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4年,開國少将回鄉尋戰友親人,沒想到他還活着,他是誰?

在戰争年代,無數英雄少年都選擇離開家鄉、離開親人,投入到革命的隊伍中去。在革命的隊伍中,戰友情顯得尤為重要。他們一起并肩作戰,生死與共,将自己的後背教育對方。有這麼一位将軍,他在晚年的時候,為了同鄉戰友的囑托,回鄉尋找自己的親人,卻發現自己當年的戰友竟然還活着,他是誰?

1984年,開國少将回鄉尋戰友親人,沒想到他還活着,他是誰?

這位将軍就是開國少将孔俊彪。孔俊彪,又名孔祥光。1917年出生于福建。1933年加入中國共青團,兩年後加入中國共産黨。土地革命時期,擔任過紅31軍宣傳科的科長,之後還參加過長征。長征那段曆程,隻有親眼見過,親身經曆過的人才能明白它的艱辛。

在長征面前,人顯得格外渺小,憑着自己堅定的意志,一步步走完這段路程。孔俊彪就和衆多的革命戰士一樣,憑借着頑強的意志走完了那多路程。後來,在新中國成立後,1984年,孔俊彪回到自己的家鄉。回鄉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履行自己當年的約定,尋找同村戰友的親人。

1984年,開國少将回鄉尋戰友親人,沒想到他還活着,他是誰?

原來,在長征的路途中還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那是在紅軍大部隊達到遵義之後,和孔俊彪一起參加革命的同鄉戰友盧林根終究抵擋不住長征的困難,他身上因戰鬥留下的傷口感染,已經快要不行了。他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于是就拉着孔俊彪對他說,如果他能走過長征的路程,請一定回到家鄉,把自己已經犧牲的事情告訴給他的家人,他不想家人對自己的事情一無所知,還在苦苦的等着他。

說完之後,盧林根就被放在擔架上擡走了。孔俊彪傷心不已,可是他又無能為力,隻能看着眼前的戰友、昔日的同鄉一步步離自己遠去。至此之後,孔俊彪就再也沒有見過盧林根。在孔俊彪的心中,從此多了一份沉重的囑托,他要活着,他要回到家鄉,他要實作對戰友的承諾。

1984年,開國少将回鄉尋戰友親人,沒想到他還活着,他是誰?

盧林根故居

在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孔俊彪被授予開國少将軍銜。他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當年的承諾,但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沒有時間回家鄉。新中國成立後,孔俊彪擔任西康軍區雅安軍分區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三軍政治委員等職位。在1962年,孔俊彪從高等軍事學院畢業,擔任雲南省軍區政委。1966年擔任成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直到1984年,孔俊彪才回到家鄉。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家鄉的面貌已經不是從前的模樣,很多人也已經去世了。于是他找到當地的政府,借助政府的幫助,可能找到盧林根家人的消息會更快一點。說來也巧,正好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叫盧林根,他的年紀和孔俊彪說的大緻相同。于是,他們匆忙趕到盧林根老人的家,向他說明來意,而這位老人在聽完之後并未多說什麼,直接坐上從業人員的車,和他們一起去見孔俊彪。

1984年,開國少将回鄉尋戰友親人,沒想到他還活着,他是誰?

兩個世紀老人一見面,互相凝視着。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孔俊彪終于認出,這個盧林根就是當年的盧林根。隻是,當年他是怎麼活下來的呢?

原來,當年傷勢嚴重的盧林根被留在當地的百姓家中。那家人用土方法治好了他,傷勢好了之後的盧林根已經失去了部隊的消息。他曾經尋找過,但自己又在途中生病了,無奈之下,隻能回到家鄉,一直生活到現在。家鄉的人也一直不知道,一直生活在自己身邊的老人,竟然是當年打仗的紅軍戰士,這一刻,盧林根的身份也因孔俊彪的到來得到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