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一 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随風傳。哎, 誰不說咱家鄉好……

上了年紀的朋友,聽到這首老藝術家任桂珍老師演唱的《誰不說俺家鄉好》,立刻就會想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風靡一時的電影《紅日》。幾乎所有看過這部片子的人都記住了那句一直流傳至今的經典台詞:李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電影《紅日》

電影《紅日》大獲成功,由此張軍長和他的整編74師整整火了半個世紀,但電影《紅日》雖然優秀,但畢竟隻是藝術作品,不能完全當成曆史來看。那麼,國民黨整編74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陳毅粟裕兩大戰神又是如何一舉全殲這個國軍的王牌主力的呢?

整編74師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主力之一,雖然叫“師”,實際是“軍”級編制,他的前身是原74軍,師長張靈甫的級别也和軍長一樣,都是中将軍銜。

要說整編74師,在抗日戰争中有着極為輝煌的戰績,不愧國軍的王牌。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紅日》劇照

1937年8月,蔣介石的浙江奉化同鄉、黃埔一期生俞濟時臨危受命,組建74軍(整編74師的前身)。當時抗日戰争已經全面打響,正值民族危亡關頭,是以74軍不待集結完畢、甚至連建軍儀式都沒有來得及舉行,就投入到極為慘烈的淞滬保衛戰,随後轉戰中國南北,參加了幾乎所有大型對日作戰,從華東戰場的淞滬會戰到江淮戰場的徐州會戰,從華中戰場的長沙會戰再到常德會戰,始終戰鬥在抗日的最前沿,身經百戰,鍛煉成鋼。而74軍的軍歌也相當知名,作詞者竟和國歌作詞者是同一個人,都是田漢!

俞濟時之後第二任74軍軍長是黃埔三期生王耀武,正是在王耀武手裡,74軍真正打出了王牌軍的威風,憑借在抗日戰場的赫赫戰功,74軍成就了抗戰鐵軍的威名,被授予國民黨軍隊的最高榮譽飛虎旗,王耀武本人也受到了各界的一緻贊譽。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劉德華飾演的俞濟時

74軍的第三任軍長是人們相對較為陌生的施中誠,熟悉他的人不多,但要說為嗣父報仇、刺殺下野軍閥孫傳芳的傳奇俠女施劍翹則無人不知,而施中誠正是施劍翹的堂兄。施中誠未能協助堂妹施劍翹刺殺孫傳芳,外界一直傳其怯懦,但從抗日戰場的表現看,施中誠不僅不怯懦,反而是一個滿腔愛國熱忱的正義軍人。74軍在他的手中依舊輝煌,創造了湘西大捷,繼續着抗日鐵軍的傳奇。

張靈甫是74軍第四任軍長,他是黃埔四期,既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又是王耀武的麾下愛将。自74軍成立,他一直在該軍服役,在抗日戰場屢立奇功。但他被任命為74軍軍長的時候,是1946年4月20日,那時抗日戰場早已結束。一個月後,國民黨陸軍調整番号,74軍成為整編74師,張靈甫成為首任師長。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抗日名将王耀武

整編74師是國民黨軍嫡系中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全師編制3萬多人,一水美式裝備,下轄整編51旅、57旅和58旅,駐防南京孝陵衛,拱衛首都,張靈甫兼任南京警備司令,整編74師成為當之無愧的禦林軍、天下第一師。

1947年1月,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進行整編合并,成立了華東野戰軍,以陳毅為司令員,粟裕為副司令員。次月,蔣介石鑒于無力對解放區繼續全面進攻,隻能收縮防線,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為此組建了徐州司令部,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親臨指揮,以張靈甫整編74師等為主力,集結了24個師共45萬人,發動了對山東的重點進攻,妄圖擊潰解放軍或迫之渡河北去,進而占領山東全境。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華野采取了避敵鋒芒、誘敵深入的戰略措施,主動撤出臨沂。國民黨自然要“乘勝追擊”,張靈甫整編74師沖鋒在前,後面兩翼李天霞的整編83師和黃百韬的整編25師,三支大軍呈品字型發動了對解放區的瘋狂進攻。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張靈甫全家福

當時國民黨軍投入山東戰場的是45萬人,而解放軍的華野部隊隻有27萬人,國軍無論在人數上、武器裝備、後勤支援和訓練的系統程度上,都占據明顯的優勢,更兼之前張靈甫和陳毅粟裕交過手,認為二人水準不過爾爾,輕敵冒進、急于立功的張靈甫進軍速度極快,孤軍沖鋒在前,想拿下出奇制勝的首功。

而這,正是陳粟想要的。遊擊戰正是陳毅粟裕的特長,他們深知如果和國民黨軍正面擺開捉對撕殺不是解放軍的正确選擇,因為國軍在人數上占絕對優勢。但遊擊戰的特征之一就是化人數的絕對劣勢為相對優勢,我們集中兵力,突擊整編74師,把你們最王牌的主力部隊幹掉,打你們一個亡魂喪膽!

