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31日
,解放戰争中的平津戰役圓滿結束,消滅了及改編了國民黨軍3個兵團,共計52.1萬人,成功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華北大片地區,此次戰役結束之後,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國民黨将領
宋希濂和胡宗南
向蔣介石獻了一策,那就是放棄四川,進入
滇西地區
,必要之時進入緬甸,然而這個計劃卻被蔣介石給否定了,氣得胡宗南大罵蔣介石
“老糊塗”
,胡宋二人到底在想什麼?蔣介石又為什麼否掉了這個方案?今天冷哥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段曆史故事,新來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既友善回顧往期文章,也不錯過以後精彩内容。

解放南京
宋希濂會胡宗南
胡宗南,在國民黨内部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出身貧寒,但卻是黃埔一期的軍官,畢業之後他參加了東征和北伐,在南昌城下用一個團的兵力擊敗了孫傳芳的一個精銳師,一戰揚名,此後便深得蔣介石器重。
後來蔣介石在汪精衛和李宗仁等人的逼迫下被迫下野,胡宗南此時表現出了作為将領的忠誠,他聯合黃埔軍校的學生,積極聲援蔣介石,從那以後,蔣介石便将胡宗南視為心腹幹将,不斷提攜。
胡宗南在國民黨内部包攬了多個第一,不管是黃埔軍校國民黨軍隊的軍長,還是總指揮官、總司令官,他都是第一個,同時他也是我黨的一個強勁對手,是和我黨交戰最多的國民黨軍官之一。
胡宗南
1942年
,胡宗南升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兼第34集團軍的總司令之後,掌握了實權。之後他屯兵西北,被冠上了
“西北王”
的稱号。抗日戰争結束之後,胡宗南手下的總兵力達到了50萬人,勢力分布範圍囊括山西、甘肅、河南等地。
解放戰争爆發之後,胡宗南率領着數十萬兵力在大西北和我軍作戰,敗多勝少,
1949年7月
,寶雞解放,胡宗南率領部隊逃到了漢中,從此離開了西北。
雖然胡宗南吃了不少敗仗,但是他的兵力卻損失不大,他手下還有李文、李振等人共13個軍接近40萬人的部隊,算得上是當時國民黨最大的一個軍事集團。
1949年8月
,國民黨進階将領陳明仁率領七萬七千官兵在長沙起義,為和平解放長沙做出了重大貢獻,我黨立即專電表示歡迎與祝賀,而蔣介石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勃然大怒,心中又不免歎息。
陳明仁起義這件事在國民黨内部引起了巨大轟動,将領們或憤怒,或惶恐,而宋希濂就是惶恐的那一個,陳明仁起義之時,他是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在起義之前,陳明仁還給他發了一通電報,讓他跟随起義,隻不過被他拒絕了,如今陳明仁起義成功,宋希濂心中上下翻騰,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其實早在平津戰役結束之後,宋希濂就預料到國民黨必敗,3月份的時候,宋希濂從宜昌趕到南京,到達南京的當天晚上,他就找到了自己的老長官張治中。
寒暄之後,宋希濂說:“張長官,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再打下去也是必敗無疑,是以特來征詢您的意見,請您訓示我該怎麼辦?”
