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1943年,新四軍軍長陳毅收到一封電報:

“我軍已活捉國民黨魯蘇戰區的副總司令韓德勤,請軍長訓示該如何處置!”

本以為陳毅收到這封電報後會非常開心,沒想到他不僅不開心,反而眉頭緊皺,似乎頗具煩惱。随後陳毅直接給中央發了一封電報:

“毛主席,韓德勤已于18日清晨被我軍俘虜,其部大多數被殲滅,我們裝作不認識,将韓德勤混在俘虜中釋放如何?”

不久後毛主席和劉少奇回報:

“同意釋放韓德勤。”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令人意外的不是我軍釋放韓德勤,而是将他釋放了,他卻不走,并主動說自己就是國民黨将領韓德勤,點名要見陳毅。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何毛主席、陳毅等人要釋放韓德勤?為何韓德勤不走,卻自報家門呢?

韓德勤追随顧祝同

韓德勤早年曾在南京陸軍國小、河北陸軍學堂讀書,1918年從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後來在北洋陸軍擔任下級軍官。

沒過多久韓德勤來到川軍第一混成旅,擔任旅部的參謀以及第一團的副團長,巧合的是團長正是當時有名的将領劉伯承。

1926年韓德勤前往廣州加入國民黨,得到同鄉顧祝同的推薦,擔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21師師部中校副官處長。由于顧祝同的官職越來越高,韓德勤也受到一定的照顧,官職不斷晉升。

韓德勤的叔父韓恢曾是同盟會的老成員,參加過黃花崗起義。在陳炯明叛變、圍攻總統府的時候,孫中山曾十萬火急地讓韓恢前往廣東,并授予他讨賊軍總司令的職務。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陳炯明

韓恢親自率部和陳炯明在黃埔激戰,後來韓恢護衛孫中山回到上海,重新組織力量,以打開江蘇的局面。不過沒想到的是江蘇軍閥竟然秘密将韓恢殺害,孫中山對韓恢的去世感到非常傷心,後追認他為陸軍上将。

韓恢的經曆對韓德勤在國民黨軍中的升遷有非常直接的幫助,隻可惜韓德勤最終背叛了孫中山,跟随蔣介石背叛革命。

1929年5月,蔣介石排除異己,實行部隊編遣的時候,顧祝同接機和陳繼承等人向蔣介石推薦,于是韓德勤擔任了第三師第七旅的旅長,擁有了實實在在的帶兵權。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後,韓德勤調任第52師副師長,第二天升為該師的師長。1931年4月,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二次“圍剿”,韓德勤率部前往南昌,他本人則擔任南昌衛戌司令。

沒過多久第二次“圍剿”失敗,同年6月蔣介石不甘心失敗,再次發起了第三次“圍剿”,這一次韓德勤協助蔡延锴、蔣鼎文指揮。

在江西的中央紅軍因為剛剛經曆了第二次反“圍剿”,是以大家都很疲憊,繼續休整。當蔣介石派蔣鼎文、韓德勤等人分頭并進,合圍包抄紅軍主力部隊的時候,朱德和毛主席指揮紅軍和敵人打起了遊擊戰,盡量避免打消耗戰。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蔣介石

8月初,毛炳文部隊遭到了我軍主力部隊的突襲,蔣介石一時找不到我軍主力部隊,自己的部隊又在山溝裡被拖得暈頭轉向,士氣低落,隻好放棄了第三次“圍剿”,而韓德勤在得知這件事後隻有奉命從興國向泰和方向退卻。

8月下旬,當韓德勤部來到東固附近的方石嶺的時候,突然遭到紅軍主力黃公略部的攻擊。由于此地山勢險峻,道路崎岖,前後聯絡都是非常困難的,他們優良的武器裝備也失去了優勢。

韓德勤聽到四面槍聲大作,知道自己中了埋伏,果然沒過多久韓德勤部就被紅軍截成幾段。

慌亂之中韓德勤指令戰士們進行抵抗,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他們遇到的不是紅軍普通的将領,而是毛主席麾下三虎将之一的黃公略部。

國民黨軍隊在蘇區殘忍的行徑早已激起我軍戰士的鬥志,于是在戰士們猛烈的進攻之下,第52師很快就潰不成軍,幾乎被全殲,就連韓德勤本人也成為紅軍的俘虜。

第52師被全殲,韓德勤這個師長責無旁貸,等他僥幸逃回南昌後,立刻請求上級降級處分自己。第18軍的軍長陳誠此時正在擴充部隊,見此良機,當即派李明為第52師的師長,韓德勤則為副師長。陳誠不費吹灰之力,就将第52師給收歸囊下。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韓德勤

