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有很多英明和偉大的皇帝,但要說起手段最為強硬的皇帝,非秦皇漢武不可。秦始皇是結束六國紛争,統一天下,開創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的皇帝。而漢武帝則是第一位将匈奴等遊牧民族打得抱頭鼠竄的中國皇帝,其在位期間,數次出兵北伐,收河套地區,奪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将漢朝北部的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那漢武帝是如何從一個少年天子成長為漢武大帝的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

漢武帝劉徹是漢景帝的兒子,但最初并不是太子,而是被景帝封為膠東王。當時漢朝的太子是劉徹同父異母的兄長劉榮,劉榮的母親是栗姬。館陶公主劉嫖為了讓女兒陳阿嬌長久的享受富貴,便去找栗姬商量,希望能将阿嬌嫁給劉榮。結果栗姬卻看不上阿嬌,還說了很多尖酸刻薄的話。館陶公主很生氣,便去找劉徹的母親王娡商議。而王娡卻很識擡舉,表示願意結這門親事。于是館陶公主便打算扶劉徹當太子。
館陶公主乃是漢景帝的姐姐,窦太後唯一的親生女兒,地位如同諸侯王。在她的參與和運作下,心胸狹隘的栗姬失寵,劉榮也受到牽連被廢,劉徹才成為太子。漢景帝死後,少年天子劉徹繼位,但此時的大權卻掌握在他的祖母窦太後手中。直到窦太後去世,劉徹才算真正掌握大權。為了防止藩王坐大,劉徹在父親的基礎上實行了推恩令,使諸侯王的地盤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加強中央集權,将鹽、鐵等重要物資收歸國有。在思想上,他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内”,在内部穩定後,漢武帝開始着手解決外部麻煩。他先是平定了南方閩越國的叛亂,然後又派衛青、霍去病等名将三次大規模遠征匈奴。在打得匈奴北遁後,他又派人遠征大宛,降服西域,收複南越,吞并北韓,正式将西域納入中華版圖。
在他繼位的54年中,就有43年在打仗。隻要有人敢挑事,就會揍得他鼻青臉腫,望風而逃。而也正是因為漢武帝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才保障了中國邊疆和西域的安全,為日後張骞開通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雖然也有人說他窮兵黩武,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第一個打出中國人驕傲的皇帝。也正是因為如此,“漢人”這一稱謂才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