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江“鎖鑰”,詩意江南裡的“剛”精神

長江“鎖鑰”,詩意江南裡的“剛”精神

▲徐霞客銅像(視覺中國供圖)

不盡長江滾滾來,上遊的巴蜀文化、中遊的荊楚文化、下遊的吳越文化等多樣競輝,彙聚成壯麗詩篇。百川東到海,長江下遊的吳越之地,就處于大江大河綜彙之處,千百年來,這裡孕育了靈秀動人、綿延千年的江南文脈。江蘇境内的各沿江城市中,太湖之畔的無錫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魅力,作為吳文化、江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得水之利的無錫,其悠久曆史不僅充分彰顯了水韻之美,還顯人文之厚重。

文脈悠久,吳文化從這裡肇始

這裡曾經是一片汪洋,滄海桑田,長江從上遊夾帶的大量泥沙,塑造了豐饒的長江三角洲。“太湖和太湖平原是長江和大海共同遺留在陸地上的嬰兒,可以說是長江之驕子。”這是紀錄片《話說長江》裡的一段詩意描述,也形象描述了包括無錫在内的太湖流域與長江深刻的淵源。

“無錫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無錫水網密布,江河湖塘形态豐富,北有長江,南臨太湖,運河穿城,各色塘河分布各處,共同構成了典型的水鄉風貌,被著名戲劇家周贻白先生贊為‘無邊風月橹聲中’。”江南大學莊若江教授如此形容無錫的地理風貌和特點。

莊若江教授告訴記者,明清時期的“八府一州”也稱“太湖流域”或“江南”,自唐宋以來就是國内經濟文化的高地,但曆史地看,這一闆塊的發展離不開長江文明的哺育和帶動,甚至有學者認為“長江文化是江南文化搖籃”。

山北水南是為陰,長江在無錫的流域集中在江陰。如果我們想追溯江邊這片土地最早的人文史,江陰的諸多曆史遺存就是生動見證。

江陰市城東黃家宕,有一處高出地面5米左右的台地。“這裡稱為祁頭山遺址,是馬家浜文化時期一處重要的大型聚落遺存,也是我們目前考古已知的江陰先民最早的家園。”江陰市博物館館長翁雪花告訴記者。

祁頭山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将江陰乃至江南地區的人文曆史推進到了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此外,江陰還有屬于崧澤文化的南樓遺址,屬于良渚文化的高城墩遺址,以及夏商周遺存佘城遺址,證明了長江岸邊數千年以來連綿不絕的人類活動史。”翁雪花說。

“江南”的概念就來自長江。最初,江南的範圍是模糊的,唐宋時“江南”的範圍并非僅指太湖流域,唐玄宗時期的江南道極其廣闊,雖然後來又拆分為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但江南東道的範圍仍然包括鄂皖贛地區。直至明清時,江南才成為江浙一帶的特指。數千年來,中華文化中心都在黃河流域,江南相對蠻荒。司馬遷曾說,“江南卑濕”“地廣人稀”。而江南曆史上的一次重要轉變,就是3200年前的“泰伯奔吳”。《史記·吳太伯世家》載:“太王欲立季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相傳當時泰伯為禅讓王位“南奔梅裡”來,而“梅裡”就是如今的無錫梅村一帶。

“泰伯奔吳”,将當時先進的中原文化帶到無錫,這裡也成為吳文化、江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泰伯于此鑿河墾殖,發展農耕,長江文化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時期,并最終與黃河文化一道構築了中華大地上南北二進制耦合之勢。

開拓進取,人文精神生生不息

3000多年前,泰伯從北方渡江來到江南,此後大批北民南遷,造就了江南的繁榮;400年前,另一位曆史名人則從這裡走向全國,溯江而上去觸摸外界。他就是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出生于江陰。“自身乃山川之身”,踏遍山川、窮究地理,這是他的畢生志向。“馳骛數萬裡,踯躅三十年”,徐霞客的遊迹遍布全國多個省市,“其行不從官道,但有名勝,辄迂回屈曲以尋之。”在旅途中,徐霞客多次遇盜絕糧,仍不改初衷,最終形成了皇皇巨著《徐霞客遊記》,這也是古代篇幅最長的遊記著作。

長江的源頭是哪?在徐霞客之前,文獻都認為是岷江,《尚書·禹貢》中就記載“岷山導江”。為了弄清楚長江的源頭,徐霞客以腳步探尋求索,最後考證認為金沙江才是長江的正源:“故推江源者,必當以金沙為首。”雖然由于客觀條件限制,徐霞客并未真正抵達長江正源,但這個結論,實實在在地推動了中國地理學的發展。

徐霞客在《溯江紀源》裡寫道:“餘邑正當大江入海之沖,邑以江名,亦以江之勢至此而大且盡也。”自小生長在大江大海交彙之處,或許正是長江情結指引着他,令他萌發了溯江探源的沖動。家鄉烘托了遠方的想象,遠方承載着家鄉的夢想。

不計朝暮、不計山海,以一介之身,窮至高之理,善于探索,勇往直前。可以說,這正是長江激蕩的廣闊心胸和文化精髓。視野開闊,敏察善納,善于發現與創造,成為江南文化的重要特質。

