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大清氣數已盡,由民國取而代之,後來國民政府對滿清遺老采取一系列懷柔政策,寬以待之,皇帝溥儀依舊能住在紫禁城,一些滿清皇族官員們均可以享受高等優惠政策。然而在皇帝溥儀退位之後,影響力到底還有多大呢?

1912年,随着中華民國正式成立,溥儀當皇帝不滿三年,就不得不在2月12号那天發出“退位诏書”向天下人宣布退位。但民國政府對他依然很體恤,給予超高優厚待遇,逢年過節送禮,不廢除他的皇帝稱号,一切帝皇制度保留。特别是每到春節,國民政府還派代表到紫禁城給溥儀拜年,當溥儀的後母隆裕太後逝世後,身為國民總統的袁世凱還前去吊喪,并且全國上下降半旗以示哀悼。
可以說溥儀退位後雖然沒了實權,但帝王的影響力依然存在,天下人似乎還很尊重這位帝王,傳統禮儀制度該有的一分不少,特别是滿清遺老們每次見到溥儀都會行拍袖參拜之禮,就算各地軍閥拜訪溥儀,參拜方面的禮儀也不能幸免。比如1925年,東北王張作霖率隊來天津辦事,于是就到溥儀居住的地方進行拜訪,當時霸氣側漏的張大帥見到溥儀,噗通一聲瞬間就給跪了,還邊跪邊喊着:“給皇上請安,願吾皇萬歲”之類的參拜語,這時溥儀也吓得夠嗆,因為他之前吃過軍閥的苦頭,萬萬想不到這位張大帥卻如此敬重自己。
1932年,退位的溥儀其影響力依然強烈,部分滿人始終無條件支援他光複大清,于是日本人就開始盯上了溥儀的影響價值,把他找來,協助他建立了僞滿州國,是以使得溥儀自從在1912年宣布退位後,在1932年又再次複出當上了僞滿洲國的皇帝。溥儀建立僞滿州國後,還設有小型皇宮供其入住,另一幫滿族官員跟随輔助,不過大家都知道溥儀依舊沒有掌握實權,隻不過是日本人的一個傀儡而已。
僞滿州國之是以能成立,也正是因為溥儀這位皇帝的影響力,畢竟曾宣布退位,但很多反派覺得隻是局勢暫時不利,才被迫退位而已,相信時勢扭轉之時溥儀還是能重登帝位的,其根基威望依然在,支援他的人也不少。是以一些軍閥跟勢力都會尊敬溥儀,畢竟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整個天下局勢。後來溥儀憑借自己影響力建立僞滿洲國的行為,也印證了他想光複帝制的決心,這些可屬于犯下了罪行,民國政府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于是撤除溥儀的一切皇家待遇,将其貶為罪人。
1949年戰争逐漸結束,溥儀因之前的行為被關押進戰犯管理所,進行勞動改造,後來人民政府因為他身份特殊,皇帝稱号影響力還在,于是給予特赦,放他離開了戰犯管理所。溥儀出獄後,正式成為一個普通人,但因為身份原因有時候還會略顯尴尬,找工作也很困難,每次有招募方得知他是末代皇帝之後,大部分就都敬而遠之不敢錄用,後來他又在申請身份證的時候令對方為難了,于是對方隻好把溥儀住址寫成:紫禁城。
據說,恢複自由的溥儀,在革命的春風吹動下,終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他于是就每天朝九晚五的按時上下班,有一天溥儀戴着眼鏡穿着中山裝去準備搭公共汽車上班,此時車站旁剛好站着一批滿清遺老,當中有人一眼就認出了皇帝溥儀,于是齊齊的甩袖跪拜,大喊:“給皇上請安,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事情弄得溥儀再次尴尬萬分,不知如何作答。由此可看出溥儀在退位之後,影響力依然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