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雍正在清朝所有皇帝當中算是個比較清心寡欲的皇帝了,對男歡女愛并不是特别熱切,他的妃嫔數量比起他的兒子乾隆、父親康熙來說是十分少的,是以他的子女也不多。
以雍正的兒子們為例,雍正死後,能與乾隆争奪皇位的隻有弘晝一人,其他皇子不是年齡太小就是已經與雍正解除父子關系了。而弘晝這人特别荒唐,是以雍正也别無選擇,乾隆能當皇帝不是他多優秀或者多有能力,而是迫不得已。

從這方面也能看出雍正子嗣的單薄,兒子還好說,畢竟皇位隻需要一個人就行,但封建社會盛行聯姻,尤其是清朝是馬背上得天下,本來人口不就占優勢,是以滿清統治者一直特别重視與蒙古貴族的聯姻。
而聯姻就需要皇帝有女兒,與兒子比起來,雍正的女兒更少,健康長大的隻有一個,而且還隻活到23歲就去世了。雍正繼位後,迫切需要解決和親的問題。雍正思前想後,想出了收養女兒這個辦法,雍正弟莊親王允祿第一女就是在這樣的契機下入宮的。
根據《清史稿》記載,雍正收養的這個女兒名字叫柔柔,曆史上也成為和碩端柔公主。話說端柔公主作為莊親王的嫡女,從出生起就過着養尊處優的日子。她不光外貌優秀,還是個智慧過人的女孩,詩詞無一不通。
活潑聰明的端柔公主在雍正登基後立刻得到了雍正不一樣的寵愛。雍正元年,端柔公主正式入宮成為雍正的女兒,因為愛撒嬌,是以端柔公主入宮後養成了較為跋扈的性子。但是雍正再怎麼寵愛她也沒忘記當初将她收為養女的真正目的。
雍正八年,出于政治需求,雍正安排端柔公主下嫁給科爾沁郡王博爾濟吉特·齊默特多爾濟。一望無垠,除了月色什麼都缺的蒙古哪裡比得上想要什麼都有的京城?端柔公主一聽說這事就表現出了抗拒的态度,甚至不停地哭鬧着要雍正收回成命。
這次雍正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對她妥協,而是給了端柔公主兩個選擇:要麼和親要麼賜死。就是這麼一句話讓端柔公主看到了雍正作為大清皇帝殘酷無情的一面,她知道雍正說得出做得到,是以她不敢再任性。
但端柔公主也不是毫無條件就妥協了,她果然是個很有頭腦的女子。在出嫁前,她向雍正帝提出一個要求,希望雍正能多賜一點家奴給自己,而且得允許自己在蒙古多占點地盤。
隻要她肯和親,雍正當然願意答應她了。何況雍正内心也是很希望端柔公主幸福的。就這樣,雍正八年,端柔公主帶着家奴前往蒙古和親,嫁給了博爾濟吉特·齊默特多爾濟。
這些家奴在公主婚後為她辦成了不少大事,端柔公主占地後從這些家奴來挑出了部分能幹的替她開展種植業,為她管理産業。因為他們的存在,端柔公主的榮華富貴才能享之不盡。
值得一提的是,公主嶺那塊地原先是有主的,屬于蒙古王二太王爺的領域,由于此人無後,這塊地便由他的兄弟承襲了。
然而端柔公主可不管這個,看上這塊地後她直接就叫人來這安營紮寨了,王二太王爺的兄弟再不滿也不敢得罪公主,隻能吃這個啞巴虧了。從這件事中也能看出,端柔公主跋扈的個性可真不是謠言。
參考資料:
《清史稿公主表》、《清世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