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祖孫倆,一個名垂青史,一個遺臭萬年

這祖孫倆,一個名垂青史,一個遺臭萬年

中國曆史中,有這麼一個祖孫倆,一個遺臭萬年,一個名垂青史。

遺臭萬年的,就是生大奸臣秦桧!

但他的曾孫,卻是一個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抗金名将秦钜!

說起秦桧,再次不講了,太熟悉。

由于秦桧沒有子嗣,于是便将妻兄王喚之子收為養子,取名秦熺。

秦熺有一個叫秦埙,這父子倆也都不是什麼善類。

是以秦桧、秦熺、秦埙三代沒一個好東西。

按照慣性推理,第四代似乎也好不到哪兒去,然而結果卻出人意料。

秦家第四代秦钜,卻是一位忠烈之臣,用為國捐軀戰死的結局來洗刷前三代的惡名。

秦钜,對名将嶽飛的死,有着深深的内疚,數次前往嶽飛墓哭着跪拜,一跪就是一整天。

南宋嘉定十年,金兵再度南侵,宋甯宗召叢集臣商讨抗金對策。

老臣趙放提議秦钜領兵抗敵,但他的提議立即遭到衆人反對,理由就是因為秦钜是大奸臣秦桧的曾孫。

最終,趙放力排衆議,堅持任用秦钜。

這祖孫倆,一個名垂青史,一個遺臭萬年

于是宋甯宗任命秦钜駐守戰略要地蕲州。

秦钜帶着全家妻兒老小一共七口來蕲州赴任,聽說秦钜是秦桧的曾孫,蕲州許多将士不服氣,當地百姓也是指指點點。

秦钜頂着巨大壓力,築城布防,訓練士卒,事事當先,對百姓秋毫無犯,他的舉動赢得了衆多人的好感,但也有人持謹慎懷疑的态度。

不久後,十萬金兵進犯蕲州,秦钜一面告急朝廷,一面率領三千将士及全城百姓屯糧抗戰,英勇殺敵,拼死堅守,以三千将士抵抗十萬金兵,一月有餘,援兵卻依舊未至。

看見秦钜的實際行動,百姓對其好感增加,紛紛到軍營前慰勞秦钜。

前來慰勞的百姓中,一個中年人握着一杆長槍,用一種驚異的目光看着他,看得他有些不自在:“大哥,怎麼這樣看秦某?”

中年人道:“我為将軍感到吃驚,将軍真是好樣的,一點也不似乃祖,實在令人敬佩!”

秦钜連說慚愧,然後問:“請問壯士貴姓高名?”

中年人挺直腰杆,正色道:“令金兵聞風喪膽的大元帥嶽飛是我的太爺爺,我乃是他的曾孫!”

秦钜聞聽又驚又喜:“原來是嶽帥的後人,失敬失敬!秦某沒讓嶽家軍失望吧。”

中年人點頭稱贊不已,又道:“此次金兵南下,是求生存之地,孤注一擲來犯,勢必兇狠,但已是強弩之末,不足懼!我嶽家子弟一切聽從秦将軍号令,定要與衆将士守住蕲州城!”

秦钜熱淚盈眶,連聲道謝,原來這位嶽飛後人便是嶽飛四字嶽震派來試探秦钜的。

嶽飛遇害後,他的四子嶽震、五子嶽霆來到嶽飛曾屯兵駐守過的蕲州境内的黃梅縣楊梅嶺隐居。

宋孝宗時,嶽飛平反昭雪,嶽震封朝奉大夫,嶽霆封朝散大夫,但兄弟倆不願為官,在此娶妻生子。

當嶽震、嶽霆兩位老人,聽說朝廷派秦桧的曾孫秦钜來守蕲州,十分擔憂。

見秦钜築城布防訓練士兵精心勤懇,有些刮目相看,稱贊秦钜為秦家的驕傲,是國之棟梁。

但是,宋軍将領徐揮、常用居然率兵開城出逃,金兵趁虛而入,蕲州終是寡不敵衆,被金兵攻破。

這祖孫倆,一個名垂青史,一個遺臭萬年

秦钜持劍大喊以死報國,率領親兵與金軍展開巷戰,傷亡慘重。

金軍得知他是秦桧後代後,派使者勸降。

秦钜一劍斬殺使者,并斬釘截鐵的告訴金軍:“秦桧是大宋奸臣!我秦钜是大宋忠臣,别把我和他相提并論!”

随後持劍挺槍率親兵向金軍發起沖鋒。

秦钜重傷後趕回府衙,指令差役點燃倉庫,不給金兵留下錢糧,随後在屋中點火自焚。

有老兵想冒火救他,秦钜斥責道:“我為國而死,也算為嶽元帥贖罪!”

說罷,躍入熊熊烈火中,以身殉職,其家人也同他葬身。

而後,知府李城之亦在城破後自刎而死,其子李士允戰死,其家人投河自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