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帝王和和尚總有着說不完的故事。由于唐朝的幾位先帝重視佛教,從此佛教在中國生根壯大,和尚也成了中國大地上的熱門職業。一天隻要打打坐,頌念佛經,就會得到源源不斷的香火錢和老百姓的尊敬,可謂是個相當舒服的行當。

皇室之間和和尚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譬如,李世民就極其愛惜玄奘這個和尚,尤其是其在天竺取完經回來之後,更是視玄奘為偶像。還在長安給玄奘單獨設立了一個譯經院,讓玄奘帶着弟子在那裡翻譯經書。另外,玄奘也不會離開長安,這樣李世民想要拜訪玄奘,随時都可以過來。
除此之外,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更是和玄奘的弟子辯機和尚私通,可見李氏家族對和尚的喜愛。
而唐朝之前,佛教還未流行時,梁武帝蕭衍還曾4次出家,鐵了心要當和尚,最後被大臣好言相勸給勸了回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在發迹時,由于窮的吃不起飯,曾跑到廟裡當過一段時間的和尚混飯吃。
一統江山後的朱元璋很怕别人提到他這段黑曆史,不但對佛教采取高壓政策,還殺了很多和尚,更是忌諱别人在他面前提“光”“秃”這兩個字。一不小心,就是殺頭之罪。
相比之下,清朝的順治皇帝簡直就是另一個極端。看過《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順治帝不同于朱元璋,他是一個對佛教極其癡迷的皇帝。尤其在愛妃董鄂病死後,意志消沉的順治看破紅塵,想要遁入空門。不過之後被大覺禅師玉林琇勸阻,順治才打消了出家的念頭。
關于順治出家,坊間還流傳是這樣一個原因。據說順治早年讓一個和尚給他算過命,那個和尚說順治會死在牛背上,當時順治哈哈大笑,不以為然。不過,心理暗示的作用是相當強大的。時間越久,順治總感覺和尚說的頗有道理,越想越害怕的他決定直接出家。他認為,遁入佛門可以有效避開這些災禍。
不過,順治帝最終還是未能出家。其實,順治帝在剛開始登基時,由于處在清初,國内相當動蕩,順治帝本想大幹一番,勵精圖治的。他之是以沒出家,一來是有這方面的考量,二來也是被玉林琇勸解。然而,造化弄人,順治帝在23歲時突然暴斃,并沒有實作他的計劃。
那麼問題來了,順治帝真的如那個和尚所言,死在了牛背上嗎?這個其實是個曆史謎團,關于順治的死因,清朝沒有任何一本史書記載,甚至是清朝皇帝的族譜上也沒有提及。直到今天還是衆說紛纭。
不過,民間卻有好幾個順治帝死因的流言版本,其中傳的最邪乎的當屬這個。就是順治帝率清兵南下,攻打鄭成功上司的明朝流亡政府南明時,遭到了頑強的抵抗。在牛家村這個地方,順治帝為了鼓舞士氣,身披華冠戰甲,帶頭沖鋒。
鄭成功一眼看到清軍中穿着明顯不同的順治帝,但他并不知道是順治,隻以為是個進階将領。于是下令将炮口對準了順治,順治就這樣戰死沙場。
這個版本的死法正好印證了和尚的預言,雖然順治是死在馬背上的。但鑒于戰場是在牛家村,或多或少還是和牛沾上了邊,四舍五入也可以看作是死在“牛背”上。
而順治帝第一次聽到和尚的預言。從當時的哈哈大笑,毫不相信,到中間的半信半疑,想要出家,直至最後馬革裹屍,死在牛家村,命運就是這麼喜歡捉弄人,順治帝自己也沒有想到,最後預言竟是已這種方式應驗。
不過,這些或許又是老百姓或是明朝遺民編纂出來的傳說而已?至于真假,後世已無從得知,而隻有曆史本身,才知道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