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明朝末年,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一路殺進京城。李自成以為這就相當于打下了江山,嚴刑拷打官僚們,沉迷于後宮的莺莺燕燕。1644年,滿清入關,在吳三桂的帶領下一路穿過山海關,打敗李自成,進入北京,入駐明朝紫禁城,開啟幾百年的極權統治。

1949年,解放軍和平解放北平,中共中央組織進駐北平。有人提議要把行政機構設立在故宮裡面,

毛主席罕見地發了脾氣:“我們不是李自成,絕不能搬進故宮!”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毛主席不僅不願意讓行政機構進駐故宮,而且他本人曾在解放後三次經過故宮城牆,但是沒有一次進去過。他的辦公地點和故宮隻有一牆之隔,他居然隻是在遠處觀望。

故宮就在眼前,為什麼毛主席三過而不入?

毛主席為什麼會對把行政機構搬到故宮反應這麼大?

其中原因讓人敬佩。

故宮和李自成

故宮在滿清覆滅之前意味着封建極權和皇權。在滿清入關之前,明朝的封建統治并沒有達到巅峰,他們還是懂制衡的。但是到了清朝時期,帝權修煉到極緻,對老百姓的壓迫是空前強化的。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滿清入關之前,還有一個“闖王”李自成進入過紫禁城。李自成帶領軍隊殺入京城之後,安生了七八天,然後他發現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

是以對明朝留下的官僚階級進行嚴刑拷打,讓他們把錢吐出來。因為養活軍隊和維持統治是需要源源不斷的金錢支援的。明朝的東林黨勢力非常強大,明朝覆滅和東林黨有極大的關系。

嘉靖皇帝和官僚系統進行過很決絕的博弈,當各地的稅收都被東林黨扣下之後,中央拿什麼維持統治?而且各地老百姓生活愈加貧苦,都是官商勾結的結果。

李自成雖然學問不高,但是他進了京城之後也早就看懂了,國家的财富都被占人數極少的東林黨藏在手裡。那可不是老百姓窮苦,國家也窮苦嘛!國家的财富都被東林黨這些碩鼠給吞了。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是以很多官僚被李自成的手下嚴刑拷打,隻有出錢才能保平安。東林黨會坐以待斃嗎?那不可能,

李自成的手段不足以收服東林黨,而且李自成的政治素養也不足以坐穩江山。

李自成在後宮天天和妃子們享樂,前朝的東林黨勾結滿清、蒙古等勢力要搞垮李自成。吳三桂帶領滿清軍隊入關隻是一個信号,在這之前,東林黨和滿清早已勾結在一起,就等改朝換代了。

不論是李自成還是滿清都沒有給老百姓帶來好日子,滿清入關後,也無非是将中原王朝曆代的封建統治手段給雜糅之後推出了最高壓的封建帝制專權而已,普通人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毛主席為什麼不進入故宮?

1948年年底,解放軍圍着北平的周圍打了多場解放戰争,但就是遲遲不對北平下手。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毛主席問了恩師的意見也咨詢了社會各界的意見,大家一緻認為北平是兩朝古都,是中華文化遺迹和瑰寶。如果戰火點燃了這座城,那麼名勝古迹都要毀于一旦。作為中國人,身上都有保護文明的使命。

另外,如果一定要和傅作義的軍隊硬拼,會死很多很多人。毛主席曾講過,有誰算過解放戰争死過多少人,也許很多人沒有算過,但是毛主席是認真算過的。

革命流血犧牲是無法避免的,但是能避免就一定要避免。毛主席從不願意看到犧牲,哪怕是對戰犯,也是盡量給他們一個出路,而不是趕盡殺絕。

真正懷有悲憫之心的人才會真心愛護人民,珍惜人民的生命。毛主席愛惜人民子弟兵的生命,不希望看到生靈塗炭的場面。他希望以最小的代價換來人民的安居樂業。是以他堅決訓示要和平解放北平。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是以,解放軍一直圍在北平周圍打天津等城市,唯獨不進入北平。“圍而不打”。然後派人找傅作義談判和平解放北平。

傅作義起初是不願意合作的,傅作義想要建立聯合政府,繼續當軍閥,過着窮奢極欲為所欲為可以肆意壓迫其他人的封建階級生活。而且談判的時候,态度很蠻橫。談判不能帶槍,他偏偏帶了,順便放在了桌子上。最後被解放軍強行拿走了,談判完還給了他。

最終,當北平成為一座孤城,解放軍已經包圍北平之後。傅作義終于想通了要起義,反對蔣介石,同意和平解放北平。

解放戰争是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共從建立的那一天開始就以解放全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讓人民當家做主為宗旨。這是千百年來,中國最大的變局。

毛主席在解放戰争即将勝利之時在西柏坡召開會議,他很清醒地指出:

“這隻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後頭。在過了幾十年之後來看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黨員們要頂住糖衣炮彈的攻擊”......

