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紫禁城的侍衛,保護過雍正皇帝,卻得罪了乾隆,死得很體面

他是紫禁城的侍衛,保護過雍正皇帝,卻得罪了乾隆,死得很體面

都說伴君如伴虎,“伴”得明白的人,自然是步步高升,“伴”不明白随時都會身首異處。是以皇帝身邊的人都是活得小心謹慎,享受别人豔羨的榮寵,自然也要擔當更大的“風險”。在清朝雍正皇帝時期,曾經重用過一名朝廷大員,他是紫禁城的侍衛,保護過雍正皇帝,卻在後期得罪了乾隆,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他是紫禁城的侍衛,保護過雍正皇帝,卻得罪了乾隆,死得很體面

清朝皇室為了進一步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在唯才是用的同時,更要拉攏一些開國功臣的後裔,時間越久,這些皇親國戚之間的關系就越複雜,經常是前朝、後宮互相輔助,也互相掣肘。其中一個較大的家族就是其中的一員,那就是鈕祜祿氏,滿族八大姓之一,在清朝後宮中鈕祜祿氏先後出現過六位皇後,可見其家族勢力之強大。但我們今天講的不是後宮,而是前朝的大員鈕祜祿·讷親。

他是紫禁城的侍衛,保護過雍正皇帝,卻得罪了乾隆,死得很體面

《清史稿》?中有着明确的說明:“讷親,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額亦都曾孫。父尹德,附見其父遏必隆傳,讷親其次子。”也就是說,鈕祜祿·讷親的曾祖額亦都是清朝的開國元老,恩封一等公;祖父遏必隆是康熙初年四名重要的輔政大臣之一;父親尹德由都統授領侍衛内大臣,讷親為他的次子。并且?讷親的姑母是康熙帝孝昭仁皇後,由此可以看出來讷親一門是貨真價實的名門望族、皇親國戚。

他是紫禁城的侍衛,保護過雍正皇帝,卻得罪了乾隆,死得很體面

讷親除了“裙帶關系”之外,自身也是有些本身的人,在雍正時期,他曾官拜散秩大臣,是皇帝和皇宮的警衛部隊侍衛處的官員,官位從二品,也就是負責紫禁城内外的治安,保護雍正的人身安全。作為雍正的貼身護衛,在看出其責任重大的同時,也看得出雍正對他的信任,是以,在臨終之際授于顧命大臣,輔佐乾隆新帝。

他是紫禁城的侍衛,保護過雍正皇帝,卻得罪了乾隆,死得很體面

而乾隆在登基後,對讷親也給予極高的待遇與重視,因為在鄂爾泰、張廷玉等顧命大臣中,讷親的年輕最小,乾隆認為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雍正帝大喪期間,讷親以都統和領侍衛内大臣的身份奉命協辦總理事務,被晉為一等公。

他是紫禁城的侍衛,保護過雍正皇帝,卻得罪了乾隆,死得很體面

《清史稿》中記載:十三年,世宗疾大漸,讷親預顧命。高宗即位,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鄂爾泰、張廷玉輔政,号“總理王大臣”。授讷親鑲白旗滿洲都統、領侍衛内大臣,協辦總理事務。十二月,敕獎讷親勤慎,因推孝昭仁皇後外家恩,進一等公。

他是紫禁城的侍衛,保護過雍正皇帝,卻得罪了乾隆,死得很體面

乾隆二年(1737年),讷親授兵部尚書兼議政大臣。但這時的讷親還看不到有升任内閣首輔大臣的希望。同年十一月,乾隆帝為加強皇權,在裁撤總理事務衙門、恢複軍機處的同時,又摒棄了宗室王公入值軍機、執掌樞要的權力,讷親是以得以入值軍機處,成為當時的六名軍機大臣之一。

軍機大臣是何要職,熟悉曆史的朋友應該再清楚不過,這時的讷親可以說是深得乾隆的信任與重用的。之後“乾隆十年三月,協辦大學士。五月,授保和殿大學士,仍兼吏部尚書。”可以說這個時候是讷親人生的最巅峰了。

他是紫禁城的侍衛,保護過雍正皇帝,卻得罪了乾隆,死得很體面

正所謂月盈則虧,皇帝能提拔你、重用你,也能随時取了你的性命。在乾隆十三年,金川戰線失利讓乾隆感到焦躁不已,這時他便派讷親出師,希望能夠擷取勝利。但讷親根本沒有用兵之才,到前線後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反而推卸責任,讓乾隆一怒之下調回京城,再加上有人從中挑撥,乾隆直接派人讓其自盡。《清史稿》記載:“十四年正月,上命傅恒班師,複谕鄂實即途中行法。是月戊寅,鄂實監讷親行至班攔山,聞後命,遂誅讷親。”

讷親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性命,曾經的繁華與榮寵都随着他生命的消失而煙消雲散。但好在讷親的死法夠體面,隻是讓其自盡,這也是乾隆對他最大的寬容了吧。

參考資料:《清史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