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軍入獄被小卒羞辱,将軍複職後小卒連忙逃跑,将軍:跑就殺全家

中國是一個對人性很有研究的社會,老祖宗們留下了不少對于世态炎涼的金句總結。其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絕對是非常生動又真實的一句話了,特别是在王朝更疊、權力交替的古代社會,一個人的命運很容易就出現大起大落,而越是在這種時候,人性的陰暗面也就越容易顯示出來。

将軍入獄被小卒羞辱,将軍複職後小卒連忙逃跑,将軍:跑就殺全家

在你輝煌的時候,可能門前擠滿了來問候、來求幫忙的人,而一旦你出現什麼問題,那麼真的可以說是樹倒猢狲散,大家都會趕緊和你撇清關系,更過分的是還可能會踩上兩腳。但是,這些人卻忘了一種可能——東山再起,死灰複燃。

大家都知道“死灰複燃”這個成語,不管是兩個人的愛情、還是一個人的事業,從低谷重新站起來,都可以用這個詞,盡管如今一說,大家的感覺都是這不是一個什麼好詞,但其實,這個詞的出處,是非常有趣的。

将軍入獄被小卒羞辱,将軍複職後小卒連忙逃跑,将軍:跑就殺全家

這個故事,來自于西漢的韓安國,或許不少朋友對他并不算多麼熟悉,這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臣子,文能治國,武能安邦,他最開始隻是梁王手下的一個大夫,但在七王之亂當中,韓安國表現出色,漸漸打出了名聲,漢景帝和窦太後,對這位儒将都是非常欣賞的。

後來有一次,韓安國因為犯了點兒事被關進了大牢,看管的獄卒,看他隻是一個階下囚,平時對他相當不好,韓安國就說出了這句名言:死灰難道不會複燃嗎?當然了,這在當時看來,真的就是一句癡人說夢,獄卒也權當個笑話,對待他的态度,也一點沒有好轉。

将軍入獄被小卒羞辱,将軍複職後小卒連忙逃跑,将軍:跑就殺全家

然而,造化就是這麼弄人,窦太後知道了韓安國的情況之後,馬上讓皇帝調查情況,發現并不是什麼大問題,于是趕緊把韓安國放出來,并且給他更好的官位。這一下,那位獄卒大哥可是蒙圈了,自己當時沒當回事,結果把自己的後路完全給堵死了。他心一橫,索性打算跑路吧。

不得不說,中國古代社會對于家庭這個概念的渲染還是非常有效果的,即便隻是一個普通的獄卒,一個普通的百姓,每個人也都非常在乎自己的家庭,韓安國也抓住了這個心理,以家人安全威脅他,讓他迅速來衙門,不然就殺了全家。

将軍入獄被小卒羞辱,将軍複職後小卒連忙逃跑,将軍:跑就殺全家

等到這位獄卒硬着頭皮來到府衙,兩個人重新相見時,卻沒有仇人般的分外眼紅,韓安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是一臉笑着讓他履行當年說下的狠話,獄卒是又害怕又羞愧。而最後,韓安國也沒有對這位獄卒采取什麼手段,隻是給他一些銀子,讓他回家了。因為對于韓安國來說,根本不屑于殺死這麼一個小卒。

這個故事在當時就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很多人都對于韓安國非常佩服,因為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韓信,他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人發迹成為大将軍,整個的人生軌迹都在往上爬。而韓安國的命運其實是更加起伏的,他先是年少有為,之後淪為階下囚被獄卒羞辱,後來又重新反彈,身居高位,這個經曆不是誰都能夠有的。

将軍入獄被小卒羞辱,将軍複職後小卒連忙逃跑,将軍:跑就殺全家

而這種胸襟和經曆,也成了他的人生财富,在之後的仕途當中,韓安國都是比較順利的,在政績和口碑上也算實作了雙豐收。

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我相信,韓安國的心智早已經成熟了很多,不會因為别人的口舌之快而自己去記恨,換句話說,在他心裡想的根本就不是這個層次的問題了,而是國家和百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