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羽敗走麥城,如果沒有馬失前蹄掉進陷阱,魏國還可以統一三國嗎

我們都知道關羽一時大意,讓呂蒙白衣渡江奪了荊州這個重要的軍事重地,才有關公敗走麥城這一段三國曆史。

今天老崔在這裡大膽假設一個:如果關公的赤兔馬沒有掉進陷坑裡,讓他成功逃脫。三國的曆史會不會改寫呢?

問題來了,影響關公順利逃脫的重要交通工具當然是戰馬了,然而當時赤兔馬年齡究竟有多大了呢?

關羽敗走麥城,如果沒有馬失前蹄掉進陷阱,魏國還可以統一三國嗎

馬在5—10歲期間适合作為戰馬使用。過了這個年齡段就沒有什麼速度和爆發力可言了。

而赤兔馬從公元189年首次出現,到公元220年關公敗走麥城,活躍了30多年。這幾乎相當于一個120歲的老人還在參加馬拉松。

在《三國演義》中,董卓将赤兔馬贈與呂布發生在公元189年,可見赤兔馬當時已可上戰場,年齡姑且算做5歲,開啟了赤兔馬的“呂布時代”。

關羽敗走麥城,如果沒有馬失前蹄掉進陷阱,魏國還可以統一三國嗎

也正是這一時期,赤兔馬經曆了三英戰呂布、李傕郭汜之亂、兖州徐州之戰等高強度、大規模的戰鬥,直到公元198年呂布被擒,共度過了9年的時光。

關羽乘赤兔馬斬殺顔良發生在公元200年,那時赤兔馬15歲左右,正式進入“關羽時代前期”。雖然馬到中年,但腳力還是不錯的。此後赤兔馬一直活躍,“關公馬快”成為關羽開挂最合理的解釋:

“顔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沖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面前,被雲長手起一刀,刺于馬下。”

“與文醜交馬。戰不三合,文醜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醜,腦後一刀,将文醜斬下馬來。”

“孟坦戰不三合,撥回馬便走。關公趕來。孟坦隻指望引誘關公,不想關公馬快,早已趕上,隻一刀,砍為兩段。”

一直到赤壁之戰,赤兔馬還在故人曹操面前露了一臉。不過那時已是公元208年了,赤兔馬已有近25歲的高齡:

“言未畢,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為首大将關雲長,提青龍刀,跨赤兔馬,截住去路。”

赤壁之戰後,赤兔馬逐漸進入“關羽時代後期”,很少再露面。但字裡行間多少能看到赤兔馬年邁體衰的征兆:

關羽敗走麥城,如果沒有馬失前蹄掉進陷阱,魏國還可以統一三國嗎

“戰不到三十餘合,忠詐敗,雲長趕來。忠想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帶住刀,把弓虛拽弦響,雲長急閃,卻不見箭;雲長又趕,忠又虛拽,雲長急閃,又無箭;隻道黃忠不會射,放心趕來。将近吊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

黃忠好整以暇地拈弓搭箭射了三次,關羽居然沒趕上!想當年顔良連說一句話的功夫都沒有,文醜剛轉身就被追上。赤兔的體能下降可見一斑。赤壁之後,赤兔馬再也沒有趕上過任何人:

“鬥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關公随後追趕(沒趕上,被射中)。”——公元219年,赤兔馬35歲左右

“拍馬舞刀,直取蔣欽。不三合,欽敗走。關公提刀追殺二十餘裡。”——公元220年,赤兔馬36歲

在關公敗走麥城之際,赤兔馬已經連普通戰馬都趕不上了。“提刀追殺二十餘裡”這種景象根本是無法想象的,可見赤兔馬已經相當不堪用了。

如果關公走麥城的時候,用其他士兵的戰馬,就不會掉進陷坑裡。那麼成功逃脫的機會就很大了。他将會重振旗鼓,蜀國将整頓兵馬伺機南下複仇。

以當時蜀國戰鬥力而言,陸軍有張飛,水路關羽,雙向作戰,不一定就有夷陵的大規模會戰,東吳也未必守的住新歸附的零陵等三郡,迫使孫權向北魏稱臣。

關羽敗走麥城,如果沒有馬失前蹄掉進陷阱,魏國還可以統一三國嗎

屆時關聯西北首尾呼應的将是吳魏,到時候陷入困境的就是資源不足戰線拖長的蜀國,因政治理念決定蜀國必不投降,要麽守住西北門戶,速攻搞定東吳,要麽就是滅蜀漢。

這就是三國曆史,全在羅貫中一支妙筆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