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炸裂!日本知名動漫制片人被抓,涉及120名女性,更多細節被扒

大家都知道,日漫電影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

《你的名字》,《秒速五厘米》,《我想吃掉你的胰髒》等,都是大家很愛看的。

新海誠執導的《玲芽之旅》在中國大陸上映時大家更是特别期待,殊不知制片人伊藤耕一郎會被抓走。

惡趣味

其實早在之前電影上映時就已經有苗頭了。

因為剛開始影院裡響起的不僅是少女奔跑的腳步聲,還有喘氣聲。

大家聽過就知道,這樣的喘氣聲并不正常。

聲音比例異常失衡,并且呼吸聲還經過特殊的處理。

如果不看電影,光聽聲音,更是讓大家面紅耳赤,覺得這肯定不是什麼正常聲音。

這個細節在社交平台評論區也引發熱議。

有的網友用音頻軟體對比,竟然發現的确存在偏差。

呼吸聲的頻率,正常奔跑時的生理反應根本不正常。

更有其他設計專業的學生指出,制作人這是特意壓低了聲音的呼吸聲混響效果。

也就是他故意營造出一種貼耳串戲的臨場感。

這在當時大家都以為是導演的藝術表達。

甚至還有别的網友猜測這一段是真人配音,并不是AI生成。

那這來源就有迹可循了。

這種一聽就知道很奇怪的喘息聲,從正常管道誰能拿的到?

不是特殊途徑誰相信啊。

但還有很多人說是大家多想。

直到2025年2月,東京地檢署釋出了一紙逮捕令,才讓大家看到了這個行業真正的面目。

有人用專業裝置分析之後,發現這段呼吸聲明顯存在人工合成的痕迹。

奇怪了,好好跑步就不行嗎?非要合成?有啥見不得人的?

也就是說,他根本沒有正常運用跑步時的喘息聲。

況且,大家誰沒跑過步?怎麼能聽不出來?

而這種處理方式,在成人影視中較為常見。

現在這個技術在正常動漫電影出現了,這不是惡趣味嗎?

打擦邊球打的也太明顯了。

網友剛開始也對此評論說太奇怪了,但當時很多人反駁說心髒看什麼都髒。

一件事可能不會表達出什麼,但巧合的事不止一件。

2019年上映的《天氣之子》也有類似的争議。

這樣的情況大多出現于奔跑時喘息聲的刻意放大。

主要是,大家從來沒有抵制電影有跑步聲,但他這種将人正常的聲音故意扭曲化成亂七八糟的叫聲,也太過分了吧?

當時伊藤耕一郎同樣擔任制片人,負責聲音設計的最終稽核。

大家起初都覺得是巧合,但這樣一樁又一樁讓大家覺得越來越不對勁兒了。

直到他被抓,這些罪名才實錘。

落網帶出黑幕

伊藤耕一郎如今已經52歲,他曾是東寶株式會社動畫事業部的核心人物。

他參與制作過的作品票房非常高,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但在這樣光鮮亮麗的背後,竟然是長達20年的犯罪。

