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伐起兵8個軍,湘系占3個,不出兩年被盡數吞并解散

北伐起兵8個軍,湘系占3個,不出兩年被盡數吞并解散

1926年7月,廣東國民政府在廣州舉行誓師大會,正式拉開了北伐戰争的序幕。最初參加北伐的8個軍雖然都在同一面旗幟下戰鬥,但部隊之間的派系依然十分複雜。

第1軍屬于蔣介石的黃埔系,第3軍朱培德屬于滇系,第4軍李濟深屬于粵系,第5軍李福林是綠林武裝,第7軍李宗仁屬于桂系,而第2軍譚延闿、第6軍程潛、第8軍唐生智則全部出自湖南湘系。雖說這3個軍同源同宗,但彼此并不齊心。

北伐起兵8個軍,湘系占3個,不出兩年被盡數吞并解散

第2軍被蔣介石收編

第2軍軍長譚延闿是辛亥革命元老,在湖南頗有威望,曾經3次擔任湖南督軍,但在軍閥混戰的年代,他又3次被人武力趕下台。最後一次下台後,譚延闿跑到廣東投靠了孫中山,恰逢護法戰争中湘軍第3、第6混成旅也前來投靠,後來改稱“建國湘軍”,劃歸譚延闿指揮,長期駐紮廣東。

北伐期間,譚延闿與李濟深一道留守廣東,代理國民黨中央黨部主席一職。1927年3月後任國民黨中常委、中政會主席團成員、軍委會主席團成員等,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時,一度準備将其麾下第2軍包圍繳械。譚延闿一度與蔣決裂,并加入武漢汪精衛陣營,無奈蔣汪最後合流,第2軍還是沒有擺脫收編的命運。

北伐起兵8個軍,湘系占3個,不出兩年被盡數吞并解散

第6軍先被桂系坑,又被中央軍吞并

第6軍程潛也是辛亥革命元老,長期擔任湖南軍事廳長,率領湘軍南征北讨,最後因與主政湖南的譚延闿不和而離去,在孫中山麾下擔任陸軍次長、軍政部長等職務,并廣招舊部,掌握軍隊,積極參與讨伐陳炯明等叛亂勢力的戰鬥。1926年1月6日,國民黨政治委員會議決定程潛任第6軍軍長。

北伐開始後,第6軍進軍江西,先後攻占南昌、九江等地。1927年3月24日,程潛率軍占領南京。甯漢分裂期間,程潛攜手桂系,先是逼蔣介石下野,随後又攻打盤踞武漢的唐生智集團。威風過後,昔日盟友桂系突然翻臉,以“飛揚跋扈,把持湘政”等罪名将程扣押拘禁。恰逢蔣介石東山再起,立即将程免職,第6軍群龍無首,迅速被分化吞并。

北伐起兵8個軍,湘系占3個,不出兩年被盡數吞并解散

第8軍被桂系吞并

第8軍唐生智應該是3個師中實力最強的,因為他與第7軍李宗仁、白崇禧一樣,有1省地盤做後盾。譚延闿第3次從湖南督軍寶座上下來後,其麾下第1師師長趙恒惕接任,而唐生智當時是趙麾下旅長,由于屢立功勳又升任第4師師長。1926年3月,唐生智發動兵變奪取了湖南大權。

在北伐軍的配合下,唐生智擊退了趙恒惕舊部的反撲,并以湖南為基地全力參與北伐,收編了大批敗兵,勢力從原來的17個團擴編到35個,由于簡直龐大,第8軍于1927年2月1日擴編為第四方面軍,仍由唐生智任總指揮。但在桂系和程潛的聯合打壓下,唐生智部很快潰散,剛剛占領的兩湖地盤落入桂系之手。

北伐起兵8個軍,湘系占3個,不出兩年被盡數吞并解散

湘系在北伐軍中雖然實力不小,但彼此互不相助,甚至彼此拆台,最終被蔣介石和桂系一一瓦解,最後後起之秀、第35軍軍長何鍵在蔣桂兩系的左右逢源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新一代湘軍的代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