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92年,一位被俘虜的商人冒死送出日寇情報,堪稱古代版抗倭奇俠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講究“位卑未敢忘憂國”,時至今日這種思想依然紮根在我們身體裡面,哪怕是再平凡的中國人也時刻關注國際局勢。比如最近海峽對岸不安分,很多人就出謀劃策關心祖國統一問題。正因為這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這片土地誕生了許許多多改變國家命運的“小人物”,永遠不要小瞧平民百姓的力量。本文要講的就是明朝的一位普通百姓,他在被倭寇俘虜之後意外獲得了豐臣秀吉企圖攻打大明的情報,并且冒死送出很多關鍵的情報,可謂是古代版的抗倭奇俠。主人公的名字叫許儀後,生卒不詳,但是曆史記載了他的壯舉。

1592年,一位被俘虜的商人冒死送出日寇情報,堪稱古代版抗倭奇俠

許儀後是江西吉安人,早年以經商為生,明朝雖然“閉關鎖國”,但是很多時候海禁政策并不嚴格,沿海地區有很多這種做小生意的,實際上他們就是偷偷和外界交換物資。隆慶五年,也就是公元1571年,許儀後前往廣州做生意,不幸在路上遇到倭寇,最後淪為俘虜。跟大多數最後死于非命的俘虜不同,許儀後因為懂一些醫術,通過給日本人看病僥幸活了下來,被賣到日本。

在日本許儀後機緣巧合下靠醫術救了薩摩番島番主家的小孩,他的醫術很快得到了番主島津義久的認可,留在他身邊成為了一名專職醫生。眼見回國無望的許儀後,最後選擇在日本娶妻生子,準備了卻餘生。不過這個人心地比較善良,時常幫助和他一樣被俘虜的同胞,總想着有什麼辦法能夠救救這些被當作奴隸的明朝人。

1592年,一位被俘虜的商人冒死送出日寇情報,堪稱古代版抗倭奇俠

許儀後人生的第三次轉折點發生在日本戰國枭雄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的過程中,這一次他也算是賭上了自己的生命。在島津義久投降豐臣秀吉的時候,許儀後突然跪下,給豐臣秀吉講述自己的遭遇,并且希望他能夠出手懲辦這些危害各地的倭寇。許儀後給出的理由是日本和大明之間的貿易因為這些沿海的海盜年年受損,如果不采取手段,對豐臣秀吉的統治非常不利。

這段話正中豐臣秀吉的下懷,他早就想要掃蕩一下這些落草為寇的海盜了,因為這群人不隻是危害明朝,同樣危害日本沿海地區。這件事讓島津義久更加欣賞這位明朝來的醫師,看樣子他不僅僅是醫術了得,眼光還比較長遠。許儀後此舉也算是冒着生命危險去給同胞們搏一線生機,當然他自己也是以成為了島津義久的心腹,為後來接觸到豐臣秀吉攻打北韓的情報鋪平了道路。

1592年,一位被俘虜的商人冒死送出日寇情報,堪稱古代版抗倭奇俠

1591年開始,許儀後發現他自己所在的薩摩藩開始變得逐漸熱鬧起來,很多武士大量的出現在這塊地方。薩摩藩在日本的最南端,是日本比較重要的港口,這也是為什麼倭寇把許儀後賣到這裡的原因。日本統一之後大量的武士卻出現在海港,這讓許儀後大感情況不妙,這是要對海外用兵的前兆,而目标隻可能是對岸的北韓。

北韓當時是明朝的藩國,一旦北韓被攻擊,明朝必定出手相助,屆時真正的對手将是日本和明朝。許儀後是以開始秘密地調查這件事,最後他所得到的結果和自己的猜想差不多,豐臣秀吉确實想要對北韓用兵,最後的目标甚至是明朝,這讓許儀後也大吃一驚。雖然許儀後已經定居日本20年了,也娶了日本的妻子,但是他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明朝人,對大明的感情還是很深的。

1592年,一位被俘虜的商人冒死送出日寇情報,堪稱古代版抗倭奇俠

為了故國安危,也為了不讓更多的的平民百姓受戰亂之苦,許儀後決定想辦法把日本當時的情況告訴明朝。從那開始,許儀後開始繪制日本詳細的地圖和各地藩主的情況,将日本國情一一進行講解,在這一過程中,許儀後的醫師身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許儀後多達6000字的報告中(文言文的6000字能夠說的事情比現代要多得多),日本的各種情報都有,甚至詳細到推測出豐臣秀吉可能的出兵時間——壬辰年三月一日,這個時間和後來萬曆北韓戰争爆發的時間僅僅相差了一個月。可見許儀後的功課做得有多詳細,他這可是全部靠推算出來的,一個20年前還是商人的普通人,不簡單啊。

1592年,一位被俘虜的商人冒死送出日寇情報,堪稱古代版抗倭奇俠

為了把這份情報送出去,許儀後想了很多的方法,他自己的身份是不可能離開日本的,島津義久可是早就把他當心腹了。是以他隻能夠指望來往的明朝商人,讓他們幫忙送信給明朝政府,可惜絕大多數的人害怕或者根本不願意攤上這個麻煩。

最後還是他的一個弟子,同樣江西人被倭寇俘虜的朱均旺主動請纓,才把這件事定下來。在這個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讓人很難過的事情。許儀後費盡心機想要送朱均旺回國,但是卻有自己的同胞告密,說許儀後偷偷向大明傳遞情報。這件事讓豐臣秀吉大怒,将許儀後關入大牢嚴加拷打,整個事件差點就功虧一篑。

1592年,一位被俘虜的商人冒死送出日寇情報,堪稱古代版抗倭奇俠

許儀後一度覺得自己這次是必死了,畢竟這可是重罪,豐臣秀吉不可能放過他。但是許儀後運氣好,島津義久這個人也比較重情義,認為許儀後對他是有恩的,得想辦法托關系救他。最後一直找到了日本戰國時代唯一能夠跟豐臣秀吉讨價還價的德川家康,請他出手救許儀後。不知道島津義久用什麼辦法說服了德川家康,後者選擇親自去跟豐臣秀吉要人,這個人情可不小。

許儀後大難不死,活着回來後還是決定繼續想辦法送朱均旺回大明。多番努力後,才有一艘明朝商船肯幫忙,這個時候距離戰事正式爆發已經隻有幾個月時間了。朱均旺責任重大,一旦失敗就沒有時間給許儀後再組織第二次行動。臨别之際,許儀後知道不管成敗,兩人此生再難相見,他作了一首詩,詩裡面有一句很感人“殷勤囑咐忠君事,盡意叮咛滅仇寇”,這一别即是永别。

1592年,一位被俘虜的商人冒死送出日寇情報,堪稱古代版抗倭奇俠

後來明朝收到許儀後的報告後,非常重視,立即下令派人去日本尋找許儀後,整個過程同樣的驚心動魄,當然那是另外一個故事。許儀後雖然是明朝人,但是沒有任何的功名在身,也沒有受過朝廷什麼封賞,更沒有做過什麼官。但是身處亂世之中,當危難降臨的時候,他這樣的“小人物”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勇敢的承擔,把“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小人物”,他們卻往往在關鍵時刻能夠影響曆史的程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