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二戰時期的意大利人,可以說這是一個令人搞笑的國度,或許就是那場殘酷的戰争之中給人們唯一的一點
“歡樂”
吧,甚至有人說意大利就是潛藏在軸心國内部的
“卧底”
,因為在當時他們的确鬧出了不少笑話。
意大利人是很會享受生活的,一次和英國開戰,打着打着就不打了,為什麼呢?因為吃飯的時間到了,他們忙着要去吃飯;而同樣的,作為歐洲強國的意大利,在二戰時期的戰績真的令人不敢恭維,他們的軍事實力在當時可以說僅次于英法德等大國,可是在北非戰場他們面對還處于冷兵器時代的黑人,竟然被揍得滿地找牙,若非德國方面派遣隆美爾來挽回局面還真不知道要鬧出多少笑話。

是以一提到這個,人們對于意大利的第一印象就是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很弱。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意大利軍隊的實力并不差,就拿裝備方面來說吧,他們的武器裝備在歐洲乃至世界都是處于頂尖的,之是以會給人這樣的錯覺一個是因為意大利軍隊的将領的水準确實不高,你看後來由隆美爾指揮的意大利軍隊不是很能打嗎?另一方面也是意大利軍隊真的不想打仗。
但是你要說意大利軍隊戰鬥力弱那你就錯了,真把他們逼急了,他們的戰鬥力絕對是質的飛躍,這不二戰時期就有這搞笑的一幕:
意大利軍隊本來想向英國人投降,可是人英國人不讓,意大利軍隊直接惱火了,用兩個小時打敗了英國軍隊,然後讓他們接受我的投降申請。
是不是感覺很
“奇葩”
,但這就是二戰時期真實發生的事,而事情就要從1941年的北非說起:
當時意大利軍隊和德國軍隊的聯軍在北非的埃塞俄比亞和英國軍隊陷入了膠着的狀态,兩方誰也奈何不了誰。當時意大利的
阿裡埃特裝甲師
奉命防守戰略要地古比井,并負責監視英軍第13軍。
阿裡埃特裝甲師是意大利的精銳部隊,該師下轄兩個坦克團以及一個炮兵團以及狙擊兵團等輔助部隊,并裝備了菲亞特M13/40型中型坦克、菲亞特L3型超輕型坦克、102毫米自行火炮等等,部隊機械化程度很高,戰鬥實力非常強,甚至連
“沙漠之狐”
隆美爾都高度贊揚他們。
但是他們當時的部隊則處于不滿編狀态,其中他們兩個主力坦克團有一個被調到了其他地方,讓其實力大打折扣,而對面的英軍也不是吃素的,當時向意大利軍隊發起進攻的是英軍的第22裝甲旅,第22裝甲旅是被譽為“沙漠之鼠”的英軍王牌裝甲部隊第7裝甲師的三大主力之一,在坦克數量上和品質上比當時的意大利軍隊高了不止一個等級。
面對這樣子強勁的對手顯然不是一個層面的,這個時候阿裡埃特裝甲師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打吧,實在是打不過對面,坦克沒有他們多也沒有他們好,部隊有沒滿編,這不是以卵擊石嗎;可是不打吧,德國方面又沒辦法交代,打都不打就撤退了這怎麼玩?
于是當時
的師長私底下就和英軍将領去接觸,想象征性的意思一下,然後向英軍投降。
面對這天上掉下的
“大餡餅”
,按理來說英國應該高高興興地接受其投降就行,可是當時的英軍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抽風了,面對意大利的降書他們竟然拒絕了,甚至殺了談判的使者還向意大利發起了主動攻擊。
這一下直接把意大利軍隊惹火了,你不接受也就算了,竟然還主動惹我,此時的意大利知道已經沒有回旋的餘地了,整個軍隊上下士氣高昂,面對着英軍的進攻他們隻有被迫反擊,向英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面對意大利的進攻,英國自己也被打懵了,短短2個小時,意大利人擊毀英軍79輛坦克,擊傷53輛,自己僅僅損失了43輛坦克,而這一戰也直接把英國的主力部隊給打的落荒而逃。而更奇葩的就在後面,意大利人追着這群英國人跑,邊跑還邊喊“
讓你們不讓我們投降。讓你們不讓我們投降”。
是以也就是從這一仗之後,英國人以後遇上了意大利軍隊的投降都是順其自然就接受了,因為誰能想到這一出。
而這一戰也證明了意大利軍隊的真實戰鬥力并不差,隻不過面對這場“非正義”之戰意大利人是真的不想打,是以才讓人們有這個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