韓德勤知道自己是一個敗軍之将,手上也沒有實權,他認為自己在陳誠手下工作沒有什麼樂趣,便找到自己的老朋友顧祝同,請他幫忙找人,疏通關系。

很快韓德勤被調到曾是顧祝同部下的陳繼承第一軍中擔任第二師的副師長,同年12月顧祝同擔任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也随同前往。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内,韓德勤緊緊跟在顧祝同的身後,顧祝同去哪,他就去哪。

1934年顧祝同擔任江西綏靖公署的主任,韓德勤則擔任江西綏靖公署的參謀長。

1935年,顧祝同在江西受到熊式輝的排擠,後被調到重慶,擔任重慶行營主任,韓德勤則擔任行營辦公廳主任。

韓德勤部和新四軍第三師達成協定

1940年6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正指揮陳毅和副指揮粟裕,率領江南主力部隊執行中共中央開辟蘇北、發展華中的戰略任務。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陳毅

陳毅和粟裕率部從蘇南渡江北上,進入吳家橋等地區,和葉飛、管文蔚上司的新四軍挺進縱隊、陶勇指揮的新四軍蘇皖支隊會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也改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并建立以黃橋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抗戰初期,上海、南京相繼淪陷,韓德勤此時擔任國民黨江蘇省主席等職務,他先将江蘇省政府機關轉移到蘇北,駐紮在揚州,随後又遷往水鄉興化。

韓德勤手上有10萬兵力,但他不僅沒有積極抗日,反而制造和我黨的摩擦,是當時有名的“反共摩擦專家”。

韓德勤集合了3萬多的兵力,親自指揮戰士們進攻新四軍,企圖趁新四軍還未在蘇北站穩腳跟的時候,一舉将他們殲滅在黃橋地區。

而此時蘇北新四軍隻有7000多人,其中能夠戰鬥的也隻有5000多人,敵我雙方實力過于懸殊,是以能否打勝是一件令我軍發愁的事情。盡管新四軍的人數很少,但大家的素質都非常高。

在人民群衆的支援下,陳毅和粟裕奮勇反擊韓德勤部的進攻,這次交戰也是全面抗戰以來,國民黨和共産黨之間最大的一次摩擦。

從10月3日開始,到10月6日結束,進攻黃橋的韓德勤部主力第89軍和獨立第六旅幾乎全部被我軍殲滅。軍長李守維在逃跑的時候不小心溺水身亡,旅長翁達兵敗後,在陣地自盡身亡。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在黃橋保衛戰中,新四軍共殲滅韓德勤部1.1萬多人,繳獲大量槍支彈藥。

韓德勤知道自己不是陳毅和粟裕的對手,隻有率領剩餘部下逃回興化老巢,從這以後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1943年1月,上萬的日僞軍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分成多路向蘇北地區發起進攻,他們重點進攻的對象是新四軍的軍部和中共中央華中局機關,情勢十分嚴峻。

經過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準許,新四軍軍部和中央華中局機關決定向淮南抗日根據地進行轉移。新四軍第三師則奉命留在蘇北,組織并上司淮海區、鹽阜區軍民開展反“掃蕩”鬥争。

新四軍第三師之前是八路軍第五縱隊改編的,原來的司令黃克誠如今則是第三師的師長。早在日軍發動“掃蕩”之前,華中派遣軍就曾多次揚言要給

“韓德勤部以及新四軍軍部毀滅性的打擊”

韓德勤被日軍的“掃蕩”給吓破了膽子,每天都在想究竟怎樣從日軍的手下逃生,是以他每天憂心忡忡,食欲不振。為了尋求保障,韓德勤想出了和新四軍建立關系,獲得幫助的辦法。

當時韓德勤的江蘇省政府和第24集團軍駐紮在興化縣,和新四軍第三師的駐紮地鹽阜區僅有一河之隔,河西是國民黨的地盤,河東是我黨的地盤。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1943年初,韓德勤派出談判代表來到新四軍第三師的地盤。

對于韓德勤派出談判代表的做法,黃克誠早就預料到了,他知道韓德勤和新四軍談判不是出于友好相處的層面,而是迫于日軍“掃蕩”的無奈之舉。

不過為了争取蘇北團結抗日局面的形成,黃克誠還是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

2月15日,韓德勤部和黃克誠達成臨時協定,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當日軍進行‘掃蕩’的時候,雙方需要配合作戰,以此達到牽制敵人的目的;

第二、當雙方都處于困難的時候,韓德勤省政府機關可以向新四軍指定的地點進行轉移,但不得加害對方,并在日軍‘掃蕩’結束的時候傳回;

第三、如日軍對新四軍進行‘掃蕩’的時候,韓德勤部應當同樣給予對友善利。”