東京警視廳的調查記錄顯示,伊藤自2005年起,就以“試鏡”為理由,開始接觸未成年女性。

到了2018年更是有匿名舉報信說,他在錄音室安裝隐蔽的攝像頭。

真是居心不良。

但當時的内部調查結果還證據不足。

到了2023年3月,二十年過去了,終于有一名未成年女高中生向警方提供了性侵證據。

這就是侵犯未成年人,太變态了。

檢方随之開始展開調查,這才發現他的犯罪網絡涉及很廣。

他魔爪之下不僅有演藝學校,還有聲音教育訓練機構等好多類型。

不僅如此,在他手機的雲端,警方還發現了117名未成年女性的不雅視訊。

并且拍照的時間跨度長達15年。

這就說明,他在這二十年裡,摧殘的小女生不止120個。

拍照了的有15年,那剩下的十五年還沒記錄呢。

這簡直是喪盡天良。

不僅如此,這些素材還被分門别類的存儲,建立了高達12個标簽體系。

簡直是變态。

他還在2022年到2023年之間在網上認識了兩個未成年少女,并且進行過高達11次猥亵,還在這期間拍攝不雅照逼迫她們。

每次結束後都給一筆錢,如此下次繼續強迫。

可以想象那兩個女孩當時面對這樣一個看起來溫柔,心地卻十分惡毒的魔鬼有多害怕。

本以為就他一人如此喪心病狂,誰知還在部分視訊中看見了其他動漫行業裡人的身影。

目前,已有3名相關人員被列為協查對象。

關于他的案子也暴露了日本動漫産業中的漏洞。

這些制片人真就屬于動漫界的皇帝。

他們掌握着選角等重要的權利,而為了追求真實感,很多環節甚至準許不專業的人參與。

就比如《玲芽之旅》的腳步聲采集,其實就是有制片人安排特殊管道獲得的。

而大家衆所周知的聲優,更是職業環境特别嚴峻。

接近68%的新人聲優都遭遇過職場騷擾。

甚至還有些制片人會要求新人錄音的時候,專門制造各種喘息聲和哭泣聲。

這明顯就是不安好心。

但制片人在制作委員會下的權利又十分大。

這種制播分離的模式,也讓他們掌握的越來越多。

他們擁有改劇本的能力和設計角色的核心權利,為了利益,有些制作公司甚至協助制片人擷取特殊素材。

這種特殊素材自然就不是正常獲得的。

到了2010年,這樣的特殊服務甚至高達8%。

這也說明這個行業已經被污染了。

制片人要是好一點兒還好說,一旦心懷惡意,那麼配音演員會遇到什麼,我們誰都不知道。

這些行業内部還存在着一套隐晦的術語,說是素材采集,實則是偷拍,而情感訓練就是性暗示的指導。

這件事發生之後,作為導演的新海誠卻沉默了。

因為在當初《鈴芽之旅》的制作手記中也明确顯示,由制片人負責攝影素材的确認,而如今導演卻說對素材的來源并不知情。

終于開始整改

這樣沖突的說法,也的确很難讓人相信。

本來對日本動漫的稽核就比較嚴格。如今他的案件,導緻海外發行商對于日本動漫的稽核标準又提高了40%。

有負責人還表示,每部作品都需要提供完整的素材采集證明。

這樣新增的條例,讓制作的成本都高了20%。

如今本來就不好的日本動漫形象也越發差勁。

在國際動畫電影介紹,很多部日本參賽作品甚至被要求單獨審查。

大家都知道了這些事情,并且對此進行嚴格抵制。

我們國家的廣播電視總局更是釋出新規,要求引進的動畫必須提供聲優年齡證明以及制作過程的合規聲明。

可以說伊藤耕一郎一個人的案件,就導緻了日本動漫海外版權的收入下降。

光是中國市場就減少了将近3.2億人民币,更不用說其他國家了。

這三個多億,對于他們來說相當于可以做12部中等規模動畫。

在2025年的3月份,日本動畫協會終于推出了陽光計劃。

要求所有會員機關建立第三方審查機制。

他們終于開始保護未成年人,也開始規範自己國家那些亂七八糟動漫配音了。

如今他們旗下的所有動畫項目必須都通過兒童安全審查。

不僅是角色設計和台詞内容,還有其他12個次元。而集英社則建立了未成年人保護資料庫。

這個收集了所有合作聲優的年齡及健康資訊。

也說明之前用未成年人來配音的。手段不再那麼肮髒。

剩下的隻有正常和健康。

日本動漫産業雖然比較發達,但其中肮髒的事情也不少。

2019年東映動畫性侵案,2022年京都動畫縱火案等等。

這些都是大家所看到的,而背地裡亂七八糟的交易更是數不勝數。

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其實這個動畫産業已經千瘡百孔。

在東京新宿的動漫商店裡,《玲芽之旅》的藍光銷量已暴跌了73%。

這也是正常的。

自己做了錯事就要承擔所有後果,活該。

日本動漫行業對于這些事情也開始整改,在秋葉原的同人展上,出現了用AI重構經典角色的聲音技術。

這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發生了這種動漫界抽筋拔骨的大事,再不整改就真的混不下去了。

你對伊藤耕一郎被抓的事情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