之是以選擇先打整編74師,是因為它正好處于解放軍主力的正前方,不需要做大的調整就可發動攻擊,形成局部5:1的相對優勢;同時,當地正是山區,整編74師空有先進的美式裝備,卻無法發揮。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陳毅

就這樣,急于冒進的張靈甫很快嘗到了不與友軍攜手并進的惡果,被華野包圍于孟良崮。此時的陳粟很開心,敵人鑽進了口袋,隻待收緊出口,就可以甕中捉鼈了。出乎意料的是,張靈甫也很得意,因為在他的戰略構想裡,上當中計的是陳毅粟裕。

張靈甫的如意算盤很簡單,我是有意被你們包圍在孟良崮的,我以區區數萬之衆,牢牢吸引你們華野的主力,然後我們的友軍就可一擁而上,削瓜切菜、大快朵頤——這也正是蔣介石的戰術構想。

雙方都是在戰場上的百戰之将,都有自己明确的戰略意圖和戰術構想,雙方也确實是按自己的意圖進行布署的。接下來就看各自的執行能力了,孰優孰劣、孰勝孰負,結果即将揭曉:陳粟已經把張靈甫包圍在了小小的孟良崮,而張靈甫也如願“拖住”了華野的二十餘萬大軍。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粟裕

如果不是這場大戰,孟良崮不會為世人所熟知,它是沂蒙山區“七十二崮”之一。所謂崮,就是不怎麼陡峭的山峰,孟良崮海拔不過五百多米,而這種類型的崮,在沂蒙山區有許多。孟良崮名字的由來,傳說是北宋和楊家将齊名的孟良屯兵所在,除了孟良崮,著名的還有抱犢崮,1923年5月,震驚中外的臨城劫車案發生在這裡,民國巨匪孫美瑤劫持了120名人質、包括37名洋人上了抱犢崮。此案雖經成功談判和平化之,但孫美瑤半年後被殺,震驚朝野。

如今華野大軍圍住孟良崮,晝夜猛攻,張靈甫倒不着急,他一面抵抗,一面向周圍的友軍發出救援信号。就在他的左近,有不下十個整編師的國民黨軍,如果他們團結一緻前來救援,戰争結局很難預料。所幸,陳毅和粟裕對國民黨将領的了解反而強于張靈甫,張靈甫和他的整編74師固然算得上神對手,但真正幫了陳粟大忙的是張靈甫的豬隊友。張靈甫被圍孟良崮的時候,李天霞的整編83師和黃百韬的整編25師離得并不遠,近的不過十幾公裡,遠的也不過數十公裡。如果他們傾力相救,不說解放軍會全面被動,至少整編74師不會全軍覆沒。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孟良崮戰役遺址

黃百韬倒是挺仗義,拼命來援,但畢竟力量有限,被華野打退。而李天霞坐擁精兵強将,卻全程無參與感,目睹張靈甫陷身于孟良崮驚天的炮火中。電影《紅日》裡張軍長在電話裡哀求“李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說的就是這個時候的情節,張軍長就是張靈甫,李軍長就是李天霞。

張靈甫在孟良崮整整抵抗了三天三夜,戰鬥的慘烈程度世之罕見,等張靈甫想突圍的時候,已經無法突圍了。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第一兵團司令官湯恩伯再三嚴令各部往援,李天霞在最後時刻,也終于“看在黨國的份上”,決定拉張軍長一把,可惜太晚了。張靈甫看到大勢已去,先給老上司、74軍的前任軍長王耀武打電話訣别,之後用電台發出遺書:

十餘萬之匪,向我圍攻數日,今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決定與仁傑(副師長)戰至最後,以一彈飲訣,上報國家領袖,下對部屬袍澤。老父來京,未克親待,希善待之,幼子希善撫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孟良崮戰役

之後,張靈甫寫了兩份遺書,一份是給夫人王玉玲,一封給領袖蔣介石。最後,獲救無望的他和整編74師副師長蔡仁傑、58旅旅長盧醒飲彈自盡,其餘進階将領或戰死或被俘,全軍覆沒,整個整編74師上至師長、下至馬夫,無一人漏網,陳粟創造了戰争史上的奇迹。

南京蔣介石聞聽整編74師被全殲,張靈甫戰死孟良崮的消息,如晴天霹靂,哀歎這是“無可補償的損失”,王耀武聽到自己愛将的死訊,悲痛萬分,不能自已,張靈甫率衆自戕一事被寫入國民黨軍戰史,供後來者學習瞻仰……

但張靈甫到底是自殺還是戰死有不同說法,流傳甚廣的一個說法是有人模仿張靈甫的書法,僞造了他給夫人王玉玲和蔣介石的信,目的是給死者套上更耀眼的光環,進而達到間接給自己臉上貼金的目的,以撈取政治資本。據說其後的指使者是王耀武,可信程度如何不詳,大家請自己分辨。

陳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蔣介石如喪考妣

張靈甫書法

最後說一下張靈甫的兩位隊友,黃百韬和李天霞。

号稱國民黨軍内“無派、無系、無根基、無靠山”的孤臣黃百韬在救援張靈甫時十分賣力卻未能奏效,彼時他恐怕也沒想到很快他就步了老戰友的後塵被陳粟打死,在淮海戰役中,黃百韬戰死沙場,成為蔣家王朝的殉葬品。

至于見死不救的李天霞,則在事後遭到了清算。被撤職查辦,不久複出,随國民黨敗退台灣,在台灣接受軍事法庭審判,險被判刑,後經國民黨高官陳情才免于追究刑事責任。之後他在軍中服過役,做過生意,教過催眠術,還因詐騙被告上法庭,度過了20個月的鐵窗生涯。1967年2月10日,這位剛滿60歲的黃埔骁将去世,哀榮倍至,國民黨頭面人物顧祝同、俞濟時、錢大鈞上司治喪委員會,蔣經國親奉挽聯……其實,李天霞亦是抗日名将,戰功不在張靈甫之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