韓德勤不仁,就别怪我陳毅不義

當韓德勤部受到日軍“圍剿”的時候,新四軍信守承諾,将韓德勤部當成友軍,不僅将淮安、蘇家嘴等地區提供給韓德勤部當休養的地方,還接濟他們糧草、彈藥以及經費,我軍這種行為也博得了社會各層已經大部分韓德勤部官兵的好感。

日軍對韓德勤部進行“掃蕩”後,又對新四軍第三師駐地展開“掃蕩”。

在新四軍軍部上司下,三師以及根據地的軍民開始了十分艱苦的反“掃蕩”鬥争,這次鬥争是十分艱辛的,淮海和鹽阜的軍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按照之前新四軍和韓德勤達成的協定,當日軍“掃蕩”我軍根據地的時候,韓德勤部應該和新四軍積極配合,共同抗擊日軍。

與此同時,由于日軍深入“掃蕩”,他們原來占領的地方必定十分空虛,韓德勤不應該傳回原來的地方,策應新四軍進行反“掃蕩”。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韓德勤竟然會毀約,對我軍見死不救!

3月1日,在根據地軍民全力進行反“圍剿”的時候,韓德勤部不僅沒有給予幫助,反而突擊我軍,進而占領淮海根據地的裡仁集、程道口等地。

對于韓德勤的背信之舉,陳毅十分生氣,但從大局來看,仍派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他按照當初簽訂的協定辦事,不要做一些違反約定的事情。然而韓德勤非但不迷途知返,反而變本加厲,得寸進尺。

3月上中旬,韓德勤率部侵占淮北根據地中心區域金鎖鎮、山字頭等地,并公然扣押當地幹部,強行奪取武器。

最令人不能忍的是韓德勤竟然指令手下的人殺害新四軍的傷員,企圖委任自己人為當地的區長和鄉長。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韓德勤是想趁着日軍“掃蕩”的機會,和湯恩伯部夾擊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部,進而強行占領淮北地區,建立自己的根據地,進而奪取整個蘇北。

淮北是華中根據地的西大門,也是聯結華北和華中的紐帶,此地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國民黨将淮北給占領的話,蘇北地區又遭受到日軍“掃蕩”的局面,可想而知新四軍的處境十分危險。

此時陳毅接到韓德勤違背協定的消息後,正和饒漱石、賴傳珠等人商量對應方案。陳毅聯想到周恩來此前從重慶發來的電報,稱國民黨有意在華中制造第二個“皖南事變”,便感到韓德勤的舉動不是獨自行動的,如果讓他們的陰謀得逞,勢必會讓“皖南事變”再次上演,那麼華中抗日的局面也将毀于一旦。

思考過後,陳毅嚴肅地說:

“既然韓德勤不仁,就别怪我陳毅不義了!必須用武力驅逐韓德勤!”

随後陳毅等人聯名緻電中央軍委,報告韓德勤背信的行為以及應對方案。延安方面接到電報後當即回複:“同意新四軍部的作戰指導原則。”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彭雪楓

3月14日,新四軍軍部給第四師師長彭雪楓、二師師長羅炳輝、三師師長黃克誠發去電報,讓他們按照要求部署,并表示此次任務由第四師負責,二師和三師則派一部分戰士協同作戰。

第四師師長彭雪楓接到指令後當即召集九旅旅長韋國清和十一旅旅長滕海清等人進行部署。最終決定由第九旅擔任主攻,殲滅山子頭地區的韓德勤總部和王光夏保安第三縱隊,第十一旅和第五旅一部則向敵軍獨立第六旅進攻,黃昏時分,各部必須抵達攻擊位置。

3月17日下午,戰役進入倒計時,因為戰役主攻的方向在山子頭,是以這場戰役也被稱為“山子頭戰役”。

晚上12點,一陣清脆的槍聲打破了夜晚的甯靜,山子頭戰役也因為這聲槍響而正式開始。

九旅各部按照之前的訓示向國民黨猛撲,敵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變成我軍的俘虜。參戰部隊迅速掃清外圍據點,直逼韓德勤指揮部。

擔負主攻任務的是九旅二十五團三營八連的戰士們,連長齊德寬率部登上韓德勤總部的房頂,然後向院内掃射、投手榴彈。國民黨軍退縮到屋内,繼續負隅頑抗。

齊德寬讓戰士們在房頂上挖洞,然後向屋内丢手榴彈,随着一陣陣爆炸聲,國民黨軍被炸得鬼哭狼嚎,紛紛跑出來投降。

孫長興抓住一名俘虜,問他韓德勤在哪裡,俘虜指着屋内,吞吞吐吐地說:“在裡面。”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孫長興連忙帶着幾個戰士沖了進去,頑抗的王光夏當場被我軍戰士擊斃,而躲在一旁的韓德勤看見數十個黑洞洞的槍口,一時間吓得屁滾尿流。