打響解放戰争第一槍的“上黨旅”
當時李宗仁由于不滿蔣介石,便獨自以國民政府的名義組織了一個代表團,前往北平和我黨談判,張治中就是這個代表團當中的首席代表,聽了宋希濂的一席話,張治中寬慰道:“代表團就要去北平了,如果能夠和談成功,那再好不過,到了北平之後我給你寫信。”
然而這封信宋希濂直到陳明仁起義成功之後也沒有收到,後來才知道這封信很可能是被國民黨保密局的特務給截取了。
得知陳明仁起義的宋希濂 就像是一個熱鍋上的螞蟻,他的手下羅文山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和我黨聯系,商讨起義事宜。
宋希濂擺擺手說:“我和陳明仁不一樣,這條路是行不通的,還是讓部隊往西撤,把實力儲存下來,實在不行就去滇西。”
打定主意之後,他乘坐專機來到漢中,找上了胡宗南,和他商談對策。
宋希濂
胡宋密談,老蔣否決
兩個人在一間小會議室裡秘密談了七八個小時,其中兩點很值得關注。
在他們看來,國民黨大勢已去,已經是難逃敗局,當時我軍的主力部隊大概有
四百萬
,就這還不包括一些地方武裝和能夠動員起來的兵力,而國民黨軍算上抓來的壯丁以及一些傷員,滿打滿算才
100萬
。在如此大的差距之下,西南華南都不可能守得住。
在這方面達成統一意見之後,兩個人就開始商讨對策,當時國民黨控制着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以及雲南,部隊零零散散加在一起,樂觀估計有90萬,然而這些部隊大部分都是新兵,不僅戰鬥力差,就連裝備都參差不齊,并且分得很散,如果真打起來,要考慮的不是能不能打赢的問題,而是怎麼吃敗仗不丢臉。
兩個人一緻認為,如何最大限度地将主力部隊帶出去是當下最應該考慮的問題,先儲存力量再謀劃将來。
人民解放軍
宋希濂建議,先帶領嫡系部隊撤到
西康
,在當時的環境下,這是為數不多的一個安全之地,到達這裡之後,尋找機會向滇緬邊區轉移。宋希濂在抗日戰争的時候在滇西待過好幾年,對當地的環境十分熟悉,他說,到達滇西之後,能夠以龍陵,寶山、騰沖等地為核心,依托怒江、瀾滄江和高黎貢雪山的險惡地形進行防守,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國民黨的有生力量。
再退一步來講,從這裡也可以進入緬甸,在那裡尋找生存空間,胡宗南聽完宋希濂的計劃概要之後激動地從凳子上跳了起來,拍着宋希濂的胳膊,興奮地說:“老宋,這個計劃好極了!好極了!”。
宋希濂接着說,滇西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隻要把戰鬥力強的精銳部隊儲存下來,那麼進駐緬甸肯定不是什麼難事。
胡宗南沉默了一會,像是下定了決心,開口提議,到時候他可以抽出戰鬥力最強的一個軍進駐川南的樂山一帶,尋找機會進入西康,而宋希濂則抽調一個軍開往泸州,為後續部隊打好基礎。
宋希濂心中驚訝,胡宗南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當時西康可是劉文輝的地盤,他在這裡已經呆了十年之久,甚至有了
西康王
的名号。但是思索之下,也隻有這個方案最為可行。
于是,在宋希濂回去不久,胡宗南便以訓練新兵的名義,開了兩個師到川南的樂山、峨嵋一帶 ,而宋希濂則指派了第七十九軍的新兵中隊大約四千多人開往泸州訓練。萬事俱備,隻需要等蔣介石點頭同意,他們就能立即拿下劉文輝,進軍滇西。
8月24日
的時候,蔣介石到重慶巡視,胡宗南和宋希濂兩個人聽到這個消息立即趕到了重慶,向蔣介石彙報了他們的計劃。本來以為會得到蔣介石的誇獎,然而最終他們得到的卻是一頓臭罵。
蔣介石
蔣介石不同意的理由有四點,
第一,
國民黨兩廣雖然保不住了,但是他認為在大陸必須把西南地區守住,如果放棄西南地區不管,那麼國民黨必敗無疑,隻有保住了西南,才能夠和台島以及東部島嶼相配合進行反攻。
第二,
西南是國民黨在大陸為數不多的實際掌控的地盤,如果放棄守衛西南而轉戰滇西,那麼國民政府在國際上也就沒有什麼存在的理由了。
第三,
西南地區有作為糧倉的潛力,物資豐富,尤其是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四川,隻有守住這裡,國民黨才可能得到翻身的機會。
第四,
西康王劉文輝雖然和國民黨不是一條心,但是當時他和我黨也不是一條心,蔣介石認為,國民黨應該做的不是出兵圍剿,而是應該想方設法地團結。
