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店戰役始末:國軍與日軍誓死拼殺,傷亡慘重被稱為血肉磨坊

很多軍史好愛者都知道國民黨悍将黃維有"書呆子"的綽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這個具有貶義詞的綽号是怎麼得來的。原來在1937年8月至9月的淞滬會戰第一階段期間,黃維指揮第67師官兵在羅店鎮與日軍拼殺時,不顧戰場的實際情況,盲目指揮屬下部隊與日軍硬打硬拼,雖然給予日軍一定殺傷,自身也是傷亡慘重。戰後總結會議上,有人指責黃維指揮呆闆,造成不必要的傷亡,故國軍同僚都戲稱黃維"書呆子",這個綽号伴随了黃維後半生。

羅店戰役始末:國軍與日軍誓死拼殺,傷亡慘重被稱為血肉磨坊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第一階段在上海外圍楊樹浦、寶山、吳淞、劉行、羅店、浏河等地激烈展開。為了阻止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念想,國民政府集中了當時全國最精銳的部隊投入此次會戰。在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武器裝備又遠遠落後于日軍的情況下,中國官兵以不怕犧牲、視死如歸,以血肉之軀鑄成抵抗敵人的萬裡長城,實踐他們殺敵報國的豪邁誓言。其中打得最有名也最慘烈的當屬羅店争奪戰,這場雙方你來我往的拉鋸戰,就其激烈程度而言,絲毫不亞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任何一場戰役,堪稱名副其實的”。

羅店戰役始末:國軍與日軍誓死拼殺,傷亡慘重被稱為血肉磨坊

最先投入羅店戰役的中國軍隊是第36師、第87師和第88師。第36師師長宋希廉,第87師師長王敬久,第88師師長孫元良,均是黃埔一期畢業生。這三個師是中央軍的嫡系部隊,軍官清一色的黃埔畢業生,戰鬥力比較強,是以作戰任務也最重。他們在總司令張治中的指揮下,于1937年8月20日子夜12點向日軍占領的彙山碼頭進攻(很多人不知道,淞滬會戰開始階段是中國軍隊向日軍進攻,意圖殲滅少量日軍收複失地。後日軍主力增援,中日軍隊進行了戰略決戰,淞滬會戰以中國軍隊力不能支主動撤退告終)。中國官兵舍生忘死向日軍陣地猛攻,僅僅一個小時,第36師就傷亡570餘人,造成日軍傷亡400餘人,可見戰鬥之激烈。

8月21日,宋希廉使用新式戰車投入戰鬥,結果因為所部官兵不知道如何與戰車配合作戰,導緻沖在最前面的兩個戰車連全軍覆沒,中國軍隊攻勢受阻。

8月22日,中國軍隊一度攻到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所在地楊樹埔,卻因為沒有相關的爆破武器,無法擴大戰果。同日,日軍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率第3、第11師團和1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從日本本土抵達上海增援,中國軍隊的處境變的異常危險。由于電話線路被日軍炸斷,得知日軍增援部隊登陸的消息後,中國軍隊的總指揮官張治中從傳令兵手中一把搶過了自行車,親自騎行數公裡到第87師指揮部調整戰役部屬。他指令第36、第87、第88師、獨立第20旅、上海保安總團和教導總隊第2團由第87師師長王敬久統一指揮,繼續圍攻虹口、楊樹浦正面之敵,第87師抽調1個旅支援吳淞,第98師、第11師向寶山、楊行、劉行、羅店一帶馳援,堅決阻止上岸的日軍。這樣才稍微穩住了陣腳。

羅店戰役始末:國軍與日軍誓死拼殺,傷亡慘重被稱為血肉磨坊

8月23、24日是張治中将軍非常難熬的兩天。日軍增援部隊不斷在上海登陸,而中國的增援部隊遲遲不到。羅店失守後,張治中指令第11師師長彭善率部奪回失地,彭善率部出發後,被日軍航空母艦上的飛機炸得頭都擡不起來,如何行軍?張治中接到彭善的電話火冒三丈:"我都能騎自行車從南翔冒炸走到江灣,你們就不能從江灣走到羅店嗎?你給我帶部隊馬上行動!"嚴令之下,彭善親率第33旅冒着敵機狂轟濫炸向羅店展開突擊,趁敵立足未穩,擊潰日軍,一舉收複羅店。

羅店戰役始末:國軍與日軍誓死拼殺,傷亡慘重被稱為血肉磨坊

1937年8月24日,中國的增援部隊第15集團軍(司令官陳誠)終于趕到了淞滬戰場。第15集團軍下轄胡宗南第1軍、羅卓英第18軍、俞濟時第74軍和劉和鼎第39軍,除了第39軍戰鬥力稍差外,其他三個軍都是國民政府響當當的王牌部隊。第15集團軍初到戰場,士氣旺盛,想趁日軍立足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第18軍軍長羅卓英接到作戰任務後,下達指令:第98師(附炮兵1個連)由劉行向寶山--獅子林之線攻擊前進,主力保持于左;第11師(附炮兵1個連)由羅店及其西南地區向月浦、獅子林、石洞口之線攻擊前進,攻占月浦、獅子林後,以主力由月浦鎮向石洞口、川沙口攻擊;第67師(時任師長李樹森)以1個旅協助劉尚志第56師守衛浏河陣地,主力控制于羅店,另以一部向沈家橋附近前進,掩護第11師左側安全。

羅店戰役始末:國軍與日軍誓死拼殺,傷亡慘重被稱為血肉磨坊

戰役打響後,中國軍隊一度收複被日軍占領的幾處占領要地,又被日軍攻占,中日雙方軍隊在羅店鎮反複争奪,陣地幾度易手,又幾度奪回。雙方均傷亡慘重,現場慘不忍睹。第18軍67師師長李樹森重傷,67師201旅旅長蔡炳炎和所屬402團團長李維藩陣亡殉國,營、連、排軍官傷亡三分之一。

1937年8月27日,剛從德國留學歸來的黃維被緊急召往上海,接任第18軍67師師長一職。黃維到任後,發揮其從德國國防軍學習到的戰略指揮能力,指揮67師與日軍殊死搏鬥。日軍仗着炮火猛烈,向67師防禦陣地猛攻。炮彈鋪天蓋地,雨點一般潑灑向中國守軍陣地,炮火所到之處烈焰升騰,血肉橫飛。中國守軍拼死對壘,子彈打完了,就沖出戰壕與敵白刃格鬥,坦克上來了,身上綁着手榴彈沖過去與之同歸于盡。

羅店戰役始末:國軍與日軍誓死拼殺,傷亡慘重被稱為血肉磨坊

雙方都死傷累累,日軍每前進一步也要付出慘重代價。戰鬥最激烈的時候,黃維的指揮部隻剩他和一個電報員,文員、警衛、炊事員都拿槍上了前線。戰鬥結束後,67師幸存官兵連一個團都湊不夠,三個團長一個陣亡兩個重傷,營、連、排軍官傷亡殆盡,羅店鎮直接化為廢墟,連一塊完整的瓦片都找不到。雖然在國防部的宣傳下,黃維及67師成為了抗日英雄和抗日英雄部隊,受到了國民政府的通電嘉獎,但是在作戰總結會議上,有人指出黃維不顧日軍火力的優勢,盲目指令所部官兵與日軍硬打硬拼,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故大家都戲稱黃維是"書呆子",這個帶有貶義詞的綽号伴随了黃維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