山子頭戰役正式結束,此戰不僅全殲了國民黨蘇魯戰區副司令,還俘虜了韓德勤以及參謀長呂漢勁以下1000多人。

陳毅将韓德勤釋放,他為何卻自報家門

韓德勤和一大部分軍官被俘後,礙于大家都不認識他,孫長興隻好将他們都押回去,等陳毅定奪。

陳毅知道韓德勤被俘後沒有開心,反而有些惆怅,因為此時正是國共合作期間,如果真的将韓德勤給殺了,那麼對國共合作必定不利,說不定還會引起兩黨的沖突。

如果将韓德勤給放了的話,說不定還獲得對方的感激,這對我黨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陳毅和毛主席

于是陳毅、饒漱石、賴傳珠的人給中央軍委發去電報,彙報這一情況。不久後中央軍委發來處理意見:

“第一、對韓德勤本人可以假裝不知道,但應該和一部分中上級軍官一起優待,一起釋放,并嚴防他們自殺;

第二、對一般的俘虜可以開歡送會,發放回家的費用,并派人作解釋和宣傳;

第三、對韓德勤一面裝作不認識,一面将王光夏搞摩擦給予說明,要諒解我黨的立場;

第四、對釋放韓德勤的事情,對内和對外都需要保密。”

然而在釋放俘虜的時候,韓德勤突然跑出來承認身份:

“我是韓德勤,蘇魯戰區副司令長官、江蘇省主席,我要見鄧子恢和彭雪楓!”

相信小夥伴們看到這裡一定非常疑惑,我軍已經将韓德勤給釋放了,他為何還要出來自報家門呢?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韓德勤這樣做就是擔心自己被釋放後的安全沒有得到保證。随後他問孫長興:“你們為什麼要打我們?是韋國清下的指令還是彭雪楓的指令?”

韓德勤自報家門,也在衆多戰士面前公開了自己的身份,那麼讓他混在俘虜中被釋放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韓德勤說:

“我要見你們軍長,我要見陳毅,我有話對他說!”

陳毅想着反正韓德勤的身份已經暴露了,見他一面也沒有什麼大礙,便同意了。

韓德勤一見陳毅就訴苦道:

“我自己雖然是蔣介石嫡系部隊,但并不被他重用,而是被推在抗戰前線。我部戰士每天損兵折将,消耗實力。”

韓德勤頓了頓說:

“别的國民黨軍官都有三妻四妾,我隻有一個太太,連小老婆和兒子都沒有,日子過得非常苦。”

韓德勤說完痛哭起來,最後還向我軍表忠心:“以後隻要還是我韓德勤在蘇北,我們就再也不和新四軍有任何的摩擦。”

中共中央和新四軍都知道韓德勤一旦恢複了實力,還會再次向我軍舉起刀槍,殺向人民群衆,但為了抗日救國的大局,我軍還是決定将韓德勤給釋放。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誰曾想韓德勤得寸進尺,繼續對陳毅說:

“我是江蘇省的主席,上将長官,不帶一兵一卒回去很難交差,就算能夠回去也沒有我的立足之地,不挂省政府的牌子,我也是很難交代的……”

韓德勤的意思很明顯,他想讓新四軍還給他一些人和槍,再給他一塊地盤,繼續承認自己是省政府主席。

陳毅和彭雪楓根據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有理、有利、有節”的鬥争原則,同意了他的要求。

彭雪楓說:

“我們第一次到蘇北的時候,和你們一樣沒有立足之地,當時想向你要一塊地,你們不但一個村也不給,還想方設法将我們向外擠。我們不像你,給你一個鄉,隻要你以後不和我們、不和人民作對,積極抗日,我們什麼問題都是好商量的。”

韓德勤頻頻點頭,說:“一定,一定,你說得對!共産黨和新四軍真實寬大為懷,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以禮相待。我回去後,一定廣為宣傳,隻要對團結抗日有利的,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

說完韓德勤便帶着他的部分殘兵敗将和親人們回到新四軍指定的那個鄉,繼續當他的“江蘇省政府主席”。

1943年新四軍活捉韓德勤,還未審陳毅急示中央:裝不認識,快送走

韓德勤走的那天早晨,天氣還是比較冷的,他穿着彭雪楓的大衣遲遲不肯脫下,還用那種嚴重看着彭雪楓。彭雪楓看出韓德勤的心思,便說:“大衣就不用還給我了,你穿回去留一個紀念吧!”

韓德勤又是一陣感謝和保證,随後跌跌撞撞的帶着殘部“赴任”去了。

在之後的日子裡,韓德勤果然信守承諾,再也沒有找過新四軍的麻煩,并且還将很多國民黨的作戰部署告訴給新四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