不得不說,蔣介石還在做着卷土重來的美夢未免有點太過天真,胡宗南和宋希濂一聽蔣介石是這個态度頓時目瞪口呆,他們極力勸說蔣介石放棄西南,避免決戰,但是蔣介石就是不同意,到最後的時候,蔣介石不厭其煩對他們發了火,最終,兩人的計劃隻能擱置。
我軍繳獲的國民黨坦克
美夢破滅
1949年10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向西南進軍,在毛主席偉大的軍事思想指導下,我軍采取大包圍的作戰方針,由劉伯承元帥率領的第二野戰軍以雷霆之勢解放了貴州,之後便控制了畢節、泸州、宜賓等地,完全截斷了胡宗南部隊的退路,當時胡宗南手下的三個兵團全部在戰場起義,胡宗南在顧祝同的勸說之下逃到了西昌。
眼見國民黨已經油盡燈枯,胡宗南經常捶胸頓足,有的時候還會大發雷霆,他不止一次大罵蔣介石:“老糊塗!”,
1950年3月26日
,我軍逼近西昌機場,胡宗南将剩餘六萬部隊的指揮權交給了參謀長羅列,自己則飛逃到了台島。
回顧整件事,蔣介石的确如胡宗南所說,是個老糊塗,但他糊塗的卻不是阻礙胡宗南進軍滇西,他糊塗的是到了這個時候還在妄想固守西南。
我黨民心所歸,且兵力優勢巨大,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蔣介石還沉醉在夢裡不願醒來。甚至是流竄到台島之後,他依舊做着“反攻大陸”美夢,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蔣介石不能夠看清客觀局勢,不能客觀認識到自己失敗的原因還執迷不悟就是最大 的糊塗。
人民解放軍繳獲物資
說到這裡,胡宗南如果進軍滇西,就能夠像他所說,保留有生力量嗎?大膽假設,小心論證,現在我們就來說說如果蔣介石當時同意了胡宗南和宋希濂的政策,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
我們剛剛也說過了,胡宋二人雖然名義上有百萬大軍,聽起來好像很威武,但其實這百萬大軍的戰鬥力極其低下,這裡邊有很多招收的新兵甚至是被抓來的“壯丁”,這就說明,不僅僅他們的軍事素養不一,而裝備更是參差不齊,紀律散漫,試問這樣的部隊會有我黨軍隊翻雪山過草地的決心嗎?
說完了人我們再來說說時局,當時解放軍對西南地區實施戰術大包圍的時候是十月份,而胡宋二人提出這個戰略構想是在八月份,如果蔣介石同意了,那麼國民黨一定會有大動作,他們計劃的第一步就是打下西康。
值得注意的是,劉文輝在
1949年12月
的時候選擇了率部起義,這就說明劉文輝更傾向于我黨,如果他受到胡宗南率部攻打,那麼勢必會選擇向我黨求助,這樣一來,胡宗南最終還是會被我軍圍堵,畢竟在同樣的條件下,我軍的行軍速度絕對是在國民黨之上的,這點在解放戰争以及後來的北韓戰争當中都得到充了分證明。
而胡宗南部隊面對的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補給。中國古代有一句俗語,叫做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幾十萬的部隊進軍滇西,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糧草辎重怎麼解決?國民黨進滇西不是我黨長征,沒有堅定信仰的他們這樣行軍隻會是 自取滅亡 。
退一萬步來講,如果胡宋二人真的到了緬甸,那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宋希濂後來回憶這件事的時候說,如果兩部有三十萬人退到了滇緬邊區,那麼一定會被美帝國主義所利用,邊區甚至緬甸将會陷入到戰火之中,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就會成為中國的罪人,甚至是世界的罪人。
不管是胡宗南的小九九也好,還是蔣介石的小算盤也好,最終他們的妄想都沒能實作,化成了曆史長河中的一縷記憶,通過這件事就不難看出國民黨成員都沒有一個堅定的信仰,也看不清楚問題的本質,失敗是必然的。
本期文章到這就結束了,歡迎各位留言評論,喜歡本期内容的朋友别忘了點贊收藏加轉發,我是冷哥,下期精彩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