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也稱紫禁城。它是一個建築史上的奇迹,也是明清兩朝的皇權集中點。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故宮落成于北京,以規模宏大、建築精美、華麗大氣聞名于世,每一處都透着古代匠人的智慧。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故宮隆宗門的匾額上,竟然有一支箭插在那裡。

這支箭很有來曆。話說《還珠格格》中有個相當經典的情節:反派容嬷嬷常常在皇後、老佛爺耳邊說,那兩位民間格格一定是來自“白蓮教”的“妖女”。而皇後與老佛爺聽了這話之後,無一不是臉色大變,十分忌憚。那麼,這白蓮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其實,它原本是民間的一種秘密宗教結社,早在唐朝就已經有了。隻是到了清朝初年,白蓮教早已經不是以傳播教義為主的存在,它往往被人利用,成為起義的組織工具。這支箭的來曆,就與白蓮教的活動息息相關。不過,白蓮教并不是一個統一的組織,而是四處分散。
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宮裡發生了一件大事。紫禁城中傳出了叫喊聲、火光,宮女太監們亂成一團,因為有人竟然帶着人馬直接攻進了皇城,試圖将皇帝趕下皇位,取代大清王朝。曆朝曆代很少有人能做出這種事,唐朝倒是有過一回,發生于唐敬宗李湛在位時。
那麼,清朝的這一樁奇案,起因又是什麼呢?話說在清朝初年,民間反抗滿清的勢力仍然層出不窮,無論清廷怎麼殺一儆百,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乾隆晚年在位時,民間有個叫林清的普通人出生了,他生平遭遇很坎坷,打更、做長随、當纖夫都無法維持生計。
于是,林清就在别人的介紹下,抱着改善生活的念頭,加入了榮華會。林清如魚得水,一連趕走了好幾個核心人物,甚至合并了好幾個組織,和李文成一起組建了天理教,與白蓮教性質無異。起初林清隻是想收些錢财過日子,誰知“事業”越來越大,他的膽子也就越來越大。
他和李文成商議着,怎麼取代嘉慶帝。兩人預先做了很多工作,但他們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基礎非常薄弱,無論是實力還是所得人心都不足。但林清很有信心,自己的教衆已經蔓延到了紫禁城中,隻要抓住機會,必能一舉成功。于是,林清就策劃了攻入紫禁城的活動。
帶着幾百人,林清在内應太監劉得财等人的幫助下,順利接近紫禁城,他們兵分兩路,一路走東華門一路走西華門,誰知他們去了東華門卻遇到麻煩,引起了守衛兵士注意,雙方展開激鬥,隻有十多人闖了進去,而西華門就比較順利被拿下了,之後,“賊已聚攻隆宗門。”
這群人準備直接殺到養心殿,是以走隆宗門這條路。他們造成了極大的混亂,但還是沒能敵過宮内的守衛禁軍,最終宣告失敗。但在雙方交戰時,林清手下的人卻射出了一支箭,正中隆宗門的牌匾,嘉慶帝心有餘悸,為了讓後人記住教訓,命人留下它,是以曆代大清皇帝無人敢拔,這支箭至今仍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