毛主席看過無數次《資治通鑒》,對古代中國政治了如指掌,他對人性的了解很通透。他對參會的同志們講:

“我們進北京,可不是李自成進北京。”

毛主席時刻銘記共産黨是為了全中國人民服務的,和李自成那種為了當封建統治階級而打仗完全不是一個性質,沒有可比性。是以他勸誡同志們,勿忘初心。北平畢竟是明朝和清朝的都城,是有很強烈的政治象征意義的。

是以毛主席對解放軍進入北平格外重視。讓解放軍不要擾民,也不要把武器對着老百姓,一切出發點都應該是為了人民好。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中央行政機關入駐北平之後,毛主席提醒:

“要多為人民着想,李自成勝利了就忘記了人民,不然他是不會失敗的。”

毛主席經常拿李自成舉例勸誡同志們要認認真真為人民服務,一切初心都要為了人民,但是這不代表毛主席瞧不上李自成。相反,毛主席為李自成感到可惜。

在古代,農民起義一般都是在吃不飽飯實在沒活路的時候才會爆發。封建王朝對起義是深惡痛絕殘酷鎮壓并且會對失敗的起義者施以酷刑的,比如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滿清政府對太平天國上司層的家人們進行淩遲處刑。

其中,有不到十歲的孩子遭受了這種酷刑。按理說,一個幾歲的孩子是沒有能力參加這種運動的,如果按照現在的法律,父母如果有犯罪嫌疑也不可能連累到無辜的孩子被判刑。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但是當時的統治者是不管這麼多的,他們對幾歲的孩子處以極其殘酷令人發指的極刑就是為了殺雞儆猴,警告所有人千萬不要妄想挑戰他們的封建統治,否則沒有好下場。

李自成敢帶着農民起義也是走投無路了,反正怎麼死都是死,為什麼不奮手一搏?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李自成一開始還記得自己的目标,但是進入京城之後,飄飄然就忘乎是以了。屠龍少年變成了惡龍。

毛主席認為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是從秦朝到明朝的兩千年間最有進步性的一次也是最有名的一次。

最終失敗是因為政治素養太差,李自成忘記了他是為了什麼而起義,即使東林黨勢力龐大和滿清蒙古勾結,但是李自成本身沉迷于享樂,對官僚體系用酷刑,是錯上加錯。

李自成帶領起義軍都打進京城了,最後被滿清來了一招“猴子偷桃”,導緻滿盤皆輸。“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如何不令後人膽戰心驚?不令人唏噓?不令人感慨萬千?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毛主席認為他們進入北平是“進京趕考”,提醒所有同志“不要中了資産階級的糖衣炮彈,不要當李自成”。毛主席不愧是經天緯地的偉人,他的目光與視野在一個令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進入北平之後,辦公地點選在哪裡成了一個難題。既然故宮不可以,那麼就要定下另外的地點。同志們召開研讨會,請了建築大師梁思成坐鎮。

梁思成提議要在古城外面建立一個新北平,就在西邊。他的想法有可行性,讓古城區和新城區并駕齊驅,互不影響,最大程度保留古迹。

同志們計算了一下修建所需的費用,發現錢不夠。既然缺錢就沒辦法執行這個方案了。雖然梁思成的提議堪稱完美,可惜沒錢寸步難行。那段時間裡,毛主席一直住在香山那一片,當做臨時辦公地點。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既然梁思成的提議行不通,那麼就考慮另一個方案。對古城稍微做了點改變,這點改變不會破壞名勝古迹。讓行政機構安排在北平的中心地段,隔着一道牆,打造新的辦公建築。

然後中南海,就成了新中國的中央機關辦公地點。毛主席住進了中南海。

中南海和故宮隻有一牆之隔。毛主席真的不想進故宮嗎?不是,他應該很想去參觀一下兩朝古都,裡面有那麼多書法字畫瑰寶。他和故宮有很深的緣分。

1919年,年輕的毛澤東參加了反對湖南軍閥張敬堯的運動。這起運動聲勢浩大,參與者衆多,因為張敬堯站在了廣大人民的對立面。那時學生們在進行反帝愛國運動,湖南軍閥張敬堯下令鎮壓,激起了民憤。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有句古話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蕃薯”,既然張敬堯不能為老百姓作主伸張正義,那麼老百姓認為他就該退位讓賢。

毛澤東作為代表團的成員之一到達北平,想要讓北洋政府出面罷免張敬堯。

這個時期,毛澤東的住址安排在故宮旁邊的福佑寺。他和故宮一牆之隔,但是沒有時間進去參觀。

等到解放後,毛主席忙于大事,新中國剛成立,他是不會進入故宮參觀的。他還記得李自成,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他不去故宮更多是象征意義,是對自己對人民的一個交代。

毛主席曾經從故宮裡面借過書法字畫欣賞,欣賞完又還回去了。也曾把别人贈送給他的古董字畫捐到故宮裡面。

1954年,毛主席帶着羅瑞卿和韓炳文繞着故宮的城牆走了三個多小時。毛主席的情緒高漲,一路走一路閑聊。

他們經過這裡三次,卻沒有進去。繞着故宮城牆走了一圈,毛主席乘興而歸。

故宮是全球占地面積最大的宮殿,有七十二萬多平方米,九千多間宮殿。無數珍貴文物都收藏在故宮博物館裡,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作為新中國領袖的毛主席一輩子沒有進入過故宮裡面參觀。他認為,新中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北平是一座古城,可是人民已經是新時代的人民。人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是以他拒絕讓中央行政機關搬進故宮。

毛主席參觀故宮城牆三次卻不踏入半步,是為何?真實原因讓人敬佩

1949年成立的新中國是中國幾千年來之最大變局,意味着占國民絕大多數的人民站了起來。人一旦挺直了腰杆,就決不能再跪下去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