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129師取得神頭嶺伏擊戰勝利,究竟殲滅了多少日軍

提到抗戰初期的神頭嶺伏擊戰,那在軍史愛好者中可謂是耳熟能詳,甚至在影視劇中也多次表現。如電視劇《八路軍》、《劉伯承元帥》、《陳赓大将》、《東方戰場》等,都濃墨重彩描寫了神頭嶺伏擊戰的過程,歌頌了劉伯承、陳赓等我軍将帥胸有韬略、指揮如神的風采。

神頭嶺伏擊戰之是以如此有名,主要在于其确實是一場傳奇色彩濃厚的戰鬥。抗戰初期,日軍大舉侵入華北,由于雙方在國力軍力上的巨大差距,日軍占有了很大的戰場優勢,一路勢如破竹,氣焰嚣張。八路軍雖然由身經百戰的紅軍主力改編而成,武裝人員的素質較高,但畢竟武器裝備低劣,且缺乏彈藥,沒法和強大的日軍拼消耗,隻好避敵鋒芒,采取以運動遊擊戰為主的作戰方針。神頭嶺伏擊戰正發生于這樣的曆史背景之下。

八路軍129師取得神頭嶺伏擊戰勝利,究竟殲滅了多少日軍

1938年2月,日軍華北方面軍團出動5個師團各一部3萬多兵力,分别沿公路、鐵路線向晉南、晉西發動掃蕩進攻。第二戰區國民黨軍難撄其鋒,隻能且戰且退,向黃河邊轉移。奉八路軍總部指令,劉伯承指揮129師部隊在晉南轉入敵後,實施積極主動的山地遊擊戰,打擊和消耗日軍,破壞敵人的後方補給線,并配合兄弟部隊115師在晉西的作戰行動。

根據偵察獲得日軍在邯長公路往來頻繁的情報,劉伯承決心抓住駐兵4000左右的潞城、黎城兩路敵人,佯攻一處,圍點打援,積極尋找戰機,殲敵一部。據此,指揮陳錫聯之385旅向黎城發起牽制性襲擾,誘使潞城之敵出動援救。同時陳赓之386旅在黎城、潞城必經之路上的神頭村地區設伏,截擊前來增援之敵,打一個伏擊戰。

八路軍129師取得神頭嶺伏擊戰勝利,究竟殲滅了多少日軍

有不少軍史圖書描述,陳赓旅長對友軍提供的舊地圖不放心,親自到神頭村實地勘察地形,結果發現兩者相差甚大,要按地圖上的标定部署兵力,還沒打到日軍就已被發現了。于是陳赓發揮了兵無常勢、因敵而變的軍事智慧,指令部隊仍在神頭村地區設伏,充分利用廢舊工事隐蔽自己,使表面看上去沒法設伏的地域變成了暗藏精兵的陷阱。

然而再看劉伯承元帥的傳記,其中記載到劉帥也到過神頭村看地形,發表過和上述差不多的見解,并指導了作戰部署。那麼到底是誰實地勘察并确定了神頭嶺伏擊戰的部署呢?實際上,劉伯承和陳赓、李達等人是一起去的神頭嶺,他們親自踏勘,進行了研究,才作出了後來大家都知道的伏擊戰部署。

八路軍129師取得神頭嶺伏擊戰勝利,究竟殲滅了多少日軍

既然謀算已定,這一仗的結果也是可以預期了。1938年3月16日,八路軍386旅伏擊成功,一舉取得神頭嶺大捷,殲滅從潞城出援的日軍2個師團各一部,擊毀敵卡車100多輛,殲敵1500餘人,繳獲數百件武器及騾馬數百匹,沉重打擊了敵人。

從戰後日軍披露的史料看,損失并沒有八路軍公布的這麼大,但也不能算少。總計戰鬥中傷亡447人,相當于2個步兵中隊,其中陣亡和失蹤407人,隻有7人未受傷逃脫(包括一名随軍記者)。神頭嶺伏擊戰令日軍非常震驚,感歎說:“八路軍的靈活戰術,實在令人難以琢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