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一個漢字 ——樹

樹 shù,樹木是一種高大的木本組織植物。

一天一個漢字 ——樹

今天我們來認識【樹 shù】這個字。

【字形演變】

“尌”是“樹”的本字。尌,甲骨文(木,小樹)(豆,盛器)(又,抓、手持),表示手持木苗栽種在盆子裡。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木”寫成“屮”(草)。當“尌”的本義消失後,篆文再加“木”另造“樹”代替,強調種植對象為木本植物。

【書法名家】

一天一個漢字 ——樹

【字詞釋義】

〈動〉

(形聲。從木,尌( shù)聲。本義:栽樹)

同本義

樹,生植之總名。——《說文》。段注:“植,立也。假借為尌豎字。

道地敏樹。——周禮《中庸》。注:“謂殖草木也。”

二曰樹藝。——《周禮·大司徒》

樹之榛栗。——《詩·鄘風·定之方中》

種植

樹,種也。——《廣雅》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孟子·滕文公下》

豎起或建起;樹立

崇牙樹羽。——《詩·周頌·有瞽》

猶有未樹也。——《莊子·逍遙遊》

皆稽颡樹颔,扶服蛾伏。——《漢書·揚雄傳下》

樹德而濟同欲焉。——《左傳·成公二年》

培植;培養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權修》

〈名〉

樹木

有嘉樹焉,宣子譽之。——《左傳·昭公二年》

樹木方盛。——《禮記·月令》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颠。——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樹狀物

如:鉛樹;脈管樹;肺泡樹;活樹,小腦活樹

【字的故事】

一天一個漢字 ——樹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解讀: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市)人。證聖進士,入麗正殿書院修書,參加撰寫《六典》和《文纂》。後遷禮部侍郎,累遷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為人曠達不羁,有“清談風流”之譽。

詩的前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袅娜;後兩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将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