職務、返還戶籍共計15次。他算是清廷官員中的另類,不了解他的人認為他是自恃清高,跟他有過交情的人,皆知他這個人剛直,在國家用不到他的時候,他決不想占用國家一點資源,是以彭玉麟這一生基本都是勤儉奉工,甚至連留給子孫的錢都沒有,他曾給叔父寫過一封信,他說,寄給家裡的錢多用在窮苦百姓身上,并從自己微網誌的積蓄中,拿出一部分置辦學堂培養人才,算是了卻自己在''學曆''這一塊的遺憾。

清朝有一位大臣,學曆低微卻屢遭皇帝提拔,一生辭官23次!

在晚清這種亂世的時代背景下,其實正是彭玉麟這種奇才大放異彩的時候,為何他要拒絕朝廷提撥,屢次辭官呢?除了前面說了他淡泊名利外,坊間還流傳着一個說法,彭玉麟之是以對事業不上心,是因為被愛情耽誤了。相傳彭玉麟每次打仗歸來,就喜歡伏案畫梅,他的作品甚至能和鄭闆橋的竹子齊名!而他鐘愛的梅花其實是''一個人''~~彭玉麟小時居住在外婆家,有個青梅竹馬的女子名叫梅姑。這個女子跟他年齡差不多,輩分卻比他高,在封建禮數的束縛下,兩人未能走到一起,後來這個女子嫁人,并死于難産,成了彭玉麟心中永遠的痛,他自稱''癡人'',又喜好畫梅,不得不讓人揣測,他是一位鐵血柔情的情種……

清朝有一位大臣,學曆低微卻屢遭皇帝提拔,一生辭官23次!

古往今來,人人都想做官都求顯達、富貴,而彭玉麟卻是不要功名利祿,隻求名節,算是晚清帝國最奇葩的官員了。話說回來,學曆自古至今都很重要,大家認為在如今社會,沒有學曆、隻靠能力還能出人頭地嗎?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讨論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