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姜維一個月就丢了漢中?

在三國這一曆史階段,姜維和魏延是蜀漢的兩員大将。在諸葛亮北伐中原的過程中,姜維和魏延也是諸葛亮的得力幹将。在曆史形象上,魏延因為《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的影響,無疑被抹黑和醜化了。與此相對應的是,姜維的形象則偏向于正面,是諸葛亮的傳人。不過,關于姜維和魏延這兩個人的能力,可能還是魏延高出一截。特别是在鎮守漢中這一兵家必争之地上,魏延可以守住漢中15年,到了姜維手中卻丢失了,這是為什麼呢?

為何姜維一個月就丢了漢中?

首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于沔陽自稱漢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當留大将以鎮漢中,當時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認為張飛應當擔任漢中太守。但是,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并将魏延從牙門将軍升為鎮遠将軍。自公元219年到公元234年,漢中在魏延的鎮守之下可謂“固若金湯”。但是,到了蜀漢後期,姜維卻沒有守住漢中之地。公元263年,蜀漢正式滅亡。而姜維對于漢中的失守,可以說是導緻蜀漢滅亡的因素之一。

針對魏延能夠守住漢中,姜維卻不能守住的原因,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這兩個人政策上的不同。一方面,當初劉備為漢中王,留魏延鎮守漢中。魏延在各個圍戍内留重兵以抵抗外敵,如果敵人來犯漢中,可以将敵人擋在關外,無法進入漢中,更無法對蜀漢造成嚴重的威脅。在諸葛亮、魏延等人去世後,王平接替了鎮守漢中的重任。

公元244年,曹爽西至長安(今西安西北),與征西将軍、都督雍涼諸軍事夏侯玄統兵10餘萬,自駱谷口(今陝西周至西南)攻漢中。在防禦曹爽的進攻上,王平就采用了魏延的方法,進而成功擊退了魏軍。

為何姜維一個月就丢了漢中?

另一方面,在魏延、王平等将領之後,姜維卻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政策來鎮守漢中。姜維覺得将大量的兵力散布在各地險要,是對蜀漢人力、物力的浪費。是以,姜維決定把兵力全部收回到漢中。在姜維看來,魏延的方法雖然符合《周易》“重門”的意思,可以抵禦的住敵人,卻無法獲得大的戰果。而為了擴大戰果,姜維認為不如放敵軍入陽平關,而蜀軍退守漢、樂二城,重要關口都留重兵把守。

如果魏國大軍進攻的話,姜維認為這種方式能夠拉長敵軍的補給線,促使對方無法就地得到糧草的補充,長久下去,敵軍疲弊,蜀軍就能将敵方一網打盡了。

但是,計劃是一回事,變化又是另一回事。三國後期,司馬昭掌握了曹魏的大軍,并且派遣多路大軍來進攻。彼時,姜維卻把兵力都安排在沓中,最後被鄧艾給牽制住,魏軍的主力卻直接去攻打漢中,由于漢中兵力相對較少,在實力上和魏軍存在較大的差距,是以沒有等到姜維援救就破了。由此,魏延、王平等人長期守住的漢中,就這樣在姜維手中丢失了。漢中是蜀漢的門戶,漢中一丢,蜀漢之後的滅亡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事情了。由此,在筆者看來,相對于姜維,魏延雖然性格上存在問題,不過其作戰水準無疑高出一籌,這在鎮守漢中上得到了充分展現。

從戰術上說,蜀國兵力不足,魏延王平那套拒敵于國門之外,在山口修塔防禦的思路是對的。隻要敵人無法攻克天險,一缺糧就會出現曹爽伐蜀的局勢。

為何姜維一個月就丢了漢中?

姜維的戰略是想放敵人進漢中,再切斷敵人退路實作關門打狗。這個戰略要想完成,起碼需要和入侵者兵力差不多的機動兵力,才能做到分足夠的兵力卡死入侵者後路。

再看曹魏滅蜀的兵力,鐘會有十幾萬直接進了漢中,鄧艾諸葛緒的五六萬兵力去牽制姜維的五六萬,導緻姜維根本沒法分兵救漢中,連擺脫追擊都很不容易。

結果就是鐘會大軍坦然進入漢中圍城,加上城裡出了蔣舒這個二五仔,然後劉備當年用盡全力虎口拔牙搶的漢中——就這麼沒了。姜維隻能退而求次守劍閣。

這個時候,如果蜀漢開了上帝視覺,有幸在鄧艾奇襲戰役中的小道關口派兵堵路,導緻鄧艾團滅,這個機會是可能有的。或者姜維分一萬部隊,讓某個老将去協防江油,或者諸葛瞻聽黃崇的,搶占山口,蜀漢暫時都不會馬上亡,鄧艾如果團滅,司馬昭伐蜀肯定就告吹了。

但是麻煩的是,漢中丢了,鐘會就算撤軍,哪怕留個兩三萬駐紮漢中,姜維北伐在想收回,恐怕都是難于登天了。(劉備巅峰時期奪取巴蜀尚且筋疲力盡,姜維時候的蜀漢早就疲憊不堪。)丢了漢中的蜀漢,實際上滅亡也隻是時間問題。

然而,從戰略上講,姜維忽略了曹魏軍力強大,可以憑借人數優勢對第二道防線的各城池進行多點進攻,隻要有一點被擊破,整個第二道防線就被瓦解,魏軍可以長驅直入,占領漢中,直搗蜀漢的江油、劍閣第三道防線的情形,這通過王平的這句話就很好了解了:“不然。漢中去涪垂千裡。賊若得關,便為禍也”。這之後,鐘會伐蜀時就印證了姜維的防禦戰術是危險的、是失敗的。

有很多朋友認為如果蔣舒不反叛,陽安關不陷落,漢中就不會丢失,這完全是在拿戰争開玩笑。孫子曰:“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這句話的大意就是要防守方搞好防守,讓自己的防禦體系沒有漏洞,而後才能擊敗敵人,取得勝利。姜維的漢中防禦體系有很大的漏洞,雖然可以獲得很大利益,但是防守方最好不要弄險,否側全盤皆輸。

曆史已經證明了曹魏的司馬昭不是傻瓜,鐘會不是傻瓜,司馬昭利用姜維大軍屯紮在西北沓中地區,來不及援救漢中的形式,派鄧艾、諸葛緒纏住姜維大軍,而鐘會部隊越過沒有防守的定軍山、興勢一線,直接對陽安關、漢、樂城池發動多點進攻,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