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大屠殺》讀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昨天下午就讀完了張純如寫的《南京大屠殺》,讀完了有一種難以描摹的感觸,突然找不到表達情緒的字眼。深夜,在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資訊:

我的悲哀毫無意義,

我的焦慮毫無意義,

我的憤怒毫無意義……

我隻是一個普通人,

如同蝼蟻,

如同被抛棄。

活着的人,

好好睡這一晚,

随時都會死去。

如果有機會活下來,

做一個機器,忘記肉體,

忘記每一個日期。

ps:讀張純如《南京大屠殺》,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寫下這幾句話。

這些話,其實還是沒有恰當且充分的表達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滋生的情緒,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

還是把閱讀時候随手記錄的一些感慨分享在這裡吧。

《南京大屠殺》讀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P s:以下灰色字型為原文,正常字型是随手記下來的感觸。

作為一個作家,我要拯救那些被遺忘的人。為那些不能發聲的人發言。

這才是一個作家的本分,與作家的年齡、國籍、性别都毫無關系。如果一位作家自始至終秉持如此志向和動機去挖掘、去記錄、去訴說,這種文字大機率上錯不到哪裡去。

我們還要注意,有些在美國研究中國或亞洲的所謂“曆史專家”其實是在日本大量的金錢資助下為日本說話的。在美國大學裡有些研究中月曆史的經費也是來自日本,是以他們的研究很難保持客觀。

仔細品味這段話,是不是可以明白點什麼?

為主人效忠而死是武士一生中至高無上的榮譽。

本質上,這種武士也無非是奴才的地域性說法。當這種奴才變為主人的工具,它們自然可以做出任何喪心病狂的事來。

幾個世紀以來,青山綠水不僅為南京增添了美景,更是南京的天然軍事屏障。

這才是青山綠水本來的樣子。

在黑暗年代,大部分人變得麻木不仁,随波逐流,但總有極少數人挺身而出,置所有警告于不顧,做出一些在正常年代連他們自己都無法想象的壯舉,其中的原因我們大多數人永遠都無法了解。

我相信這樣的人内心深處永遠存在着叫做“善”的品性和勇氣。

我們慣常所說的“大無畏”,一個“大”字是對這種人最好最準确的評價,因為“大”而“無畏”,是以在我們的語境裡才有“大丈夫”“大英雄”“大俠”“大将軍”種種稱謂。隻是,這樣的人在任何黑暗年代,都是極少極少數。

安全區的大多數負責人都是溫文爾雅的讀書人,沒有與大批強奸犯、殺人犯和街頭流氓打交道的經驗。然而,當時他們在南京甚至會充當起保護警察的角色,而且不知哪裡來的勇氣和力量,他們如勇士般投入戰鬥:将中國男人從刑場救出,将日本士兵從中國婦女身上踢開,有時甚至縱身跳到機關槍和大炮跟前,阻止日軍開火。

讀書人,這三個字再一次迸射出閱讀的力量。“中國男人”“中國婦女”這兩個稱謂在這段文字裡,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中,都成為五味雜陳的概念。

痛恨和憤怒都沒有任何意義,真正的意義在于我們清晰準确的記住那段曆史,奮發圖強,真正強大到任何外族、外國人都不敢輕舉妄動。這種強大,更應該是精神、氣節、文化、和中華民族魂魄的強大,而不單純是經濟、軍事實力的強大。

他們勒令中國人制作數以千計的日本國旗并帶着上街遊行,借以展示南京居民歡呼雀躍迎接日本軍隊的畫面,并拍成影像。日本攝影師還在南京拍攝了中國兒童接受日本軍醫救治,以及從日本士兵手中接過糖果的鏡頭。

讀到這樣的文字,突然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任何文字都難免跟現實關聯,雖然文字所表述的真相與眼下時代背景不同,可是這種弄虛作假導演粉飾的行徑多麼雷同!

日本人正試圖诋毀我們在安全區所做的努力。他們恐吓和威脅可憐的中國人,使他們拒絕相信我們的話……有些中國人甚至願意證明所有的劫掠、強奸和焚燒都是由自己的同胞幹的,與日本人無關。有時我覺得我們在同瘋子和白癡打交道,而令我驚訝的是,我們所有的外國人都經受住了這場磨難,活了下來。

瘋子和白癡自然有存在且生生不息的底層原因,換了現在,詹姆斯·麥卡倫眼裡的“瘋子和白癡”會更多。

真正的強大是精神和體魄的雙重強大!單純的牙尖嘴利永遠與強大無關。

2021年12月26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