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旗的各位都統,作為一品高官,如何削弱旗主王爺的權力?

八旗的各位都統,作為一品高官,如何削弱旗主王爺的權力?

在衆多的清朝影視劇中,經常能夠聽到鑲黃旗都統等一系列的官職。對于都統這個官職,很多人是非常模式的。因為中原王朝雖然也曾經擁有都統這個官職,但是與清朝的都統不是一回事。在清朝統治時期,八旗的各位高官都是一品官,屬于進階官員。在清朝統治的前期,八旗都統曾經權力很大。那麼,八旗都統如何削弱旗主王爺的權力呢?

八旗的各位都統,作為一品高官,如何削弱旗主王爺的權力?

都統這個官職出現于南北朝時期,不過屬于武官職位。是以,雖然中原王朝曾經出現了都統,但是和清朝時期的都統完全不同。如果想了解都統的建立,需要首先了解清朝的八旗制度。努爾哈赤在逐漸崛起的過程中,為了指揮上的友善,建立了黃、白、藍、紅四個旗。後來随着實力的增強,又出現了鑲黃旗、鑲藍旗、鑲白旗和鑲紅旗。這就是滿洲八旗的雛形,按照當時的規矩,每個旗都有一位旗主、旗主負責整個旗各方面的工作,甚至能夠調動軍隊,實際權力非常大。一般來說,旗主都有親王或者郡王擔任。是以被簡稱為旗主王爺,在清朝統治的前期,旗主王爺又組成了議政王制度。

八旗的各位都統,作為一品高官,如何削弱旗主王爺的權力?

八旗議政的規矩出現于努爾哈赤時期,由于各位旗主王爺擁有一定的實權,對皇權造成了很大的制約。在皇太極、順治時期,各位旗主王爺經常聯合幹涉皇帝的決定。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前期,這樣的情況繼續存在。康熙皇帝非常精明,為了打破各位旗主王爺的制約,鞏固自己的皇權。康熙皇帝建立了八旗都統制度,都統是從一品的高官。都統負責整個旗的訓練、器械和民政等工作,實際權力非常大。這些工作原本是八旗旗主王爺的工作,八旗都統負責各個旗的實際工作以後,旗主王爺被逐漸架空。随着權力的喪失,議政王制度也名存實亡。雍正皇帝上台以後,之是以能夠建立軍機處,就是因為議政王制度已經成了空架子。

八旗的各位都統,作為一品高官,如何削弱旗主王爺的權力?

八旗都統的權力是皇帝賦予的,自然直接向皇帝本人負責。這樣一來,皇帝不再是間接控制八旗,而是直接控制八旗。在清朝統治的前期,八旗軍還有戰鬥任務。八旗都統的選擇也非常嚴格,都統必須弓馬娴熟,因為随時可能出征。但是到了清朝統治的後期,由于八旗軍的戰鬥力已經嚴重降低,根本沒有辦法作戰。是以,八旗都統的權力也大幅度下降。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八旗都統成為了安排閑散貴族的場地。雖然在名義上屬于一品大員,似乎和軍機大臣們談笑風生。其實,與軍機大臣、領侍衛内大臣相比,八旗都統的權力并不大。八旗都統逐漸成為了處理各旗民政事務的官員,僅僅是品級高而已。

八旗的各位都統,作為一品高官,如何削弱旗主王爺的權力?

這樣的情況并非僅僅出現在八旗,在全國很多重要城市,清朝都留下了鎮守将軍。例如西安将軍、江甯将軍、杭州将軍等等,這些鎮守将軍都是一品高官。在名義上,鎮守将軍的地位比總督、巡撫還高。但是在真實的曆史上,各地的鎮守将軍和八旗都統的情況非常類似,都是空架子官員。對于八旗都統來說,自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為皇帝選秀女。至于作戰任務,從清朝中期開始,八旗軍就已經喪失了戰鬥力。無論是八旗都統還是各地的鎮守将軍,根本就指望不上。除了滿洲八旗都統之外,一些特殊地區也設立了都統,例如熱河都統、察哈爾都統等等。這些都統給類似于地方官員,僅僅是管理模式和總督、巡撫不一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