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聆聽長江,便是聆聽曆史。

千萬年來,自然消融的冰雪由青藏高原格拉丹東雪山奔騰而下,經巴蜀,過荊楚,行贛皖,穿吳越,茫茫九脈,浩蕩東流,千回百轉之間形成了這條世界第三大河——長江。

萬裡長江橫貫祖國東西,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抒懷詠志之所在,亦是詩人畫家寄情筆墨之載體。本期觀展記錄将以滔滔江水為源頭梳理脈絡,用文物織就一則長江史,用畫卷诠釋一曲長江歌,是為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橫穿萬古歲月流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華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它包容,彙納百川,浩浩湯湯,日夜奔騰于世界的東方。這裡有數不盡的人文曆史遺迹,不論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楊慎創作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還是宋代著名畫家夏圭繪制的《長江萬裡圖》,千百年之後,都成為了長江文化傳承的典範。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此次展覽展出了300餘件/套展品,按照“橫穿萬古歲月流”“文明傳承綿延長”“千年文脈潤古今”“黃金水道通九州”“大江安瀾豐碑立”五個單元,全面闡述了長江的曆史之久、人文之盛、生态之美以及工程之巨。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萬裡長江圖局部(清)

(請逆時針旋轉螢幕90°以獲得最佳觀賞角度)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萬裡長江圖-1(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萬裡長江圖-2(清)

展覽中,繪于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的《萬裡長江圖》成為了展廳中的一大亮點。整幅作品猶如一幅長江沿岸的實景寫生,不僅描繪了秀美的山水風景,還用楷書标注出了長江沿岸的州、縣、城鎮、山川、河流、名勝古迹,以及《溯江紀源》《蜀志》等古代文獻資料中與之相關的内容。

在畫卷首段,畫者按照空間地理順序勾畫了長江流經地的概覽圖,之後又以山水畫的形式描繪了沿途的風景名勝、曆史典故、名人故居、地理位置等内容。此外,在所标注的名山大川上方還引用了李白、杜甫、黃庭堅等人的詩句,詩畫互文之餘,更為觀者呈現了一場山水曆史文化的視覺盛宴。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水經注》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徐霞客遊記》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大清帝國全圖》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長江之源

長江源頭的萬年冰雪,形成了滔滔長江的第一滴水。但從古至今,關于長江源頭的說法變化很大,幾千年來,人們不停地探索,終于一步步揭開了長江源頭的神秘面紗。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流域水系圖

古人曾認為長江的源頭是岷江,這一點在《尚書》與《水經注》中皆有記錄,并被後世沿用了二千多年,直到明末地理學家、探險家和文學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遊記》中以其在金沙江實地探遊的經曆糾正了“江源于岷”的謬識。另外,他在《江源考》中的論斷“推江源者,必将以金沙江為首”,确認了發源于犁牛石的金沙江是長江的幹流,江源應在其上。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冊》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冊》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冊》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冊》清

尋根,是中國人最濃重的情懷。曆史上認為長江有四個源頭,分别是正源本支一級通天河、南源當曲、西源沱沱河、北源楚瑪爾河。1976年夏,江源考察團向亘古無人的長江源頭進發,到達沱沱河源頭、格拉丹東雪山西南的姜根迪如冰川,還考察了楚瑪爾河和當曲的局部河段,認為沱沱河是主源。2008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察隊再次對長江源頭進行了考察,發現當曲河水的水量要高于沱沱河,遂将長江源頭定位于當曲,但并未被采納。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冊》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冊》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冊》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冊》清

江圖萬裡

幾千年來,人們對長江源的認識和探索從未停止過,那些從古代繪畫作品中蔓延而出的長江萬裡東流的氣勢至今仍連接配接着中華文明的赓續與發展。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主幹流從西向東,橫卧中華大地的中部,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幾百條支流就像樹葉的葉脈一般延伸南北,幹支流組成的龐大水系,使長江的流域面積達到了180萬平方公裡之廣。

(請逆時針旋轉螢幕90°以獲得最佳觀賞角度)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1(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2(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3(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4(清)

長江,那綿延了幾千裡的文化脈絡,在濃烈與清淡中反複沉浮。清錢維城所繪《長江圖》描繪的是長江中下遊段,從江西九江開始,到安徽,再到江蘇南京,結束于江蘇鎮江的沿江景緻。畫家以豪邁的氣韻構圖、以細膩的筆墨勾描,畫出了長江險峻而宏大的場面。整幅作品對山水的描繪工整細緻,用筆幹練且布局疏密有緻,落筆、用墨不浮不躁,一氣呵成,是一件反映清中期長江中下遊段沿線城市規模、布局以及水系景觀的重要作品。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5(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長江圖-6(清)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如今,長江流域的地勢地貌已與千百年前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但那股鐘靈毓秀、地傑人靈的情緻卻始終萦繞在華夏民族的千年文脈中。接下來,我們将用文物說話,向大家繼續展示較為全面的長江文明曆史脈絡。

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我們下期再會。

橫穿萬古歲月流:國家博物館《江天萬裡——長江文化展》(一)

眼緣藝志 第916篇獻給生活的藝術禮物。如需轉載請先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标明出處

文字撰寫:眼緣藝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