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一 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 谁不说咱家乡好……

上了年纪的朋友,听到这首老艺术家任桂珍老师演唱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立刻就会想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电影《红日》。几乎所有看过这部片子的人都记住了那句一直流传至今的经典台词:李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电影《红日》

电影《红日》大获成功,由此张军长和他的整编74师整整火了半个世纪,但电影《红日》虽然优秀,但毕竟只是艺术作品,不能完全当成历史来看。那么,国民党整编74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陈毅粟裕两大战神又是如何一举全歼这个国军的王牌主力的呢?

整编74师是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之一,虽然叫“师”,实际是“军”级编制,他的前身是原74军,师长张灵甫的级别也和军长一样,都是中将军衔。

要说整编74师,在抗日战争中有着极为辉煌的战绩,不愧国军的王牌。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红日》剧照

1937年8月,蒋介石的浙江奉化同乡、黄埔一期生俞济时临危受命,组建74军(整编74师的前身)。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全面打响,正值民族危亡关头,因此74军不待集结完毕、甚至连建军仪式都没有来得及举行,就投入到极为惨烈的淞沪保卫战,随后转战中国南北,参加了几乎所有大型对日作战,从华东战场的淞沪会战到江淮战场的徐州会战,从华中战场的长沙会战再到常德会战,始终战斗在抗日的最前沿,身经百战,锻炼成钢。而74军的军歌也相当知名,作词者竟和国歌作词者是同一个人,都是田汉!

俞济时之后第二任74军军长是黄埔三期生王耀武,正是在王耀武手里,74军真正打出了王牌军的威风,凭借在抗日战场的赫赫战功,74军成就了抗战铁军的威名,被授予国民党军队的最高荣誉飞虎旗,王耀武本人也受到了各界的一致赞誉。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刘德华饰演的俞济时

74军的第三任军长是人们相对较为陌生的施中诚,熟悉他的人不多,但要说为嗣父报仇、刺杀下野军阀孙传芳的传奇侠女施剑翘则无人不知,而施中诚正是施剑翘的堂兄。施中诚未能协助堂妹施剑翘刺杀孙传芳,外界一直传其怯懦,但从抗日战场的表现看,施中诚不仅不怯懦,反而是一个满腔爱国热忱的正义军人。74军在他的手中依旧辉煌,创造了湘西大捷,继续着抗日铁军的传奇。

张灵甫是74军第四任军长,他是黄埔四期,既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又是王耀武的麾下爱将。自74军成立,他一直在该军服役,在抗日战场屡立奇功。但他被任命为74军军长的时候,是1946年4月20日,那时抗日战场早已结束。一个月后,国民党陆军调整番号,74军成为整编74师,张灵甫成为首任师长。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抗日名将王耀武

整编74师是国民党军嫡系中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全师编制3万多人,一水美式装备,下辖整编51旅、57旅和58旅,驻防南京孝陵卫,拱卫首都,张灵甫兼任南京警备司令,整编74师成为当之无愧的御林军、天下第一师。

1947年1月,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进行整编合并,成立了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司令员,粟裕为副司令员。次月,蒋介石鉴于无力对解放区继续全面进攻,只能收缩防线,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为此组建了徐州司令部,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亲临指挥,以张灵甫整编74师等为主力,集结了24个师共45万人,发动了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妄图击溃解放军或迫之渡河北去,从而占领山东全境。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华野采取了避敌锋芒、诱敌深入的战略措施,主动撤出临沂。国民党自然要“乘胜追击”,张灵甫整编74师冲锋在前,后面两翼李天霞的整编83师和黄百韬的整编25师,三支大军呈品字型发动了对解放区的疯狂进攻。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张灵甫全家福

当时国民党军投入山东战场的是45万人,而解放军的华野部队只有27万人,国军无论在人数上、武器装备、后勤支持和训练的系统程度上,都占据明显的优势,更兼之前张灵甫和陈毅粟裕交过手,认为二人水平不过尔尔,轻敌冒进、急于立功的张灵甫进军速度极快,孤军冲锋在前,想拿下出奇制胜的首功。

而这,正是陈粟想要的。游击战正是陈毅粟裕的特长,他们深知如果和国民党军正面摆开捉对撕杀不是解放军的正确选择,因为国军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游击战的特征之一就是化人数的绝对劣势为相对优势,我们集中兵力,突击整编74师,把你们最王牌的主力部队干掉,打你们一个亡魂丧胆!