無數的江南人便抱着這樣的情懷走向各地,求索真理,為國擔當。著名的東林書院在無錫,明代思想家、東林領袖顧憲成所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名聯被廣為傳誦,其展現的遠大抱負和責任擔當,也成為許多學人、志士砥砺前行的座右銘。

從錢鐘書、徐悲鴻、錢穆到顧毓琇、周培源、錢偉長……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能循着東林書院的文脈線索,感受江南人文精神生生不息的傳遞。

不屈氣節,大江激蕩剛烈精神

剛柔并濟,外柔内剛,這裡既是詩意江南,壯闊長江水也賦予了岸邊子民不屈的文化性格,這在江陰有最充分的彰顯:“柔能養蠶織錦,剛可與敵同焚”,民性中“剛”的一面一經觸發,勇猛剛烈幾乎無雙。

長江行至江陰,江面驟窄,最窄處僅1250米,被稱為“長江鎖鑰”,如同長江的咽喉,是千百年來的兵家必争之地。楚風吳雨的激蕩,賦予這片土地獨特的軍事文化特性。

黃山,坐落在江陰城的東北方向,因戰國時期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地在此而得名。公元前547年,吳國在江陰黃山築石室建烽火台,東晉時在山灣駐泊水師,明崇祯年間,在大小石灣構築炮堤。鴉片戰争時,為抵禦英軍入侵,清政府在黃山建炮台。

黃山系列炮台建于黃山的席帽、馬鞍、龍頭諸峰和鵝鼻山、君山山峰頂上,其下雞頭、大石、小石諸灣遺存有古炮台,這裡也被稱為江陰要塞。黃山炮台不僅是國内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更是延續最長、發展序列最完整的江防炮台遺迹,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江陰要塞作為重要的軍事基地,這裡曾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曆史事件。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江陰要塞發生激戰,為阻止日軍沿長江繼續西進,江陰以43艘軍艦、185條民船、12艘各類艦船裝滿砂石,沉入水底,進行封江,構築了一條水下封鎖線,史稱“江陰自沉”。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節節勝利,國民黨軍妄圖憑借長江天險負隅頑抗,在黃山炮台重點設防,總兵力達7000餘人。4月21日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長江,江陰要塞官兵在中共地下黨的策動下,成功地舉行了陣前起義、棄暗投明,有力支援了大軍渡江。

如今走進黃山,我們依然能看到古炮台、哨所、彈藥庫等戰争遺迹,感受和回想不同尋常的曆史。登上黃山的最高處,眼前所見,已經是江山新顔。壯觀的江陰大橋飛架南北,南來北往的船隻熙熙攘攘,長江這條運輸大動脈正在發揮着新時期的不凡價值。

曆經兵燹,血與火淬煉了這片土地上人民的不屈性格。江陰城的朝宗門上寫着“忠義之邦”,忠義之邦的精神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江陰人。如今“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的江陰城市精神昂然向上,這裡的長江兒女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與擔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迹。

務實笃行,“水文化”催生民族工商業

老舊的廠房曆經滄桑,轉型為現代化的博物館,工廠中的房間中巨大的機器,仿佛随時可以重新啟動轟鳴……位于無錫運河西水墩的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裡,觀衆可以近距離體驗民族工商業的曆史。而這座博物館的原址,就是曾經的茂新面粉廠。

茂新面粉廠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由中國民族工商業先驅榮宗敬、榮德生兄弟開創,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一個典型樣本。

1895年,無錫的楊宗濂、楊宗瀚兄弟創辦“業勤紗廠”,這也是近代無錫的第一家民族資本工廠。此後,以棉紡織業、面粉業、缫絲業為主體的民族工商業在無錫迅猛發展,工廠林立,影響遠大。機器鳴響,寄托的是江南人實業興邦的理想。榮氏家族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實業家群體,他們秉持着江南文化傳統中的經世緻用、務實笃行的思想,推動了中國早期近代化的曆史程序。

實際上,明清以來江南地區民族工商業的發展,與長江帶來的便利交通分不開。在地理上,長江向外可以起帆遠航至海外,向内溝通了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幾大湖泊,串聯了岷江、嘉陵江、漢江、湘江、贛江等幾大支流,腹地遼闊、輻射萬裡,這些地理優勢,為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莊若江教授指出,無錫一直被稱為“太湖明珠”,因為運河的開通,無錫的地緣格局得到改變,通江達湖,交通便利,成為“南北會沖”之地,因而在漕運時代占盡發展先機,無錫著名的“米市”“布碼頭”都是在此背景下發展起來,民族工商業的繁榮也離不開運河與長江。

在莊若江教授看來,這樣江河湖融合的水系,不僅導緻魚類的互生互動,也推動了文化的融合,養育了無錫獨特的“水文化”——既有太湖的溫和涵容,也有長江、運河的開放暢達、勇于探索和機智進取,正是這些文化元素共同發力,共同成就了無錫的今天。

曆史的精神化作當代發展的動力。時至當代,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以筚路藍縷、胼手胝足的“四千四萬”精神,開創了以“蘇南模式”為代表的發展經驗,持續燃燒着新時代的奮鬥激情。

記者/顧星欣

責任編輯:楊不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