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6月21日,慈禧對外下了封“驚天地泣鬼神”的诏書——對所有和清朝有外交關系的列強宣戰。雖然說诏書中并沒有提到宣戰的具體國家,但卻用了一個含有“藐視”性的詞語“彼等”。老佛爺敢這麼玩,也不是沒有底氣的,她的底氣便是當時正在進行“扶清滅洋”的義和團。

慈禧
很明顯,慈禧這個荒唐的舉動将清朝帶到了溝裡,而這一年是庚子年,史稱為“庚子事變”。
6月末,慈禧的心中非常慌亂,列強出兵的消息讓她産生了一種很不好的預感,左想右想,不放心的慈禧拟了一封電報,打算通電各省,讓各省的總督籌款調兵,組織“義民”勤王滅敵(“召集義民,勤王抗敵,共渡難關”)。
所謂的“通電”,實際上是說發電報給相關人士;“通電全國”則是說把電報發送給相關人士的同時,還在報紙之類的媒介上釋出,告訴國人自己要幹什麼。
盛宣懷
這封電報傳到了清朝電報局,因為是清朝實際統治者的電報,電報局的人當然是非常重視,督辦(一把手)盛宣懷親自上場,最先看到了慈禧的這道“訓示”,盛宣懷還算冷靜,但看到内容後也是大驚失措。膽大包天的他做了一件掉腦袋的事——将這封電報壓下不發,然後把電報内容報告給自己的老師李鴻章。
李鴻章
此時李鴻章新任兩廣總督,說起來也正是電報的對象之一。聽完盛宣懷的報告,李鴻章懵了好一陣子才回過神來,他深知,慈禧的這封電報是一個亡國的糊塗指令,絕對不能執行。
李鴻章這樣的認為并非沒有道理,列強此番之是以有出兵的借口,完全是因為義和團在各地打擊洋人,破壞列強的相關利益,如果慈禧也選擇站在義和團這邊公開同列強作戰,最後受傷肯定還是清朝,搞不好還是場亡國危機。
但要知道的是,中國自古以來在官場上就有傳統——朝廷的指令,即便是錯的、荒唐的,也要不折不扣的完成。李鴻章能怎麼辦?經過徹夜思考,李鴻章還真的想到了一個應對的辦法,他發給慈禧一封電報:“此亂命也,粵不奉诏。”李鴻章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荒唐的指令一定不會是您這樣英明的人釋出的,八成是朝中的奸人篡改了旨意,是以我就不執行了。
在李鴻章、盛宣懷的聯系下,南方各省的總督都紛紛響應,不執行指令,甚至搞出來個政治聯盟叫做“東南互保”。(袁世凱帶着山東省也加入了此陣營)“東南互保”陣營和列強達成了協定:各自管各自的國民和财産——租界的事洋人自己管,其他的地方中國各省自己管;洋人隻能在法定的租界活動,否則出事不歸中國負責。
八國聯軍
這樣看似完全沒有喪權辱國的協定,卻也受到了各方的唾罵,“愛國學者”們紛紛指責李鴻章、盛宣懷和袁世凱等之流賣國。不過結合後來八國聯軍攻破京城,中國北方戰亂不停,狼煙四起來說,南方的安穩平靜無疑是證明了這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當然,或許有人會認為,慈禧召集義民和八國聯軍硬剛才是正确的舉動,但隻對清朝來說,盛宣懷李鴻章的舉動做法,無疑是延長了清朝國運。你是怎麼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