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中日軍王牌師團的司令部大印,被中國此軍繳獲

抗戰中日軍王牌師團的司令部大印,被中國此軍繳獲

1943年10月中旬,雨季結束後,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史迪威便開始反攻他“丢失的緬甸”,指令新1軍分三路向新平洋、于邦一線挺進,“狠狠地出擊”。

這次新1軍反攻緬北的主要對手,不是一般之敵,而是日軍強悍的第18師團。

第18師團不僅是日軍的精銳之師,而且慣于在亞熱帶森林中作戰,在多個戰役中連連獲勝,據說所向無敵,号稱“亞熱帶叢林之王”。現在它駐在緬北以密支那、孟拱為基地,除了築工事,搞布防外,還主動發起進攻,其第114聯隊曾在胡康把英軍擊潰,一度進入野人山區。新1軍剛學會掌握美械裝備,并不十分熟悉亞熱帶叢林作戰,初戰就遇上這樣的悍軍,是禍是福?誰也難料。

就在誰也沒底時,雙方就在英軍敗退的胡康谷地打響了争奪戰。

抗戰中日軍王牌師團的司令部大印,被中國此軍繳獲

胡康谷地全是原始森林,且河流縱橫,一到雨季地上就冒水,有“絕地”之稱。在進攻之初,總指揮部告訴新1軍鄭洞國軍長:“這一帶僅駐有少數日軍,隻管打。”結果,一打,雙方就膠着了。鄭洞國一查,才知正面之敵是第18師團主力第55、56聯隊。鬼子是精銳部隊,但新1軍也異常兇猛,戰鬥極為劇烈。但經過多次血戰,新1軍竟然攻占了新平洋,并乘勝向于邦攻擊。

前面仍然的硬敵。

于邦的日軍靠着堅固的工事,頑強死守。新1軍攻擊一再受挫,傷亡較大,陷入了苦戰之中。這時如果用大炮一轟,鬼子的堅固工事也就摧毀,僵局也就打破了,誰知總指揮部美軍參謀長波德諾遲遲不肯調炮兵前往助戰,結果日軍主力反撲,與新1軍進行“拉鋸”,戰況越來越劇烈。在激戰中,鄭洞國令新38師114團第1營去支援112團,結果,第1營被敵重兵包圍,與友軍聯絡及補給完全斷絕。官兵在被包圍後,和鬼子打起了“長久戰”,邊較量,邊吃芭蕉、毛竹、樹葉,苦撐月餘,擊退并重創日軍10多次瘋狂進攻,陣地寸土未失。第112團各營也頑強頂住了敵人的兇猛反撲。兩個團和鬼子較着勁兒。

12月中旬,新38師向于邦增援,兩個團突然發動奇襲,幹的早不如幹的巧,這下把日軍打到龜縮到了核心陣地内。戰局開始被扭轉了。

随即,師長孫立人和史迪威先後親臨前線指揮督戰,士氣高昂。

新38師發動猛烈攻擊,經激烈塹壕戰,終于将于邦攻克。日軍第18師團殘敵在逃跑途中又遭到孫立人派出的伏兵夾擊,損失慘重,幾乎潰不成軍。

于邦之戰是一次規模不太大的戰鬥,但敵我殊死較量,戰況極為激烈,雙方均傷亡慘重,最後終以新38師獲勝、日軍失利而結束。這次戰鬥打破了号稱“亞熱帶叢林之王”的日軍第18師團不可戰勝的神話。

于邦之戰後,新1軍完全占據了優勢。随後,新22師擔任右路攻擊;新38師擔任左路攻擊;兩個師一左一右,掃蕩“兔子窩”。

1944年元月9日,新22師到達百賊河北岸時,突然發現日軍主力已集結在河南岸,準備向北占領陣地。師長廖耀湘立即趁着黑夜将他們包圍,第2日上午發動全線猛攻。經幾小時激戰,日軍抵敵不住,紛紛退守核心陣地做困獸之鬥。新22師以三面壓敵的方法縮小包圍圈。當包圍圈越縮越小後,敵我開始相接,炮兵都不敢打了,鬼子陣地四周火光沖天,殺聲震野,戰鬥空前激烈。激戰5日,日軍大部就殲。少數殘敵向南逃竄,又迎頭遭到新22師的阻擊部隊痛擊,幾乎無一生還。

這一戰,日軍第55聯隊岡田大隊的300多名鬼子全部被擊斃。

新22師乘勝前進,沿途掃蕩小股日軍,終于占領大洛,殘敵紛紛渡河向大奈河右岸逃竄。

抗戰中日軍王牌師團的司令部大印,被中國此軍繳獲

這時左路的新38師主力開始直取太伯卡。鬼子主力在孟陽河至太伯卡一帶設防。雙方進行“拉鋸”。第113團突然向大龍河東岸的日軍發動猛攻,連克大班卡、喬卡、甯魯卡要點,向太伯卡進迫。鬼子見勢不妙,趁着黑夜,派出一個加強中隊去救援。可旱路早已被國軍阻攔,隻好乘坐着4隻大竹筏渡河,結果被新22師發現,一個連利用黑暗悄悄繞至河邊,等鬼子渡了一半時,突然“哒哒哒”,輕重火力一起猛烈射擊,将大竹筏全部擊沉,竹筏上的鬼子全部被擊斃。

