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要留情,不要留活口,我們的目的就是讓中國人在一千年後提到德國,仍然渾身顫抖,甚至要讓我們的旗幟永駐長城。”
說出這句話的狂徒是誰?竟然要讓中國人畏懼一千年,還要讓旗幟永駐長城?這個狂徒就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這是他在1900年給即将出發去中國鎮壓義和團的德國士兵發表的演說。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這從小患厄爾布氏麻痹導緻左臂萎縮的狂徒,志大才疏,以張狂和殘暴聞名于世。威廉二世是日耳曼人血統優勝論的始作俑者,他的野心是稱霸歐洲、稱霸世界,讓全世界的人都被日耳曼人奴役。為此,威廉二世挑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緻了成千上萬人的死亡。威廉二世是德國軍國主義政策、血統優勝論的罪魁禍首,他在國内大力推行軍國主義妄圖借助殖民擴張為德國尋找一個“太陽下”的位置。言下之意,隻要是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都應該是德國人的。
威廉的狂妄不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瘋狂地付諸實踐。他甚至将自己的這一套理論寫成了《世界大戰:德國的夢》一書,瘋狂地推行其軍國主義與殖民擴張政策。後來的戰争狂人希特勒基本上是繼承了威廉二世的衣缽,就連思路也基本一緻。
威廉二世是戰争狂人、擴張瘋子,在将歐洲弄得一團亂糟糟的同時,卻對遠在東方的中國有着别樣的仇恨。威廉二世為何痛恨中國?這其中的原因很難說清,可能是基于當年蒙古騎兵橫掃歐洲時給歐洲人留下的心理陰影無法抹去。
1895年,威廉二世畫了一張油畫,他讓宮廷畫師修改之後印刷發給了當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在這張油畫上,分别畫了7個勇士,代表德、英、法、意、奧、俄7個歐洲國家,他們手持長沖突牌站在一處懸崖上,大天使米迦勒站在懸崖邊手指東方,東方不遠處有一尊佛像坐在象征着中國的一條龍上。
這就是臭名昭著的“黃禍圖”,威廉二世的黃禍論、黃禍圖危害不小,它造成了後世100多年來西方對中國的誤解,将中國視為潛在的威脅。一句話,這個嚣張狂妄的小兒麻痹症者,對中國有着别樣的仇恨,這種仇恨來自對弱者的欺淩、來自其稱霸世界的野心。
威廉二世的醜陋行徑,不過是西方列強在為肮髒的侵略罪行尋找借口,美化其在中國的侵略行為。西方人視侵略為正義,将奴役視為拯救,披着近代工業文明的外衣,卻極力拼命将中國拉入殖民地的水深火熱之中。帝國主義的每一個毛孔,都流着肮髒的血液。
威廉二世看低了清政府,卻愚蠢地看低了中國人,看低了中國人的血性。當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無法挽救國家,無法保護自己的臣民時, 德國人乃至侵略的八國聯軍發現,那些餓得面黃肌瘦的中國農民,那些打家劫舍的綠林好漢,那些饑寒交迫的乞讨者,他們舉起鐮刀鋤頭沖在最前面,用自己的憤怒來保護自己不被奴役。
在國家民族大義面前,中國人有着最堅決果敢赴死的決心和勇氣。在面對以德國為首的八國聯軍面前,他們用血肉之軀做殊死的抗争。有些罵他們是土匪,罵他們是愚昧愚蠢的暴民。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們提不出驅逐鞑虜、消滅帝國主義的主張,因為他們是最底層的農民,他們不知道這些形而上的理論,他們隻知道“誰打了我,我就去打誰”。
于是乎,成千上萬的義和團拿起簡陋、原始的武器與八國聯軍開戰,他們用血肉之軀與狂妄的聯軍對抗,用死來保護自己。于是他們付出了極大的犧牲,成千上萬的義和團死在了洋槍洋炮之下。
戰争的結局可想而知,義和團慘敗,大量義和團士兵被捕殺害。但是聯軍統帥瓦德西卻認為是中國赢得了戰争,他對德皇威廉二世說道:“我們對中國的群眾,不能看成是衰弱不堪或者失去道德品質的人。實際上,他們有無限的生氣。中國人素有英勇善戰的精神,并沒有喪失”。
緊接着他強調:“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之四分之一。故而,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瓦德西的這番話,直接狠狠地打了威廉二世的臉。幾個月前,那個還叫嚣着要讓中國人畏懼一千年的狂徒,這才看清楚了中國人的力量,看到了中國人民的意志和決心。從此以後,德皇威廉二世再也不敢對中國提如此狂妄的話語。威廉二世如果謙虛謹慎,好好學習,他應該知道就連拿破侖也不敢小觑中國人。拿破侖在征服歐洲上的能力與功績遠遠超過威廉二世,拿破侖尚且如此,威廉二世又有什麼值得張狂的?
狂徒威廉二世的結局如何?親手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威廉二世,德國在戰争中被協約國打敗,威廉二世稱霸世界的夢想破滅,他的親信德軍元帥興登堡等人逼迫他退位。退位後的威廉二世連德國都無法呆下去,被迫流亡到荷蘭,住進一座莊園之中,靠着英國女王的接濟度日。晚年的威廉二世并不幸福,他的兒子為情所困開槍自殺,他死後遺體被以平民身份安葬在荷蘭,他的遺願是死後運回德國安葬,但至今依然沒能實作。
狂徒威廉二世的結局是悲慘的,這個叫嚣着要讓中國人畏懼一千年的狂徒,曆史給了他最好的答案。中國有五千年的曆史,經受住了無數風雨和外來侵略,至今依然屹立并保持勃勃生機,從未有人敢放此狂言,要讓中國人畏懼一千年。
威廉二世真是自不量力,最終淪為後人笑柄。【此文完/稗史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