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今天——1535年10月16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将丹羽長秀出生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曆史。安土桃山時代又稱織豐時代,是1573年(或1568年)至1603年之間,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的時代。以織田信長的本城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本城桃山城(又稱“伏見城”)為名。當時的日本,北有“美濃的巨人”齋藤義龍;東有“東海之雄”今川義元和“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東北有“北陸守護神”上杉謙信;中國(日本地名,今岡山縣)有“濑戶内智将”毛利元就;畿内有六角義賢、細川勝元、三好義長;畿内以北有朝倉孝景。他們或為一代名将,或為一代枭雄。酷愛中國兵法的武田信玄把中國的戰國名稱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曆史上的今天——1535年10月16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将丹羽長秀出生

在日本戰國時期最重要的曆史轉折點本能寺之變發生後,豐臣秀吉擊敗了明智光秀,終結了“三日天下”,而此時日本最為強大的兩個大名就是過去織田家五大将其中之二,小兵出身的豐臣秀吉和織田家的譜代重臣家老的柴田勝家,是五大家臣之首。由此可見,柴田勝家無論威望還是實力都是超過豐臣秀吉的。相較于柴田勝家,丹羽長秀的名氣似乎沒有那麼大,但他其實是和柴田勝家齊名的猛将,人稱“米五郎佐”或“鬼五郎佐”,是典型的軍政全才武将。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喪命,日本曆史由此改變,這場動亂同時也改變了丹羽長秀的命運。

曆史上的今天——1535年10月16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将丹羽長秀出生

丹羽長秀1535年10月16日生于尾張春日井郡(現名古屋市),丹羽氏初時為斯波氏家臣,1550年出仕織田信長,1553年梅津表合戰首次上戰場。1556年,自攻打稻葉山城時開始受到織田信長重用,在攻打美濃國猿喰城、堂洞城時立下戰功。此外,在内政方面,丹羽長秀負責建造安土城,在丹羽長秀的努力下,終于建成了這座象征着織田信長權勢的宏偉城池。織田信長對丹羽長秀的表現頗為滿意,不但加封近江10萬石的領地,還将名茶器“珠光小茄子”賞賜給了丹羽長秀。

曆史上的今天——1535年10月16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将丹羽長秀出生

1582年以織田信孝副将身份支援出征四國,出發前得知爆發本能寺之變,并參與山崎之戰。清洲會議後支援羽柴秀吉(豐臣秀吉),當羽柴秀吉消滅柴田勝家勢力後,受封若狹、越前及加賀一百二十三萬石領地。丹羽長秀後來娶了織田信長的養女,織田信長之兄織田信廣之女為妻,而他的繼承人丹羽長重則娶了織田信長的女兒為妻,他本人被織田信長認為是朋友、也是兄弟,得到深厚的信賴。由于兩代聯姻,在京都閱兵他第一個進場,在織田家臣中也隻有他有這樣的待遇。此外,在織田四天王家系當中,隻有丹羽氏在江戶時代仍然大名。

丹羽長秀處事穩重,雖然主要負責内政方面,但在軍事方面也有傑出的表現,幾乎參加了織田家的全部戰役。因為表現出衆,丹羽長秀與柴田勝家、泷川一益、明智光秀并稱為織田家四大天王。正因如此,身為後輩的羽柴秀吉(原名叫下藤吉郎)才會從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姓中各取一字,改姓“羽柴”,并以此表示出對他們二人的尊敬和信賴。織田信長讨伐淺井長政時,得到了朝廷的許可,将官位賞賜給老部下們。但丹羽長秀卻堅持不必如此,拒不接受這身份和榮譽的象征。由此可見,丹羽長秀在忠誠、随和、穩重之外,也有自己頑固的一面。

曆史上的今天——1535年10月16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将丹羽長秀出生

“本能寺之變”被稱為“日本曆史上最大的謎團”。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曆1582年6月21日)淩晨,明智光秀的叛軍将本能寺包圍得水洩不通。當時織田信長身邊隻有類似于勤務兵的“小姓”24人。明智光秀為防止織田信長奪路逃走,首先控制馬廄,是以激戰從馬廄展開。織田信長身邊的24名“小姓”全部戰死。附近聞訊前來救駕的織田信長下屬未及突入本能寺即全部戰死。織田信長手持弓箭迎敵,終因寡不敵衆,最後負傷退入熊熊火光中的本能寺内室,切腹自殺,時年49歲。下榻于妙覺寺的他的兒子織田信忠聞訊後即疾馳本能寺。他雖有2千旗本隊,但逃亡者甚衆,最後僅約500名将士随他退入二條城,自知回天乏力,織田信忠也自殺身亡,年僅26歲。據傳,織田信長等人的遺體由京都阿彌陀寺的開基清玉殓葬。織田信長生前留下辭世歌:“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乎?”6月5日,明智光秀進入織田信長安土城,随後平定了近江。

曆史上的今天——1535年10月16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将丹羽長秀出生

本能寺事發之時,丹羽長秀無力與明智光秀對抗,隻能依靠外援,後來與羽柴秀吉軍彙合。10日,羽柴秀吉向京都進軍,與明智光秀軍展開激戰。史稱“山崎合戰”(又稱“天王山合戰”)。明智光秀兵敗夜逃前往近江坂本城,在小栗栖(京都市伏見區)被當地土民刺傷,因無法繼續行走,切腹自殺,史稱“十日天下”。在消滅明智光秀後,丹羽長秀接收了佐和山城,又與羽柴秀吉一起下發禁止穩定美濃的局勢。自山崎合戰後,羽柴秀吉、丹羽長秀二人多有配合,清州會議上他站在了羽柴秀吉一方,會後獲得了若狹及近江的志賀、高島兩郡。但再往後,丹羽長秀的地位便逐漸由同僚而漸漸落于羽柴秀吉下風。賤嶽合戰,羽柴秀吉拉攏丹羽長秀擁立織田信雄為織田家家督,對抗織田信孝、柴田勝家。賤嶽合戰後,丹羽長秀獲越前及加賀的江沼、能美二郡,之後居于越前府中,安心治政,後再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直至死亡。

曆史上的今天——1535年10月16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将丹羽長秀出生

根據丹羽長秀家家譜記載,丹羽長秀患上了當時的奇病,也就是現在說的“結石”。知道自己治愈無望的丹羽長秀,切開了自己的腹腔,取出了鳥嘴形的結石,一邊說着“就是這個導緻我痛苦的嗎?”,一邊用刀柄将其砍碎。也有傳說因丹羽長秀不滿羽柴秀吉奪取織田家、迫害老臣的做法,将結石在死後派人送到羽柴秀吉手裡,并以此表示出自己對羽柴秀吉的詛咒……

(本文已獲得微信公衆号講故事的翁老頭獨家授權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