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投降時,700多萬軍隊的戰鬥力仍在,為何不繼續侵略?

日本的豪賭

小日本兒在中日甲午戰争中,拼了老命和咱們的清政府打了一場賭上了國運的戰争,腐敗的清政府給的可憐軍費,讓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也沒能打赢這一場戰争,最終日本開心的賭赢了,清政府派李鴻章去日本簽了《馬關條約》,割地賠款。

這一場戰争的勝利,讓日本人的野心膨脹,利用賠款迅速發展,以戰争解決國内内部沖突的方式讓日本嘗到了甜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日本投降時,700多萬軍隊的戰鬥力仍在,為何不繼續侵略?

膨脹的日本還是有一些資本,他們憑借着在甲午戰争中獲得的賠款,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在準備就緒之後,日本震驚世界的決定,與俄國争奪在清朝地盤的利益,這一場日俄戰争,在全球人看來不可思議,所有人都認為日本人會被俄羅斯大漢按到地上揍,但是結果讓人意外,俄羅斯意外的被日本打敗,這個時候,全世界的列強才發現,此時的日本不可小視,已經在亞洲成為了最強戰鬥力。

日本投降時,700多萬軍隊的戰鬥力仍在,為何不繼續侵略?

二戰中瘋狂的日本侵略者

随着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崛起,日本快速發展,利用戰争獲得的賠款和割地,迅速補充了日本資源不足的短闆,讓日本發展提升迅速,在軍國主義思想的推動之下,日本人在1931年,發動了九一八事變,這也标志着日本人全面侵華戰争的開始。

日本投降時,700多萬軍隊的戰鬥力仍在,為何不繼續侵略?

随着日本的野心不斷膨脹,他們居然妄圖在三個月内占領中國全境,當然了,這是一種不可能的目标,在中國軍民上下一心的抵抗之下,日本在中國的侵略腳步受到阻止,随着遷延日久的戰争發展,日本國内的沖突逐漸凸顯出來,同時,日本資源匮乏的短闆再次顯露,以戰養戰的政策開始失去意義。

此時的日本騎虎難下,軍國主義道路隻能一走到底,太平洋戰場的失利,讓日本逐漸疲軟,在走投無路之下,日本仍不思悔改,選擇了偷襲美國的珍珠港,以求以戰争補充資源,同時,日本對美菲聯軍進行了攻擊,俘虜了80000多人,其中有不少美國人,這樣的行為,讓美國極為惱怒,最終參與到了二戰中來,一聽到這個消息,德國都快哭了。

日本投降時,700多萬軍隊的戰鬥力仍在,為何不繼續侵略?

随着美國加入戰争,日本開始節節敗退,在蘇聯收拾了德國之後,鋼鐵洪流開始向日本的關東軍沖擊,此時的日本關東軍早不是什麼精銳了,都是一些新兵和老弱,根本擋不住蘇聯人的沖擊,俘虜了60萬人,都放到了西伯利亞勞動去了,西伯利亞那地方可冷啊,加上勞動,死亡率很高,當然了,這也是日本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妄想“本土決戰”的日本

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日本還是不投降,他們制定了一個“一億玉碎”的政策,想與蘇聯與美國在本土進行最後的決戰。

美國人當然不想登陸日本當炮灰了,蘇聯人也不想當炮灰,最後美國決定扔一顆原子彈給日本嘗嘗,于是一聲巨響,日本的廣島開了花了,一朵蘑菇雲之後,沖天的火柱不斷,讓廣島市陷入了火海。

日本投降時,700多萬軍隊的戰鬥力仍在,為何不繼續侵略?

日本人仍然不願意投降,他們的專家考察之後,盡管很吃驚,但是他們卻認為美國并沒有多顆這樣威力的原子彈,于是,日本人繼續執行“玉碎”計劃,準備本土決戰,然而,美國開始散發傳單,告知長崎的人撤離,日本認為這是美國的戰術,于是印制報紙,讓長崎人民放心,不用撤離。

由于之前長崎的人接過太多次美軍轟炸的傳單,都已經習以為常了,是以他們認為這一次也沒什麼,加上日本政府的宣傳,長崎百姓居然沒有撤離。随着一朵蘑菇雲的出現,長崎步了廣島的後塵,成為了硝煙後的廢墟。

日本投降時,700多萬軍隊的戰鬥力仍在,為何不繼續侵略?

面對如此威力的原子彈,日本天皇也有點害怕了,日本政府突然發現,美國似乎不是在虛張聲勢,他們所謂的“玉碎”也成了一個“笑話”,畢竟,在原子彈的進攻之下,他們根本就見不到敵人,更談不上什麼“玉碎”,最終,日本天皇選擇投降。

日本投降時,700多萬軍隊的戰鬥力仍在,為何不繼續侵略?

日本投降的時候,日本還有700餘萬軍隊,不過已經沒有意義了,面對多國的聯合圍剿,加上美國原子彈的投放,日本如果繼續頑抗,最終隻會落得國滅人亡的結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