之所以选择先打整编74师,是因为它正好处于解放军主力的正前方,不需要做大的调整就可发动攻击,形成局部5:1的相对优势;同时,当地正是山区,整编74师空有先进的美式装备,却无法发挥。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陈毅

就这样,急于冒进的张灵甫很快尝到了不与友军携手并进的恶果,被华野包围于孟良崮。此时的陈粟很开心,敌人钻进了口袋,只待收紧出口,就可以瓮中捉鳖了。出乎意料的是,张灵甫也很得意,因为在他的战略构想里,上当中计的是陈毅粟裕。

张灵甫的如意算盘很简单,我是有意被你们包围在孟良崮的,我以区区数万之众,牢牢吸引你们华野的主力,然后我们的友军就可一拥而上,削瓜切菜、大快朵颐——这也正是蒋介石的战术构想。

双方都是在战场上的百战之将,都有自己明确的战略意图和战术构想,双方也确实是按自己的意图进行布署的。接下来就看各自的执行能力了,孰优孰劣、孰胜孰负,结果即将揭晓:陈粟已经把张灵甫包围在了小小的孟良崮,而张灵甫也如愿“拖住”了华野的二十余万大军。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粟裕

如果不是这场大战,孟良崮不会为世人所熟知,它是沂蒙山区“七十二崮”之一。所谓崮,就是不怎么陡峭的山峰,孟良崮海拔不过五百多米,而这种类型的崮,在沂蒙山区有许多。孟良崮名字的由来,传说是北宋和杨家将齐名的孟良屯兵所在,除了孟良崮,著名的还有抱犊崮,1923年5月,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发生在这里,民国巨匪孙美瑶劫持了120名人质、包括37名洋人上了抱犊崮。此案虽经成功谈判和平化之,但孙美瑶半年后被杀,震惊朝野。

如今华野大军围住孟良崮,昼夜猛攻,张灵甫倒不着急,他一面抵抗,一面向周围的友军发出救援信号。就在他的左近,有不下十个整编师的国民党军,如果他们团结一致前来救援,战争结局很难预料。所幸,陈毅和粟裕对国民党将领的了解反而强于张灵甫,张灵甫和他的整编74师固然算得上神对手,但真正帮了陈粟大忙的是张灵甫的猪队友。张灵甫被围孟良崮的时候,李天霞的整编83师和黄百韬的整编25师离得并不远,近的不过十几公里,远的也不过数十公里。如果他们倾力相救,不说解放军会全面被动,至少整编74师不会全军覆没。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孟良崮战役遗址

黄百韬倒是挺仗义,拼命来援,但毕竟力量有限,被华野打退。而李天霞坐拥精兵强将,却全程无参与感,目睹张灵甫陷身于孟良崮惊天的炮火中。电影《红日》里张军长在电话里哀求“李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说的就是这个时候的情节,张军长就是张灵甫,李军长就是李天霞。

张灵甫在孟良崮整整抵抗了三天三夜,战斗的惨烈程度世之罕见,等张灵甫想突围的时候,已经无法突围了。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再三严令各部往援,李天霞在最后时刻,也终于“看在党国的份上”,决定拉张军长一把,可惜太晚了。张灵甫看到大势已去,先给老上司、74军的前任军长王耀武打电话诀别,之后用电台发出遗书:

十余万之匪,向我围攻数日,今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决定与仁杰(副师长)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上报国家领袖,下对部属袍泽。老父来京,未克亲待,希善待之,幼子希善抚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孟良崮战役

之后,张灵甫写了两份遗书,一份是给夫人王玉玲,一封给领袖蒋介石。最后,获救无望的他和整编74师副师长蔡仁杰、58旅旅长卢醒饮弹自尽,其余高级将领或战死或被俘,全军覆没,整个整编74师上至师长、下至马夫,无一人漏网,陈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南京蒋介石闻听整编74师被全歼,张灵甫战死孟良崮的消息,如晴天霹雳,哀叹这是“无可补偿的损失”,王耀武听到自己爱将的死讯,悲痛万分,不能自已,张灵甫率众自戕一事被写入国民党军战史,供后来者学习瞻仰……

但张灵甫到底是自杀还是战死有不同说法,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有人模仿张灵甫的书法,伪造了他给夫人王玉玲和蒋介石的信,目的是给死者套上更耀眼的光环,从而达到间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目的,以捞取政治资本。据说其后的指使者是王耀武,可信程度如何不详,大家请自己分辨。

陈毅粟裕虎口拔牙,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如丧考妣

张灵甫书法

最后说一下张灵甫的两位队友,黄百韬和李天霞。

号称国民党军内“无派、无系、无根基、无靠山”的孤臣黄百韬在救援张灵甫时十分卖力却未能奏效,彼时他恐怕也没想到很快他就步了老战友的后尘被陈粟打死,在淮海战役中,黄百韬战死沙场,成为蒋家王朝的殉葬品。

至于见死不救的李天霞,则在事后遭到了清算。被撤职查办,不久复出,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在台湾接受军事法庭审判,险被判刑,后经国民党高官陈情才免于追究刑事责任。之后他在军中服过役,做过生意,教过催眠术,还因诈骗被告上法庭,度过了20个月的铁窗生涯。1967年2月10日,这位刚满60岁的黄埔骁将去世,哀荣倍至,国民党头面人物顾祝同、俞济时、钱大钧领导治丧委员会,蒋经国亲奉挽联……其实,李天霞亦是抗日名将,战功不在张灵甫之下。

继续阅读