次日天明,河面上浮滿屍體,令敵膽寒。

1月30日,兩個營突然向太伯卡發起猛攻,又打了個鬼子措手不及。鬼子盡管有堅固工事,頑強抵抗了兩天兩夜,傷亡慘重,終于扛不住了,不得不向東南方向撤退,随後太伯卡被新38師完全占領。

很快,新1軍左右兩師控制了孟關外圍的全部重要據點,并完成了對孟關日軍的圍擊态勢。

這下史迪威高興了,說:“将士用命,指揮靈活。”

原來他規定新22師、新38師的指揮權,由他本人直接掌握,這次見孫、廖兩師長奇襲敵人,收效這麼大,終于将指揮權“還”給了兩位師長。

新1軍攻占孟關外圍據點後,日軍第18師團主力紛紛向孟關集結,師團長田中信一親自坐鎮指揮,準備實施反擊。

為争取主動,史迪威指令新1軍新22、新38兩師立即攻擊孟關,兩個師又分成左、右翼,向南攻擊。

孟關是一塊荒無人煙的大林空,日軍靠着擡頭不見太陽的原始森林“堅守”。3月4日,新22師各團已從北、南、東三個方面完成了對孟關的包圍。5日,主力以雷霆萬鈞之勢發起全線猛攻,戰鬥空前激烈。激戰中,第64團2營官兵冒着敵人濃密的炮火,首先突入孟關北關,與鬼子進行巷戰。第66團3營随即沖到孟關西南側,遭到日軍三面圍擊,情勢十分危急,他們敢打敢拼,與敵人展開肉搏戰,突入孟關西關,最後與第64團2營在城内會合。

晚上,孟關殘敵見大勢已去,隻得棄城南逃。

新1軍遂将這座緬北的重要門戶完全占領。

這一仗,新22師斃敵近千人,隻有第18師團師團長田中新一逃離了火線。

為配合新22師奪取孟關,左翼新38師也向大奈河、南比河右岸的日軍第18師團55、56兩個聯隊的殘部發動淩厲攻勢,疊經苦戰,予敵沉重打擊,先後斃傷日軍700餘名。

抗戰中日軍王牌師團的司令部大印,被中國此軍繳獲

孟關克複後,新1軍的獨立戰車第1營沿公路南下,實施“超級追擊”,當他們到達瓦魯班西北側,與鬼子遭遇。鬼子沒料到新1軍的戰車部隊竟能通過森林和沼澤地帶,如此迅速地出現在面前,一時猝不及防,一遭到猛烈的火力掃射就死傷慘重,第18師團作戰課長石川中佐、第56聯隊聯隊長山崎大佐以下450多官兵不是被槍彈射殺,就是被戰車輾死,隻有少數殘敵落荒而逃。戰車官兵不罷休,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入日軍第18師團指揮部,一陣亂輾亂打,不僅把第18師團的指揮系統全部摧毀,還把它的司令部關防大印都繳獲了。

次日,新22師、新38師主力打到瓦魯班附近,合圍了這裡的日軍。

日軍第18師團殘部被迫退守堅布山隘口。

堅布山是胡康、孟拱兩谷地之分水嶺。自隘口以北的丁高沙坎至南的沙杜渣,全長約10公裡,山高達3000餘英尺,隻有羊腸小道蜿蜒于山間,形成隘路。隘路兩側高山,地勢險峻,森林密布,日軍集中30多名門火炮據險防守,新1軍仰攻,是以十分困難。但鄭洞國自有妙計,派新22師主力在戰車營支援下擔負正面仰攻;另以新38師113團附山炮1連,與美軍加拉哈德支隊配合,在森林中伐木開路,悄悄向敵側背迂回;師主力則沿大奈河谷前進,到達大克裡後,繼續向高利前進。 3月18日,新22師先頭第66團擔任正面攻擊,在兩排戰車掩護下,沿山路正面向堅布山發動猛烈進攻。由于山高林密,火力不易發揮,敵我雙方在隘路兩側茂密的山林中短兵相接,混戰一團。這樣激戰,一共打了10多天,第66團終于将當面之敵逐次擊潰,但自己也蒙受重大傷亡,再難以往前進攻了。26日,新22師65團接替66團,繼續向高魯陽攻擊。同時第64團主力翻越隘路以東的山地後,也開始突襲日軍的側背。28日,兩個團聯手終于攻克了高魯陽。

這時,新38師113團及美軍部隊沿庫芒山拓路前進,經近10日的艱苦跋涉,也到達了沙杜渣以南的拉班,向北猛襲堅布山日軍側背。堅布山的守敵陷入了南北受敵的被動境地。29日,新22師在新38師113團策應下,發動淩厲攻勢,一舉攻克沙杜渣,日軍遺屍遍野,全線潰敗。自此,緬北通往孟拱谷地的門戶也被打開,胡康谷地戰役遂告結束。

在這一次戰役中,新1軍南進150多公裡,重創日軍第18師團,先後斃傷1.2萬日軍,繳獲大炮15門,機槍、步槍近800支,其它彈藥裝備則不計其數。昔日曾稱雄緬北的所謂“亞熱帶叢林之王”——敵第18師團就此一蹶不振。但吃一回虧,學一回乖,以後他們聽見新1軍的名字,就像得了永遠治不好的“帕金森症”,手腳發抖,轉身就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