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秋沙鴨首次被發現標明武漢天興洲越冬!水質變好,長江禁漁效果初顯

極目新聞記者 陳希

城市湖泊中的鳥類,咱們容易遇見,那長江及洲灘上的鳥兒會翻飛起怎樣的浪花呢?

2019年起,武漢市觀鳥協會連續三年開展武漢附近的長江洲灘冬季鳥類多樣性同步調查,今年12月中旬實施調查,結果喜憂參半:實施保護的洲灘,鳥群從上千隻增至上萬隻,比如漢南武湖濕地;人為幹擾多的洲灘,比如鄂州華容鎮人民洲,去年還是鳥的天堂,今年空空如也。

喜:中華秋沙鴨在漢記錄有2次

冬日,長江天興洲上,寒風令人顫抖,而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明亮等一行4人激動地顫抖,因為“收獲了3隻中華秋沙鴨。”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明亮介紹,當天它們分洲頭、洲中和洲尾三線調查,先去洲頭看望了黑鹳,接着遇見兩隻遊隼在空中比武,洲中調查時,靠近江北的水道裡,偶遇三隻悠閑的中華秋沙鴨,雖距離很遠,但通過單筒可清晰地看見它們逆風飄揚的發絲,身體上精緻的魚鱗狀花紋,一本正經略帶酷意的神情,認定了,就是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首次被發現標明武漢天興洲越冬!水質變好,長江禁漁效果初顯

在天興洲附近閑逛的中華秋沙鴨 岑海攝

“這是中華秋沙鴨首次被發現來天興洲,此前在武漢,其記錄隻有1次,那是2014年11月中華秋沙鴨現身沉湖附近的黃絲河。”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顔軍介紹,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瀕危物種,僅分布在中國和俄羅斯,在中國的數量僅5000餘隻,且它對環境要求很高,特别對水質要求高,一般在山區溪流中生活,它們隻吃魚,能有3隻現身武漢天興洲,實屬不易,說明長江禁漁效果好。時值枯水期,它所在的河道不屬于航道,無人類活動打擾,挺好。

它們會在武漢越冬嗎?“會的。”顔軍說,11月份就觀察到它們來了,上周也看到它們,它們和黑鹳正好做鄰居。

漢南武湖,今年鳥況特别喜人。“共觀察到46種、14084隻鳥,其中雁類逾萬隻。”顔軍介紹,這是退漁還湖的成果,2017年去調查時,隻有上千隻鳥,沒有幾隻雁;此外在漢南四成閘江灘,兩隻紅胸秋沙鴨為蕭瑟冬景添了一抹紅,紅胸秋沙鴨在武漢難得一見。

中華秋沙鴨首次被發現標明武漢天興洲越冬!水質變好,長江禁漁效果初顯

漢南武湖濕地,仙氣飄飄的東方白鹳 羅志平攝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鹳,一般在武漢與之相遇,都是獨行俠,“這次在漢南武湖,遇見7隻成團的東方白鹳。”顔軍說,這是近幾年在漢南武湖難得遇見的風景。

憂:人民洲鳥類數量驟減4/5

“本來是特别興奮去鄂州人民洲調查鳥況的,結果特别失望。”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王海芳告訴記者,去年洲灘上蹲着幾千隻雁鴨,密密麻麻,特别震撼,還有黑鹳,今年去洲灘上,一片空蕩,隻有八哥、喜鵲、燕雀等不怕人的常見林鳥,水鳥隻有幾隻斑嘴鴨和短嘴豆雁等從空中掠過。

中華秋沙鴨首次被發現標明武漢天興洲越冬!水質變好,長江禁漁效果初顯

3隻中華秋沙鴨在天興洲附近覓食 馬麗霞攝

來自武漢市觀鳥協會的監測資料顯示,2020年人民洲有63種5993隻鳥,今年人民洲隻有33種1227隻鳥。

一年間,鳥類種類減半,鳥類數量驟減4/5,為何會這樣?

王海芳說,洲灘上插的“人民洲網紅沙灘”招牌說明了一切,偌大的沙洲上還插滿“自駕遊歡樂多”的訓示牌,帳篷下是沙灘車出租的标牌,因去時天陰下雨,沒什麼人。

議:放手歸自然就是最好保護

今年調查區域增至7個,從上遊到下遊,分别是漢南武湖濕地、漢南四成閘江灘、天興洲、江北朱家河口、武惠堤江灘、團風羅霍洲、鄂州華容人民洲。

“長江洲灘保護得好與不好,鳥類最具有發言權。”顔軍說,東方白鹳、中華秋沙鴨和紅胸秋沙鴨這些以魚為食的水鳥在武漢及周邊越來越多,正是長江禁漁的成果,也說明長江水質變好了;而曾經是鳥兒天堂的人民洲,今年鳥類群體的驟減,主要是人為活動幹擾所緻。

中華秋沙鴨首次被發現標明武漢天興洲越冬!水質變好,長江禁漁效果初顯

紅胸秋沙鴨在長江漢南段活動 楊睿攝

2019年至2021年,天興洲鳥類種數分别為:48種、42種和50種。“鳥類種數呈增長态勢,随着一紙禁令,人類活動大大減少,天興洲生态一定會越來也好。”顔軍介紹,20日洪山區人民政府已釋出通告,禁止在天興洲灘塗内開展任何經營活動,禁止機動車在天興洲灘塗開展越野競技等活動,未經報批不得在天興洲舉辦規模聚集性活動,不得在天興洲進行野外露營、野炊、燒烤和遊泳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活動。

“所有的洲灘都應向天興洲學習。”顔軍說,長江洲灘生态環境很脆弱,是以最好的保護就是人類放手,讓其歸于江水的自然消漲之間。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